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637|回复: 0

江山无语恨不休 作者:莫永甫 《十七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5-20 07:05: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A) |& C) J7 }1 y% v  ^
  540年前的辽东大地,战云密布
# [: n3 a9 l1 B6 n( Z+ P" t' L  九月,一片肃杀。
. Z# h: k; Z5 B& h7 h  官道上马蹄翻飞,中央王朝发布各地的密信在驿站上如飞地传递。2 u1 r! t7 }- G* r. {$ c
  海西女真接到密信,密信命令海西女真不得与建州女真交往,并希望海西女真借此机会,出兵与辽东兵一道剿灭建州女真,为国建功。. o. {1 g, \' N" L4 [
  朝鲜国王也接到大明王朝皇帝的敕命,命其朝鲜国封锁一切与建州女真的通道,并派兵与辽东兵一起进剿建州女真部。$ \+ f$ N; ]/ }% V- ?& I' y- X
  驻守辽阳的辽东总督李秉和总兵官赵辅也接到皇帝的命令,让其相机进剿不断袭扰明边、劫掠边民、杀害明军兵丁的建州女真。
# [5 I5 h6 I& D; {; |# M+ r  命令一下,各方即刻行动。
8 W( r. L7 ], V* r  S  朝鲜国王的一纸命令使得驻守在与辽东一江之隔的军队迅速将辽东通向朝鲜的各条路径全部封锁,同时,一支人数上万的军队也迅速集结。
' J  h3 ^& b7 @: a6 [& v' o  辽东总督李秉和总兵官赵辅迅即调集部队并制定作战方略。
" E, ]# P" X# H( E  霎时间,辽东大地战云密布。, F  h- y! L0 L6 Y
  一出计划周密,一出中朝联军共同作战的大战即将在辽东大地上拉开了序幕。
$ r6 F4 ?% f* C0 ?( M) t5 j* G  这是发生在544年前即1467年5 y, L0 J' e! N. L+ p6 R1 f/ U
  的一幕。$ v2 M8 u8 ]9 j5 I7 E4 Y
  被剿的对象是谁,就是生活于新宾、桓仁一带的女真人。
" j3 a& F/ \, O  那是明王朝第一次对女真部落的大规模用兵,而且是在犹豫中,是经过了几个月的迟疑才定下来的决断。
: {/ P- o' O; H3 k$ L: m8 ~  这本是一场明王朝不想打、是一场本可以避免的战争。8 f7 n  L+ i3 @( E4 k; [& |  |
  是什么原因促使明王朝下定了一战的决心,导致成千上万无辜的女真人命丧黄泉?$ V6 A0 N8 J. L& j3 y3 X
  B" |- i' d( k  @5 ~
  只会贪婪于经济利益的女真贵族缺乏政治智慧,面临危机毫不知觉。
+ v8 @0 u4 c* n1 b2 O5 B  1467年,是明王朝第八任皇帝宪宗时期。宪宗皇帝名叫朱见深,他的年号叫成化,这一年是成化三年。
: g* g/ w4 E* e$ }+ O2 @* ~. K* K  朱见深是英宗的儿子。英宗就是明王朝土木堡事件的当事人。1449年,被明王朝灭亡了的元王朝的遗民也先率军进犯大同,英宗亲征,在土木堡这个地方被蒙古军俘虏。) O& l0 M  Y2 J' ~$ M& I, s
  本是太子的朱见深,在新立皇帝后便失去了太子身份。虽然他的父亲又复辟当了皇帝,他随之也恢复了太子身份,并在父亲去世后做了皇帝,但终其一生,对北元残余势力的防范成了他最大的一个心结。0 B# q( {- B1 W/ h: M
  其实,终其明王朝数百年历史,防范从北京逃到蒙古大草原的北元势力一直以国家战略的形式而存在。按今天的话说,对北元的防范成了国家的核心利益。+ P. y. Q; |6 Q( k" y
  但不巧的是,从宪宗当皇帝的第一年开始,僻处于大山深处的建州三卫就一直在挑战明王朝的核心利益。" M; `- R2 P' ^
