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428|回复: 0

十五、栋鄂强部 雄踞三河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9-8 20:44: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五女山文艺 于 2009-9-8 21:24 编辑

栋鄂部是栋鄂氏之部。栋鄂氏的先人原居于瓦尔喀(今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地方,是一个家族部落。正统五年(1440),随建州左卫西迁,来到明朝廷为之划定的居住区栋鄂(冬古)河上,遂以地为姓称栋鄂氏。栋鄂氏自成一部称栋鄂部。
栋鄂氏的先人并非女真,而是汉人,不是普通的汉人,而是宋代的皇族。北宋靖康元年(1126),金兵入侵汴京(开封)俘虏北宋的徽、钦二帝及皇族1400人,分七批北遣。其中第四批北遣的是皇族中的诸王及其族属。徽宗的二弟燕王赵俣(音宇)、三弟越王赵(音猜)之族,皆在第四批中。越王赵北遣途中病死于韩州(今昌图县八面城),其族最后被金国指令居住在东部边境上的珲春。越王赵即栋鄂氏的先祖。2001年,北京市满族学会出版了栋鄂氏后裔席长庚先生整理的《成全自述》一书。书中披露了成全伯父的手书《东北古迹》一段史实:“延边一带有地名珲春与朝鲜接境……完颜氏建立金国隶属东边,适金兵侵宋,俘虏徽、钦起,宗属越王族属随之,金主令居东边。至元灭金,此一族人,以久处变为土著,至明万历年代,已称东古氏,以音读即栋鄂部落也。清太祖起兵时,何和礼受招安,统兵归清,即以栋鄂为族姓。”此中所称万历年代已称东古氏,不是说在万历年代才称东古氏,而是那时已称东古氏。其称东古(栋鄂)氏的时间,应从迁入栋鄂河上的时间算起。《八旗通志》载,栋鄂氏的始祖是诺克爱塔。从诺克爱塔到1588年,归附努尔哈赤的栋鄂部长何和礼“凡七世”。何和礼归附努尔哈赤时26岁,以每代人的间隔25岁计算,诺克爱塔与何和礼之间相隔150年。1588年前推150年为1438年。这个年份与建州左卫西迁的1440年接近,应认为始称栋鄂氏的时间,是明正统五年(1440),建州左卫西迁到达辽东之时。栋鄂氏之族,原是由汉人融合为女真人的。
栋鄂部属于建州女真,但属于建州四卫中的哪一个卫,意见不一。有人认为属于毛怜卫;有人认为属于建州卫。从栋鄂氏进入栋鄂河的时间推算,与左卫西迁的时间相同,其新居也恰在明廷为建州左卫划定的范围之内栋鄂河上,应属于建州左卫。其原居珲春,虽与毛怜卫所居今延吉市附近靠近,但也与建州左卫原居地朝鲜境内的斡木河也不远。况左卫西迁时,史料上并未记载有毛怜卫人随迁。其部与毛怜卫没有什么关连。历史上,虽然从毛怜卫分出来一个寄住毛怜卫(也称岐州卫),但岐州卫是在天顺年间才产生,距建州左卫西迁,已二十多年。岐州卫当时居住在浑江中游和栋鄂部也连不上。毛怜卫自始至终居住在图们江上,从未迁徙。建州卫虽然1438年迁至苏子河,1451年,又回到浑江中游,和栋鄂部所处的大、小雅河流域和六道河流域也不发生关系。有人在一篇名为“建州卫女真遗迹考证纪实”中,将栋鄂部的几个遗址都收了进去。很明显,认为栋鄂部属于建州卫。应该说,栋鄂部属于建州女真,却不属于建州卫,建州女真与建州卫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建州卫属于建州女真,早期的建州女真中包括四个卫,建州卫只是其中之一。这种把栋鄂部遗址纳入《建州卫女真遗迹考察纪实》的标题下的作法,是真的认定栋鄂部属于建州卫?还是对建州卫与建州女真两者的概念模糊?尚不清楚。不过客观上却容易起到误导作用。特别是文中的“因栋鄂氏强大,总领建州卫各氏族部落”的提法,给人的印象是太离奇。在另一篇文章中甚至把瓮村也写成属于栋鄂部。栋鄂部怎么属于建州卫?瓮村怎么会属于栋鄂部?却说不出理由。应该说,栋鄂部不属于建州卫,也不能总领建州卫。
栋鄂氏与建州左卫同时到达辽东,又与左卫所居的苏子河地域相连,只能属于建州左卫。《建州纪程图记》中,也称也老江(大雅河)上一带,是建州左卫。
栋鄂部从十五世纪中叶至明嘉靖年间,一个世纪的时间,一个初起的小部族由小变大,由弱及强。在建州女真诸部中脱颖而出,成为有名的建州五部中的强部,以处地广阔、富饶,兵精马壮,势力强大,倍受称道。栋鄂部的崛起并非偶然。