  1424年落脚于桓仁五女山下的建州女真,从一开始,就是一个以掠夺为生的部落。为了利益,他们可以投靠朝鲜,投靠北元的残余势力,投靠明王朝;同样,为了利益,他们可以袭击掠夺朝鲜,袭击掠夺北元,袭击掠夺明王朝。/ H: }* u) P# T+ }7 i: g
  那时的建州女真,没有政治信念,也没有政治智慧。7 I9 f- U. C' h! ]7 k5 X" f
  本来作为明王朝治下的羁靡卫,认识不到维护明王朝的利益就是维护自己的利益,多次背着明王朝和朝鲜王国勾搭。在明王朝皇帝的敕责下,同时又对建州女真反复无常所激怒的朝鲜王国,于1437年派大军到五女山一带进剿,李满柱部落的女真人死伤惨重。
6 J* @( ~. h8 s8 W3 k- ~8 C  但从1423年一直到1467年的40多年间,女真部落的政治智慧一点没有长进,不断地为了经济利益反复着投靠和背叛的伎俩,不断玩弄着袭击掠夺和认错的把戏。
& U" ~7 k; ~  o+ }  就在朱见深刚当皇帝的这年,建州女真在一年间入寇97次,杀掠人口10多万人,给辽东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成化二年的11月间,又开始寇边,与明军连战3天才退走。刚退走,又从凤凰山入边抢掠,明军出动几路夹击,才将其打败。这一时期,女真还在北元残余势力的联络下,有计划地入边寇掠。联合的军事行动,使明王朝的神经陡然紧张起来,并采取了武力准备和和平安抚的两手。7 f0 O. q8 Y; y4 \5 c
  明王朝针对1467年3月间建州女真提出来的愿意归还所掠人口的愿望时,最先采取的还是和平安抚的一手。先是派员前来安抚,安抚的人说话不太受听,人一走,建州女真即越过鸦鹘关、连山关到清河城、开原、抚顺一带掠夺。并杀死明军都指挥使一员及不少军士。
* l% [; `! r  K) a* }9 i: z- v4 u  明王朝就在此时,也没想用重兵进剿,而是开出优厚的条件前来招抚。/ m& i' @2 n0 Z0 T5 ~4 e' F
  看到有利可图,建州女真大权在握的董山等各酋长纷纷抢着争着前往北京。后来不但是建州三卫的都指挥使都去了,还带了数百人一道前往北京。
2 V6 w* u8 d/ }- a4 r  看到此,就会明白这是一群贪婪的女真贵族,而且还是一群自大自高的部众。抢了人家,杀了人家,听说人家还给赏,于是不顾利害地争着抢着去领赏。
1 S0 a+ l9 H( N; g  到了北京,皇帝劝喻一番,然后是该给什么给什么。
. {. G9 d  b1 Q3 w  给了他们东西还不高兴,御厨说话不在行,一行人又和御厨吵起来。后来,贪心不足的董山先是向皇帝索要蟒衣、玉带、金顶帽和银酒器等物。皇帝给了后,董山又说还有5个人也有功劳,也要赏赐。皇帝也一并给了。9 l9 K, N2 i: n
  得了好处的董山等人还在骂娘,背后骂皇帝给的少了,回去还要复叛。
2 l5 c" T: J  r5 l, x, Q  d2 s  如按常理,明王朝赦免了董山为首的建州女真抢掠的罪过,又给了一定的赏赐,假如有点感恩的心态,有点知恩图报的意思,不会再贪婪地要东西,也不会再骂人了,女真民族的这场劫难就能避免。
, W+ g' t" t4 f( v- f3 V& r  既贪婪又愚蠢的董山等人,明知道他们与北元残余势力的勾结是对明王朝的背叛,是对国家核心利益的挑战,还要在明王朝的皇宫表现自己的愚蠢和贪婪,大有自寻死地的味道。
- \( ~4 R7 |& c. n  这一番表演,让皇帝和朝中大臣们对他们能否悔改失去了希望。所以,当他们还在北京时,皇帝已密令辽东前线作好了剿灭他们的准备。即使是这样,皇帝还是让礼部劝喻一番后将他们送行。
6 }3 d, ~4 [9 \, V& I# v  对于明王朝的这番怀柔策略,董山一行没有体悟到背后的意味,更没有感受到他们所处的环境的危险。
, i( f2 S  N% c$ L  从北京上路,经山海关到广宁。7 L+ l4 J+ H" M3 H
  一路上,想必他们还在愤愤不平。
; M- ?# c% ~- N1 K* F; Q" e  董山离开北京的时间是在6月,就在此时,明王朝依然没有非要讨伐建州女真的决心。4 x! F: w# N; C
  是什么原因促使明王朝决策的转变。
' X$ o% E1 r; b9 Y  它的谜底在哪?
/ I9 y, N3 o  q4 Y3 R1 G+ d  C
. w( q) J! i& x+ P  t9 S- S' ?  放弃和平机会,把自己逼向死路$ j9 t, u9 d8 u% E2 c' m- \2 x
  当董山一行在塞外跋涉时,辽东的形势发生了激变,不但威胁着辽东的安全,更威胁着北京的安全。
0 q- Y4 O6 Z& [3 L. z% O6 s  女真另一部的酋长毛里孩率领数万人向东而来,建州女真也频频发动对辽东镇的袭击和掠夺。两部分的人众大有汇合的趋势,这种情势给了明王朝一个判断:女真和北元的朵元部落可能会联合东犯,那就直接威胁到了京城的安全。朝廷感到万分危急。
2 X* a9 }9 Q* K7 j, [  也就在此时,来自辽东的加急奏折一份接一份地送到了朝廷。% X8 P- l1 D0 G- `& O1 B
  特别是一个人的奏章打动了皇帝。6 [6 b* T  ?! G+ m1 w
  这个人是辽东提督李秉。
; I7 M: g: x1 Q& ~  李秉向皇帝建议,将董山等人拘留在广宁,以董山等人为人质。并遣其家属回去,告诉部落,令其归还掠夺的人口和财物。如果回去的人背弃约定,留下的人焦虑难安,定会复怀异志,再次背叛明王朝,那时逮捕归案,发兵征剿任由我为之。6 c7 I0 W/ d3 M
  既不怕建州女真不还掠夺的人口和财物,也不怕部落的反叛,这一招确是将自己立于不败之地的妙着。1 t2 \7 V+ w1 ]* R! b
  特别是李秉奏章中的一句话让皇帝改变了原本要将董山等人送回故里的主意。这句话是:若欲使还,则又启外夷之辱。
$ n/ R- ~3 I/ p5 @" I* a5 f, P  这话告诉皇帝,放回董山等人,一定会和毛里孩率领的数万人以及北元残余势力的朵元部落联合东犯,进逼北京。北京就会重蹈土木之变的覆辙。" K4 b' i, ^9 h4 B. b7 c3 A. _
  土木之变曾让朱见深的父亲被俘,并失去了皇帝宝座,朱见深自己的太子地位也因而失去。这对于朱见深皇帝来说是一件有切肤之痛的记忆。朱皇帝的第一个反应当然就是选择同意。2 [4 _, t' [+ x! g$ ^6 f; q
  满腹牢骚的董山等人就这样被拘留在了广宁。+ x- ?# R$ Q* v+ h2 u$ p- W3 H+ D) X& K2 D
  即便到了这时,明王朝和辽东前线的官员也还是做着逼着董山的建州部落谈和的打算。只要认清形势,洗心革面,把该退的退了,该还的还了,那时,子民的还是子民。但如果认不清形势,兵戎相加也就是必然的选择。
8 `" \; |- R7 }3 e) e  董山等人没有发现这个危险信号,至少在历史的记录中没有看到董山等人有此认识。
/ u7 F: z+ f# K: L  相反地,是他们把自己的退路给断了,自己把自己逼到了死地。3 S8 I. \  y9 Q7 V  K9 J
  被拘留后的一天,是1467年7月27日,辽东都司将董山等115人带到帅府,向他们宣读皇帝的敕旨诫谕,想来也就是劝诫的话,大不了就是要他们体仰天恩,不要忘本之类的。
% T+ `6 C0 u4 K* I3 ]  这边是皇帝派来的人宣读,那边是另一个人在翻译。
1 O* {' p% [& a; a* b  敕旨诫谕的话没有宣读完,董山等人开始跳脚大骂,大骂中,有人从袖中抽出刀刺杀翻译。
) _. L' k/ `! s6 x7 k0 ?  i1 h  鲜血飞溅,刀影纵横。
# T0 r6 Z- L! W* }- I, X  形势大乱,明军立刻上来镇压。
- e- U0 r' f8 J7 W$ s  就在此时,在另一个地方的100多女真人也抽刀向兵丁士卒砍去。边砍边向外边逃跑。! H5 Z/ R/ r# ~
  一阵砍杀中,明军士卒有死伤者,董山等人中当时就被格杀26人,建州左卫首领董山和建州右卫首领被杀,只有建州卫首领逃脱。  T& Y; E8 c: d5 H: B8 }. Y5 m' C
  至此,明王朝从1467年3月开始的并一直摇摆不定的和与战的格局被打破。下了狠心:全部剿灭建州女真。# V' s+ m, g4 t. C3 x, B
  D
( Z$ ^0 r: p3 p  三路大军踏建州,千万无辜人命丧黄泉