其一,有一个优越的地理环境。早期的栋鄂部以栋鄂河下游、大雅河中游一带为中心。这一带处于佛顶山(老秃顶子)南麓。老秃顶子南坡山下山岭起伏,多高山峻岭。草帽顶子海拔1260米,大凹岭1034米,大南顶子1245米,摩天岭附近的山峰也1200多米,盘道岭高度在千米以上,八面威1288米,最高的花脖子山1369米,牛毛大山1320米。纵横40公里范围内,千米以上大山不下10座,山高山多,即有利于狩猎,又有利于采集和放牧。山下大小河流纵横,河多水足,鱼类水产丰富,便于捕捞。大河两岸,土质肥沃,雨水充足,利于农稼。栋鄂部所处的地理位置十分优越,与建州左,右卫之间,隔着一道大岭即劳道沟岭所在的大山岭;与明边墙之间又隔着更大的一道大岭,相距边墙近100公里。在彼时的封闭年代,既不受外界干扰,初期又不侵扰汉人居住的边境,专心致志图谋发展。距朝鲜边境虽不算远,却始终未掳掠过朝鲜。因此,《万历武功录》中才称王兀堂“与他酋异”。栋鄂部这种不事声张,不侵扰边内和朝鲜,使自身也受益匪浅。朝鲜多次派兵攻袭建州卫,一次也没侵袭栋鄂部;明廷成化年间两次举兵征讨建州,对左、右卫大肆烧杀,兵灾造成建州三卫多年不能复。栋鄂部却独处方外,从未遭受兵灾。栋鄂部利用了这个机遇奋发图强,发展农耕,勤于围猎、采集、捕捞,招引了远近的其它族姓前来投靠,使一个单一栋鄂氏的栋鄂部至嘉靖年间,已变成了多个姓氏的栋鄂部;佟佳氏、额色氏、蒿佳氏、恒吉里氏等都加入了栋鄂部。栋鄂部的属地也逐渐扩大。栋鄂部羽翼丰满之后,首先是从栋鄂河(黛龙江)上向大雅河中下游突破,在大雅河上建寨定居。在大雅河中游(桓仁县八里甸子镇)的秀里村上、下也留有栋鄂部人居住的遗址。2008年秋,桓仁县文物局普查时,在大雅河中游(桓仁县八里甸子镇)秀里村(原称臭李头)的山坡上,又发现一处数十个房址的明代部落遗址。座落在八里甸子镇韭菜园子村民委所在地(处于栋鄂河口下)的栋鄂城,是万历初年,担任栋鄂部长的何和礼的族兄伦布(鲁克素)所建。伦布在董儿寨的基础上建了这个东西长3里,南北宽2里,周9里,设有4个门的大城。栋鄂部人口增多以后,据桓仁县关惠喜先生考证,何和礼的曾祖,克彻巴颜之父,栋鄂氏第4代传人满通阿,率其一支从栋鄂河上的故居迁出,到六道河流域的瓦尔喀什定居。满通阿在栋鄂部中率先进入了今桓仁县的六道河流域。随后,栋鄂部在六道河流域又陆续增加镇江路上的牛毛寨、马家寨、深河子、大家寨子以及奇基达城、翁哥洛城等城寨。2008年,桓仁县文物局在六道河的支流果松川的一个山坡上,发现了明代的一个百余户部落遗址,也是栋鄂部的遗址。后期的栋鄂部,又把它的触角伸向大岭之南,进入了今宽甸县境,并把今宽甸县城一带变成了他们的“住牧”之地。还在小雅河流域建立了位于宽甸县八河川乡雅河(小雅河)村的新栋鄂寨,以及挂牌岭下的稗东葛岭寨子。
栋鄂城是栋鄂部在冬古河附近的大雅河上游建立起来的城,又是栋鄂部早期城寨中较大的城。城周9里,东西3里,南北2里,设4门。史书最早给栋鄂城定位的是《满族大辞典》。此书把栋鄂城定位在“辽宁省桓仁镇南34公里雅河之境附近”,“位于浑江支流大雅河北岸董鄂山之南”。这一说法是将雅河乡境大雅河口北岸的烟筒山说成是董鄂山,说栋鄂城在此山之南。这种说法无疑来源于认为大雅河是栋鄂河。其实,栋鄂河不是今桓仁县境内的大雅河,而是大雅河上的支流黛龙江。栋鄂城应在栋鄂河上,不能在大雅河口。大雅河口附近的烟筒山下,也未发现有那么大的城的遗址。
黛龙江发源于桓仁县境内的佛顶山南麓,俗称此山为老秃顶子山,是桓仁境内第一高山。黛龙江从此山南坡响水河子流经老岭沟、于家堡子、川头、岱龙江等村堡,于韭菜园子村民委之西北2公里处汇入东流的大雅河,流长17.5公里。栋鄂城座落在韭菜园子村民居住中心。韭菜园子村民居住中心是一块山区中少见的沿河小平原,斜长近5公里,东西最宽处约1公里。小平原也是这一地区由西北向东南的重要通道。西北至八里甸子镇约5公里,并可由八里甸子向北经铧尖子、二户来镇抵桓仁县城,还可由村民点向东南顺大雅河抵大雅河口;半路上可转而向南,经滚马岭至宽甸县境八河川、灌水直至阳;半路上还可在普乐堡镇大青沟村向南拐向桓仁、宽甸两县的界岭砍川岭和挂牌岭,并由此通向宽甸、镇江。小平原傍河靠山土质肥沃,地面开扩,宜于农耕、畜牧、围猎和采集。建州女真理想居地栋鄂城定位于此的依据:
一是韭菜园子村民点,历史上被认为是一座古营。宣统元年(1409)版的《怀仁县志地理志》中:“古营在城南百里韭菜园子界,此处群山环拱中有平地,宽约数里,长十里有奇。内一小山,形势甚美,与四面山脉皆不联属。山之东面有古营址,传闻,此即明刘屯兵处也。开边时,此处为王姓报领,在此建屋垦田。营中旧有方石一块,长丈余,宽约八尺。土人名曰将台。光绪六年(1880)春,王姓凿旧有方石,改作碾盘。”这段话说明,原《怀仁县志》的编者认为此处是明代刘屯兵之处。刘是万历四十六年(1618),被调任明朝征讨后金的东路军的统帅,于宽奠城集结部队并会合明廷征集的由昌城过鸭绿江的朝鲜军队,归他统一指挥,组成东路军。万历四十七年正月二十六日,刘率部从宽奠出发,过了亮马佃在榛子头与朝鲜军会师。东路军过了小雅河翻过挂牌岭,然后翻过牛毛大山上的牛毛岭向后金都城进军。刘既未在韭菜园子屯兵,进军的路上也没经过韭菜园子,判定韭菜园子的所谓古营址,没有根据。不是古兵营的遗址,却有可能是栋鄂城的遗址。原来的那个石制的将台,有可能是栋鄂城的前身董儿寨聚兵的指挥台。《历历武功录王兀堂传》中记,万历八年(1580)正月,王兀堂于董儿寨聚兵三千余骑,插箭发誓,将入侵宽奠、之间,后来王兀堂之众已达七千。王兀堂之众这么多人的聚兵之处,不是一个小去处容得下的,有平阔的开扩地和调度人马的指挥台,是情理之中的事。
二是韭菜园子村民点有座天然的防守阵地和了望台。村民点之西,有一条由北向南流淌的小河,小河中段的东侧有一座平地突起的小山,孤立于小平原之中,村民称之为小孤山子。小山底部呈不规则的圆形,山底东西最长处70米,南北最宽处50米;山顶最高处距地面约25米,西侧陡峭,南坡较坦,利于攀登。山顶形成一个南宽北窄的长方形不足百平方平坦地面。这座小山,当是栋鄂城的望台和战争中的防守阵地和指挥中心。
三是韭菜园子村民居住中心,北侧紧靠山根是一条东西长1.5公里的略高于东面地段的台地。西侧是由北向南流的小河,沿河台地包括小孤山在内长约1公里。南面的台地,开始向东半路上又向北拐至山根,总长2公里多。村民点所在的这块台地周长恰好与栋鄂城的东西三里,南北二里,城围九里相吻合。这个独特的地形与栋鄂城的四围不是巧合,证明栋鄂城就在这里。此处还可以设置四门,在山区中,能找出宜于设四门的地块,颇不易得。东、西两门是主要通道必经之门,南门临大雅河利于捕捞,过河又可通向大夹板沟;北门近山,方便砍柴、采集和狩猎,战时又便于回旋、转移,还可以走山路通向二户来果松川及其更远之地。
四是韭菜园子所处的地理方位,应是栋鄂部前期的中心。《努尔哈赤实录》记载,栋鄂部位于宁古塔部的东南。宁古塔部位于苏子河上游。其东南隔岭的大、小雅河流域和六道河流域即属于栋鄂部。《万历武功录》记载“长岭张其哈刺甸子,东邻兀堂,北旁王杲”。长岭、张其哈刺甸子,位于今宽甸县境的西北和本溪县的碱厂一带。其东是王兀堂所居地,证明栋鄂部的王兀堂的属地当在今大、小雅河和六道河流域。史料中的“自清河(清河城)以南抵鸭绿江,属建州者王兀堂制之。”所指的王兀堂的势力范围正是这一带。栋鄂城的位置必定是这一带的中心。韭菜园子处在栋鄂河下游,可以交通四面八方,是这一带的枢纽,正是这个中心。
五是韭菜园子与之间的里程与《舆程记》中所记,到一赤董古寨之间里程大体相同,一赤董古寨中的董古即栋鄂。《舆程记》中,从一赤董古寨至凹儿哈寨之间要经过头道大岭和二道大岭。这也与从韭菜园子至铧尖子附近的洼子沟,要经过门转子岭和石灰窑岭这两道大岭的实际情况相吻合。证明韭采园子就是一赤董古寨子,一赤董古寨子就是栋鄂城。《万历武功录》中记载的王兀堂在董儿寨聚兵三千、七千准备攻打、宽奠等地。董儿寨就在韭菜园子,只有韭菜园子这么宽阔的地面才能容得下聚兵三千、七千。从韭菜园子出兵,过滚马岭经八河川可以直接攻打宽甸;还可以经过双山子、灌水攻打;从韭菜园子顺大雅河经秀里村、大青沟村,越过挂牌岭可以攻打宽甸和永甸。栋鄂城就在韭菜园子,栋鄂城是万历十六年(1588)时,担任栋鄂部长的何和礼之族兄伦布所建。伦布被称之为栋鄂部大长。从家族关系上论伦布可能是族长。继何和礼之后伦布也归附努尔哈赤,努尔哈赤赐其名:鲁克素。栋鄂城是伦布的世居地,建栋鄂城之前伦布即住在这里,被称为董儿(栋鄂)寨。
大雅河口附近还有栋鄂部的雅尔古寨。雅尔古寨也被称为雅尔古部,这是一个后加入栋鄂部的部族。雅尔古寨之名源于大雅尔浒河,应位于大雅河上。它在 大雅河的什么位置上。日本学者今西春秋先生于1967年3月,在《东方学纪》
中写道“雅尔古寨是雅尔古地方的中心部落,可能在大雅河口上溯20华里,今城头附近的地方。”他所说的城头地方,即今桓仁县雅河乡联合村城头甸子。今西先生可能认为城头地方有城。其实此处无城,早年只是因为大雅河右岸的这个地方有一段长约数十米的断崖,高似城墙,因名其近处的河边的一块河滩平地为城头甸子。这个地名误导了今西先生。经实地考察,此处既地处背阴,又缺少水源,是有名的干沟子,连井都提不出水来。更主要的是寻不到丝毫的历史遗存。雅尔古寨并非在此。根据《万历武功录王兀堂传》的记载,万历八年(1580)三月,李成梁率领明朝军队追击王兀堂所部发生于雅尔匮的战事,可以寻找出雅尔古寨的踪迹,雅尔匮即雅尔古的异书。三月十三那一天,王兀堂率领千余骑从永奠堡十岔口进入汉人所居的边内,路上吹海螺,横行无忌,把边界上的柞木尽行拆除,进入了永奠堡。李成梁即命令副总兵带兵直冲上去。见李成梁的兵元气太盛不能抵挡,就丢弃了旗鼓向回撤,明军就乘胜追逐,赶出了边寨。李成梁下令穷追到底,有敢畏缩不前的就斩首,最后,追到鸭儿匮追出了边寨二百余里。女真人被追,最后“皆闷匿故寨中坚壁”不出。稍停又派精兵披甲上马与明军对战,步卒都登上山顶呐喊助威。李成梁下严令攻寨攻山,费了好大功夫才攻下了寨子,斩杀首领勒勒把都等750人,掳获男女160余人;还有被掳的汉人蒋升等6人,获马361匹。明军也伤亡190人,战死军马345匹。王兀堂从永奠出寨后,撤至鸭儿匮共200余里。永奠即今宽甸县永甸镇,从永甸后撤之路,即《舆程记》中的镇江路,这是一条从永奠通向栋鄂部最便当的路。《舆程记》记载,从永奠到沙松排子30里,再30里是分水岭,又30里是八家子,从八家子至转头山、里鸦儿河是20里,再20里就到了稗东葛岭下的稗东葛岭寨子。这段路程长130里。稗东葛岭寨子即今宽甸县青山沟乡挂牌岭下的石棉村。从石棉村越过稗东葛岭(挂牌岭)即进入桓仁县境。北侧岭下即桓仁县普乐堡镇所属大青沟村砍川沟村民组。当年的王兀堂部从永奠败退下来,过了稗东葛岭以后,即离开镇江路顺大雅河而下,至湾湾川村后,离开大雅河进入河左的大夹砬子沟,此沟有横通烟筒山下的古道。绕过烟筒山可西上六道河子或北去通化方向。在大夹砬子沟里发现有分散的三十多座明代居住遗址,此处距烟筒山下仅10公里。2003年,桓仁县地方史研究会先后对大雅河口附近村落,包括烟筒山作了多次考察。在烟筒山主峰之下的半山坡上的一块较平坦处,发现了一处古寨遗址。烟筒山直距桓仁县城南8公里,东距大雅河口5公里,海拔994米,是桓仁县城附近诸山中最高的山。遗址西倚烟筒山主峰的山根,向下有烟筒山根的三层环绕山根的大坡。三层大坡之间距数百米至数十米不等,三层大坡上窄下宽。遗址座落在大坡的顶层大坡上,背风向阳,高高在上。遗址残墙东西长110米,南北宽70米,遗址外仍有房址。遗址下方逐渐地面展宽,距遗址下近百米处残留一个石碾盘,直径1.67米,厚0.47米,疑是明代女真人的遗物。遗址所在有如展开的扇子,扇柄朝上,向下可俯瞰三面。遗址的南边是一条通向山下的大陡沟,总长约3公里,是遗址原来上、下的唯一通道,遗址附近水源充足,现在仍是山下村民的水源地。遗址非常隐蔽,从山下无法望见遗址的存在。这个遗址的所在距稗东葛岭寨子约70里,距永甸足有200里,符合“去边可200余里”的里程。应说明的是这个边不是旧边、辽东边墙,而是移筑六堡后的新边墙,即宽甸附近的边墙,也即永奠附近的边墙。这个寨子的寨旁、寨后都是山,也与《万历武功录》中的“诸虏皆匮故寨中坚壁”,“步虏皆奔走上山顶鼓噪”的环境雷同。考察中,在遗址内采集了大量明代磁、陶残片。判定此遗址即雅尔古寨(雅尔匮)遗址。大夹砬子沟里散在的30多个房址,距此遗址10公里,当是雅尔古部的一部分。有人认为雅尔古寨的位置不在大雅河口,是在小雅河口;也有人认为在今宽甸县青山沟乡挂牌岭下的石棉村。小雅河口附近也好,挂牌岭下的石棉村也好,这两个地方距永甸附近明代边墙的里程都与200里相差甚远。石棉村在挂牌岭下,正是稗东葛岭寨子的所在地。稗东葛岭寨子距永奠的里程,《舆程记》中记载很清楚,只有130里。稗东葛岭寨子是当年王兀堂部撤退路上的一个寨子,处在栋鄂部与明边墙之间的前沿,它的位置不是栋鄂部的大后方和根据地。它不可能是雅尔古寨的所在,大雅河口一带才是栋鄂部的大后方和雅尔古寨的所在地。
栋鄂部在六道河流域已发现多个城寨的遗址。《舆程记》中所记镇江路上,牛毛岭之后二十里的牛毛寨即位于六道河的支流大甸子河上。牛毛寨是后金时期的大寨和要寨。牛毛寨的具体位置在今桓仁县桓仁镇所属的大甸子村的大沟谷中。沟谷下段平坦、开阔,最宽处4公里。大沟中的大甸子河从南向北,最后向东折注入六道河。沟长12公里。寨址处于牛毛岭下北坡的上、中段沟谷中。距沟谷下段的大甸子村民居住中心3公里。牛毛寨遗址为2005年夏,本溪市博物馆专家梁志龙先生同桓仁县地方史研究会关惠喜、王从安以及张德玉等,一道寻觅牛毛寨遗址时所发现,受时间制约,当时仅见一堵横拦沟谷的防护墙遗址。同年秋后,经桓仁县地方史研究会王俊辉、关惠喜、张士海、王从安再次考察终于弄清了寨址的整体轮廓。牛毛寨遗址由居住址、兵营、隘口、防护墙、防护壕、门址、练兵场等构成。遗址的范围较大,东西最宽处约1公里,从北侧的防护墙到南部的隘口,总长约2.5公里。隘口南距牛毛岭下约2公里。牛毛岭西距牛毛大山的主峰约3公里。牛毛岭南即桓仁县普乐堡镇瓦房村牛毛沟,此处被称为前牛毛。岭后的大甸子村被称为后牛毛和牛毛大甸子。牛毛寨仅有南北两道防护线。北部的防线是一道防护墙;南部的防线即隘口。隘口是由东、西两侧陡峭高山相恃形成一道天然防线。
牛毛寨遗留的居住址,主要集中于北侧防护墙内的较平坦的坡地上。居住址西高东低,北侧防护墙,南临由西向东流的小河,长约400米,宽300米这个范围内是早期牛毛寨的寨址。此处共有房址数十处。据梁志龙、张德生等先生实测防护长度为1296米,自西山顶部向下约100米是用较大的自然石块“干打磊”砌筑。墙已倒塌,底宽2.8米。其下,接筑的是土石杂筑墙,残墙高0.8—1米。防护壕在防护墙外的较平坦地带。现存残壕长700米,宽2米,深0.6—0.8米。在大甸子河谷上还发现了木栅墙的遗迹,约20米横跨河的两岸,沿河总长500余米。梁志龙先生等发现,门址位于坡地上土石杂筑的防护墙的中间地段。门宽5.5米,截面高1.2米。隘口,在居住址之南2公里处的大甸子河的上游。从居住址向南1.5 公里处,东、西两侧的山逐渐合拢,沟谷渐窄。至二公里处,西侧的山脚向东延伸靠近了大甸子河的左岸,直吻陡峭的东山根与东山对峙,连同大甸子河间距仅20米。形成了一道牛毛寨的天然关隘。西山脚下是一道宽4米,高3米的山岗,其尖端是高3米垂立如削的断壁,石壁与东山根下的河之间是河谷中的通道。由此向南翻过牛毛岭可通向宽甸、镇江以及朝鲜昌城等地。隘口断壁之上是天然的望台,有哨位。由断壁向上20米山坡上有一块经过人工平整的约10多平方的平台,疑是当年的哨所遗址。关隘内向北0.5公里靠近大甸子河左岸有一片约20—30处居住址,是把守关隘的兵营。兵营之北100米的西山根,顺山根有一条长方形高出地面经人工平整的台地。据梁志龙等专家实测“东边长380米,南边长210米,北边长280米,西边长400米,东北两面高出地面9—10米,南边高7—8米”。这块台地即后金的练兵场。关隘、哨位、哨所、兵营、练兵场均为后金天命后期所增设。万历四十七年(1619后金天命四年),萨尔浒大战时,明东路军路过牛毛寨时,牛毛寨还仅仅是一个有30多户人家不设防小寨。萨尔浒大战以后,牛毛寨在后金军事上的地位,急剧提升。《明史纪事本末》载,大战后的万历四十七年九月,明廷接到朝鲜当局报告称,建州(后金)在牛毛寨、万遮岭广造攻具。”《山中闻见录》也载,同年十一月,“建州增守牛毛寨、万遮岭广造攻具”。万遮岭即今集安市境内新开河附近的新开岭。在《建州纪程图记》中,被称之为蔓遮部落的地方。牛毛寨、万遮岭两处都位于后金通向朝鲜的通道上,牛毛寨通昌城,万遮岭通满浦。牛毛寨还处在后金通向辽东镇江(九连城)一带的通道上,战略地位非常重要。万历四十八年正月,时任明廷辽东经略的熊廷弼奏称:朝鲜自去来告急之使,凡六、七至,所以报敌情求援者,日紧一日。使者又报建州屯兵于牛毛寨、万遮岭,造作长梯,先抢镇江、宽奠。牛毛寨作为后金军事要寨,自然成为明朝撤离辽东后,屯兵于朝鲜的总兵官毛文龙对后金攻袭的目标。天启年间,毛文龙曾多次从朝鲜出兵袭击辽东后金治下的城镇。
《山中闻见录》载,天启三年(1623)七月,毛文龙从朝鲜的满浦、昌城出兵攻袭了辽南的甜水站,又以兵一万攻袭了亮马佃。之后又合兵三万,攻牛毛寨,斩首230人,活擒4人,获马94匹。《明史纪事本末》中记:“天启三年闰十月,毛文龙奏亮马佃之捷,又奏牛(毛)马大捷”。亮马佃即今宽甸县境东部的太平哨镇,所称的牛(毛)马即指牛毛寨和马家寨。按《舆程记》所记,牛、马二寨相距10公里,马家寨的位置在大甸子河口附近,即桓仁镇所属四道河村的二道沟门。毛文龙攻袭牛、马二寨,合兵三万,即两路合起来是三万人。两路是从南北两个方向,南路从昌城出兵攻袭牛毛寨的牛毛岭下的关隘;北路则从满浦出兵,攻袭牛毛寨的北部防护门、墙。从北面攻袭牛毛寨,必先攻打位于大甸子沟口的马家寨,所以,此役又被称为牛马大捷。有的史料上还称此役为董古寨大捷。董古即栋鄂,牛毛寨、马家寨是栋鄂部的寨子,因此,也把此役说成是董古寨大捷。其实,在马家寨临近处的1里地面上,还有一个被称为董古寨的寨子。《舆程记》中记,镇江路上出牛毛寨20里之后是董古寨,再1里即马家寨。所称的这个董古寨,可能出于不知这个寨子的名称,只好写作董古寨。这个董古寨距马家寨只有1里,笔者认为,是因为这个董古寨位于马家寨附近的山岗上。此役,这个董古寨当然必受攻袭。萨尔浒大战中,明东路进军时,从牛毛寨到马家寨走了一天, 却没有经过这个董古寨,可见这个董古寨不在路旁而在山上。
栋鄂部在六道河流域第二个寨子,是位于桓仁镇四道河村的三道河子村民组对面南山岗上,被《舆程记》称为董古寨的寨子。此寨南距山岗下的马家寨仅1里,这个董古寨,疑即《努尔哈赤实录》等史料中所记齐吉答(奇基达)城。
奇吉答城的定位,见于史料的有三种说法:《盛京通志》记,在吉林西南750里,佟佳江支流拉发河北岸;《开国方略》中记,在大二河上游;《满族大辞典》把奇吉答城定位在今桓仁县境,浑江与拉哈河交汇处的拉哈河南岸和浑江西岸的今桓仁镇所属下古城子。拉发河、拉哈河、大二河都是六道河过去不同时代的称呼。三种说法的理由都不充分。奇吉答城究竟在何处还是一个谜,但奇吉答城肯定在六道河上。桓仁县地方史研究会,曾多次组织人员到六道河上游、左岸排查均未发现城址痕迹。《舆城记》中的董古寨上距牛毛寨20里,下距马家寨只有1里。为什么两寨相距仅1里?联系马家寨所在的周边地形、地势,认为此寨应在马家寨北侧的山岗上。恰巧1990年出版的《桓仁县文物志》中,记载了在四道河子村所在的西北1公里的公路南侧的山岗上,“山脊两端耸起,向内渐凹,中部最低,形如马鞍,当地群众根据山形取名为马鞍山,山上有城址名马鞍山山城。山城南部、东部利用略呈圆形环护的自然山脊作为屏幛,西部、北部筑墙成为一道连贯的城墙。”“墙为石筑,一般为块石,加工不精,现皆颓圮。”墙宽约2米,残墙高1—1.5米不等。这座城址被定为高句丽设于西部控扼北道的一座山城。据桓仁县文物局负责人介绍,2008年,文物普查时又否定了此城是高句丽时期的城址。此城址如果不是高句丽城,必是建州女真的城。城址所在的山岗最高处海拔446米。城址所在当在400米上下。山岗之南大甸子河由西向东流,山岗之北六道河由西向东流。六道河北岸是三道河子小平原。从城址附近可以展望东、南、北三面。向东可以看到四道河子村的全貌;向南可以展望牛毛大甸子的大沟谷;向北可以俯瞰三道河子小平原。城主在城上可以遥控周边的部落。《栅中日录》中未记载明朝的东路军行军路上,有这个董古寨。证明东路军只在大甸子沟谷中行军,未发现山上有个董古寨。这个董古寨当即奇吉答城。努尔哈赤万历十二年(1584),为担心栋鄂部对宁古塔部从前借哈达万罕的兵攻袭栋鄂部数个寨子的旧仇予以报复,就先发制人,乘栋鄂部内讧之机,于九月甲戌朔那一天,率领500兵出征栋鄂部主阿海巴颜的奇吉答城,阿海巴颜听到消息后聚兵400,闭城以待。努尔哈赤兵临城下围攻其城,烧了城楼和村中的庐舍,刚要攻下城的时候下起了大雪,遂罢攻。努尔哈赤让兵众先撤,他亲自率领12个人埋伏在浓烟中。城内以为已退兵开了城门,出来一帮人,努尔哈赤突然出击,杀了4个人,缴获铠甲二副。努尔哈赤攻城时,城主阿海巴颜聚兵400闭城以待,其所聚之兵,当是从附近部落中调集,不是城中固有的兵。证明此城规模不会太大,城的位置距周边各部落又很近。这个情节与这座山城周边的地形地貌颇为相同。《舆程记》中,称这座山城为董古寨,是因为只知是栋鄂部的寨子,而不知它是奇吉达城。有人认为这个董古寨就是栋鄂城,这是一个误会。栋鄂城只能在栋鄂河上,不能在六道河上。栋鄂城的规模东西长3 里,南北宽2里,周长9里。这个山城西墙150米,北墙长250米,连同东部、南部一道山脊500米,总长只有900米,怎么会是栋鄂城。这座马鞍山山城当即奇吉达城。
《舆程记》中所记,六道河流域第三个栋鄂部的寨子是马家寨。马家寨距董古寨仅1里,从牛毛寨越过董古寨直去马家寨的里程也在20里左右。万历四十七年,明东路军征讨后金时,未经董古寨而从牛毛寨直达马家寨。马家寨的位置,在大甸子沟口附近东流的大甸子河南。河北山岗上就是董古寨。董古寨山下大甸子沟口附近地势开扩,其寨应在河右岸草木丛生的一块台地上。台地东向河口,北靠大甸子河,彼岸则是一道由西向东延伸的山岗,南边则依托于大山之下。此处是从北面进入牛毛寨的门户。当年毛文龙出兵朝鲜满浦攻袭牛毛寨,此寨是必由之路和必攻之寨。因此,史料中称此役为“牛马大捷”。当年萨尔浒大战明东路军三月初一从牛毛寨出发,走了40朝鲜里,夜间即在这个马家寨宿营。
六道河流域第四个栋鄂部的寨子是深河子。深河子因处在六道河的头道河子附近,西来的富沙河水与南来的柳林子河水和北来的拉古甲三河相汇,河水较深而得名。万历四十七年(1619),明朝参加萨尔浒大战的东路军,正月初二,从马家寨行军,“午时抵深河”。深河是古代从六道河上游通向六道河下游的第一个过河道。其位置,即今桓仁县二户来镇东的龙头地方附近。深河因明东路军与后金兵在此遭遇,成为东路军进军途中的第一次战斗而著名。《栅中日录》中说,后金兵在此“五六百骑结阵以待”。明军先冲上去,朝鲜军继后也上去了,后金兵“败走登山”。东路军放炮搏战,女真兵善射“负险自固射矢如雨”。朝鲜军中营将被射中左手,兵卒也有多人受伤。明军刘之爱将、守备官刘吉龙中箭而死。后金兵最终寡不敌众而败退。《满州实录》中说,刘兵出宽奠时,栋鄂路民皆避于山林,刘兵焚烧了空寨,杀伤了不能移动的老弱残疾者。驻守在栋鄂路的守卫兵五百人在牛录额真额尔纳、额赫、托保三人率领下与东路军搏战,额尔纳、额赫战死,折兵50。托保领残兵450人逃出了深河子战场。深河子所在的龙头地方,民国初年,有人捡到了一尊铜炮,雇了一辆花轱轮车运到沈阳卖了80元小洋钱。这尊铜炮与1999年铧尖子东堡出土的铜炮一样,都是东路明军当年的遗弃物。
六道河流域镇江路上第五个栋鄂部寨子是大家寨子。《舆程记》中记,大家寨子距深河子30里。《栅中日录》记,东路军中的朝鲜军,正月初四辰时,从深河子出发,走出十里到富车地方,发现前方“烟尘涨天”,知道有敌情,遂就地设阵。”看到前方近处有一个百余家的部落,被先行的明军点火焚烧,“烟气随风来覆陈上。”“富车”即富察之野,即今桓仁县铧来镇二户来村向西至铧尖子之间的沿富沙河两岸小平原。是当年朝鲜军元帅所在的中营设阵和最后投降的地点。经过考证已察明,在二户来村西釜山附近的山上,其前方的百余家部落即《舆程记》中所记,深河子30里的大家寨子。这个寨子的位置,即在今铧来镇东堡村红塘石村民组。红塘石村民组背靠山,前临六道河支流富沙河,河两岸是一片沃土,此处曾被誉为桓仁县的“地眼”之一。古今都是农民首选的居住地。
六道河流域镇江路上第六个寨子是凹儿哈寨。凹儿哈寨之名只见于明朝史料,女真史料中则称此寨为瓦尔喀什。凹儿哈之名当源于女真语瓦尔喀什。瓦尔喀什又可能与栋鄂氏的先祖原居瓦尔喀地方有关。上个世纪80年代,在研究萨尔浒大战东线战场时,根据洼子沟曾出土过9顶古代作战戴的头盔,证明此处是一个古战场。对照《栅中日录》和《满洲实录》、《重译满文老档》中,东线战场上作战的史料,知道洼子沟就是瓦尔喀什。90年代,借助日本学者今西春秋先生在《东方学纪要》中的一篇文章,知道了《舆程记》中,明代从辽东通向后金有镇江路和路,这两条路在凹儿哈寨相汇。对照地图和桓仁县地理实际,弄清了凹儿哈寨就是洼子沟。并且请教过朝鲜族的老者,知道朝鲜史料中所称“曰可时”,就是瓦尔喀什。朝鲜语将“曰”字读作“瓦尔”。但瓦尔喀什寨在瓦尔客什旷野的什么地方还是一个谜。2003年,桓仁县地方史研究会的关惠喜先生,找人陪同去洼子沟作了深入调查,发现了瓦尔喀什寨的遗址在洼子沟顶端的大东沟中。此处向北翻过岭即新宾县境,距赫图阿拉70里。向南距《舆程记》中记,路上的第二道大岭40里。向东至大家寨子30里。瓦尔喀什寨,据关惠喜先生考证,始建于1588年,归附努尔哈赤的栋鄂部长何和礼之曾祖满通阿所建。满通阿是栋鄂氏的第四代传人。满通阿率其一支从栋鄂河上的故居中析出定居于此,并定其名为瓦尔喀什。2000年,瓦尔喀什栋鄂氏后裔,现居北京的原北京市中国人民银行总经济师、金融研究所所长席长庚先生,曾来桓仁访谒瓦尔喀什故寨。《满洲实录》记载,瓦尔喀什有瓦尔喀什密林。当年正月初四一大早,努尔哈赤就指派其子大贝勒代善、四贝勒皇太极率领三万骑从赫图阿拉出发,向东迎战明朝的东路军。天刚亮,到了嘉(家)哈岭上,把马拴在密林里休息,刚休息完就与明军的先头部队展开了战斗。瓦尔喀什还有瓦尔喀什旷野,旷野即指洼子沟的大沟谷,是东线之战的主战场,明总兵刘战死之地。还有瓦尔喀什河,指沟内的小河,小河流出沟口汇入了富沙河。瓦尔喀什寨经桓仁县地方史研究会勘察,东、西、北三面环山,在过岭道的下端的一个带有微坡的平坦地带上。东西长1500米,南北宽20—200米不等,面积约0.3平方公里。北侧的山顶有一条东西向的过岭道,后金称此岭为嘉哈岭。岭下的新宾县一侧,去赫图阿拉的路上还有嘉哈寨和嘉哈河。瓦尔喀什寨十分隐蔽,从洼子沟中,看不出沟上会有寨子。寨址南侧山根有排水沟,沟内侧还砌有护坡和防水墙。防水墙长约一千米,现仅残留10余米。寨北侧有一条天然的排水沟,从寨址西门进入寨子后,有多处房屋遗址。其中一处长14米,宽10米,当是酋长居处。山寨历经数百年沧桑,经过近代的耕垦、造林,遗址破坏较重。在寨址附近的辛家沟和东沟山梁上树丛中,也有房址。在辛家沟口还发现了40余座无主古坟,疑是山寨的墓葬。瓦尔喀什寨的防御设施也较完备。寨东的小山包有个小房址,疑是哨所。寨西北山的背面有早年人修整的盘山小道,登上山顶可俯瞰瓦尔喀什全貌,当是山寨的望台。周边山岗的高处皆有哨位。寨址内原有两个碾米的石碾。其中1个碾盘直径180公分,厚20公分,碾砣直径56公分,砣长57公分。1957年,村民已将此碾移至洼子沟中部的张家街。另一盘石碾较小被遗弃于寨外水沟中。寨中还出土了手摇石磨的上扇,厚11公分,磨盘中间部位有二圆孔,旁侧有1方孔。附近还出土1只捣米用的石臼,直径13公分,深11公分。村民在寨南侧水沟还发现一个石制油锤,高50公分扁圆形,直径28公分,中间有一圆孔,石油锤的发现证明了山寨有榨油的历史。在寨址周围的地面,到处发现明代碗盘瓷片。瓦尔喀什寨是今桓仁县境六道河流域镇江路上最后一个栋鄂部寨址。
宽甸县境内小雅河流域已知有两个栋鄂部的寨子,小雅河与桓仁大雅河之间只隔着一道大岭。分水岭北是由西向东流的大雅河,岭南是由西向东流的小雅河,两河都是浑江的支流。大雅河于桓仁县城附近汇入浑江,小雅河于宽甸县青山沟乡汇入浑江。小雅河流域的栋鄂部城寨是栋鄂部强大之后,向南接近明朝边墙扩充实力的证据。栋鄂部先在小雅河流域建立城寨,再把宽奠、永甸一带当作住牧之地。住牧之地不应理解为正式在那里定居的居地,只是临时住在那里放牧和狩猎的地方。
小雅河上栋鄂部的两个寨子,一个是上游的新栋鄂寨,一个是下游的稗(拜)东葛岭寨子。两个寨子分别处在辽东通向后金赫图阿拉的镇江路和的险要之处。稗(拜)东葛岭是这道分水岭上东端的一个重要关隘。历史上把此岭称为“宽甸口”,它是明代从汉人居住区宽甸一带,通向女真人居住区的重要关口。稗东葛岭即今宽甸——桓仁县两县交界砍川岭东2公里的挂牌岭。稗东葛岭寨子位于岭南山下,今宽甸县一侧,此寨是现在宽甸县青山沟乡挂牌岭下的石棉村。《舆程记》中的稗东葛岭寨子,南距八家子四十里,距转头山里鸭儿河二十里,北距牛毛岭三十里。八家子当指《栅中日录》中亮马佃,即今宽甸县太平哨镇,转头山当是《栅中日录》中距亮马佃20里的棒子头,里鸭儿河即小雅河。牛毛岭即牛毛大山上的过岭道。是今桓仁县普乐堡镇所属瓦房村牛毛沟与桓仁镇大甸子村的界岭,今仍称牛毛岭。《栅中日录》中记载,明东路军中的朝鲜军,万历四十七年(1619)二月二十七日,从榛子头出发,晚间是在过了稗(拜)东葛岭十里许宿营。宿营地距棒子头五十朝鲜里。其宿营地当是出了砍川沟,在大青沟村宿营。稗东葛岭寨子背依稗东葛岭是栋鄂部和后金东南部出入宽甸、永甸、镇江和朝鲜昌城的门户。
新栋鄂寨是栋鄂部的一个新寨。新寨之名见于《努尔哈赤实录》:天命三年(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三月,当克清河之日后,金军“攻克清河那一天,明副将贺世贤率兵五千出来侵,时我国新栋鄂寨结深林中,明兵杀寨中七人及妇稚百余人而去。”《重译满文老档》中,还记有天命五年(1620)“三月初五,命令在费阿拉城驻三千甲,在牛勒门、新栋鄂、呼兰三路驻一千甲”。甲即马甲。天命八年三月初四,《重译满文老档》中记,“孟古慎率镶白旗的马甲百人驻守在嘉岭”。马甲即一人一骑,人马皆披铠甲,称为一甲。甲兵是兵中的精华,甲兵驻守的地方都是要害之地,费阿拉是后金早期的都城,呼兰路是从清河城通向后金之路,牛勒门也必是要道上的地方。新栋鄂是处在路上通向后金都城的要害之处。《舆程记》中记,阳路“出阳三十里至古北河八十里至半岭,七十里为一赤董古寨子。”古北河即今流经宽甸县灌水镇附近的河上游牛毛生河。一赤董古寨子经考证,即今桓仁县八里甸子镇的韭菜园子村。半岭即今宽甸、桓仁两县交界的滚马岭。滚马岭以其南坡陡峭,全靠登山小盘道攀登,骑马有滚马之险而得名。其北坡桓仁一侧非常平坦,只有两段弯度很大的盘道,可以骑自行车上下,因称半岭。雅河村背靠滚马岭与稗东葛岭寨子一样,也是后金通向辽东一带的南大门。
栋鄂部强大后的疆域,纵横在桓仁县境的大雅河、六道河、宽甸县境的小雅河三条河流域之上。大雅河流长73公里,六道河流长64公里,小雅河流长45.83公里。栋鄂部地域广阔,土质肥沃。栋鄂部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强大起来,史称“栋鄂部强”,栋鄂部在著名的建州五部中名列榜首。(王从安撰稿)
牛毛寨及关隘寨墙位置示意图.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Archiver|五女山家园

GMT+8, 2024-5-24 12:06 , Processed in 0.162689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