1 u" Y& e' I, S  董山等人在帅府的暴乱,彻底打消了明王朝对建州女真的最后一丝幻想。: L% q- F+ @, E/ S
  剿灭成了最后的选择。1 x- Y9 o3 i3 c, Y" ?, [" y
  军事准备和政治准备在紧张进行中。3 D5 t& Y4 c5 l* N! Z
  孤立、封锁等周密的布置就绪后就是战场上各种人事的安排。
2 k# W; u  x1 C4 T. y6 l1 K  1467年的9月,五万大军云集辽东。
) c* P/ E8 {( u1 O  明王朝命令总兵官赵辅挂靖虏將軍印,作为整个战役的总指挥。左都御史李秉为副总指挥。皇帝派来监军的太监是黃順和张璘。
* t2 q' i1 w# b9 D7 R+ @" A$ K  负责兵马粮草的是都督王英和武忠。负责督阵纪功的是都御史张岐。
3 M) E6 I2 m3 F2 B: W' {  战将数十员。3 [4 o# [' u3 f0 b, T
  兵分三路:左路出浑河、柴河越石门、土木河至分水岭;右路由鸦鹘关、喜昌口过凤凰城黑松林,摩天岭至泼猪江;中軍自抚順经薄刀山、粘魚岭過五岭渡苏子河至古城。还有一路是朝鲜国中枢府知事康純魚等人率领的一万多朝鲜军队。# K9 b! V) R2 Y# z$ v8 x, s
  进发时间是1467年的9月24日,命令抵达建州的时间是1467年的9月29日。
2 x5 C' }: i( V! F  官軍皆如約抵达虏巢,没有一支后到者。数万人的队伍在辽东一隅出现,势撼山岳,声震天地。女真百姓望风逃窜,更有为数不少的惨遭杀害。有一个人被杀后还把脑袋打碎。房屋被焚烧殆尽,牲畜被虏掠一空。在一个月的时间內,原来繁荣的村庄一片萧条。一名逃跑的建州指揮張额的里带着妻子来到军营跪着恳求投降。并说,他们居住的地方,虽然唐朝时太宗东征,但也仅到凤凰城而止,并未进到他们住的地方。今天大军到来,使我父母不相顾,兄弟妻子尽被擒戮,家产毁尽,死亡无日,只有请求投降。) f+ H7 B# r( u
  最先抵达的是朝鲜的军队。这一支进攻的目的地是李满住所在的桓仁五女山一带。李满住父子被杀。
1 F2 k- N2 `) b% t  右路出击的明军,杀死女真百姓200多人,俘虏男妇1170多人。
# H' n4 Q, [7 w- e; ]$ t  成千上万的无辜女真百姓被无情残杀、被俘虏。
6 r) y) n. N* N+ j( P6 R  他们的凄惨、悲怆旋即被下疯的大雪覆盖,数百年后也无人问津。
7 }2 G( Z: {: T! B" [  【补白】. r% i4 w# b' l$ `, B
  桓仁瓮城为满族发祥地) x: G9 b3 y7 H! q% @) N
  1996年,桓仁五女山东南侧发现古代村落遗址。让考古学者惊讶的是,这个村落遗址的部分房屋院落还能够看得出来,比较完整的房基就有21座,还有碾盘、碾辊等物。根据残留的瓷器残片,考古学者确认这是明代前期的村落遗址。与史料互相印证,他们认为,这是建州女真(满族前身)历史前期代表人物李满住所居住的瓮城遗址,也就是当年建州卫的所在地,满族走进辽东的第一个“脚印”。
% P0 I8 k1 O( ~6 K+ W% J6 I9 n  此后的8年里,考古工作者不断在桓仁地区的沟沟岔岔里发现与这个村落遗址同时期或稍晚的小型村落或房屋遗址,从这些遗址可以看出当时桓仁地区定居人口的数量大为增加,农耕成为当地居民的主要生活来源。我市考古专家梁志龙说,考古调查与史料所记载的李满住强盛时期浑江两岸都已耕种、牛羊遍野的繁盛景象相符。
$ u1 M0 B' N4 Y$ l# M4 {) {" {  史料记载,李满住率领建州女真迁入辽东后住在兀剌山瓮城,兀剌山就是五女山。可是李满住实现建州左、中、右三卫合一、奠定满族强大基础的瓮城在哪里,史家却各有见地,始终是个谜。从1996年以来,经过在桓仁地区8年的考古调查,确定桓仁地区就是三卫合一后建州女真的活动区域,也就是李满住的瓮城所在地。因为从户口数量来说,建州女真是在三卫合一后才达到2000多户的,这样才能在如此广泛的居住地活动,留下如此多的遗址。
2 u& w. o; P- C- C$ b  1424年2月,李满住率建州卫迁居婆猪江(今桓仁浑江)地区。1433年,李满住招徕了建州左卫、建州右卫的首领董山、凡察同住,三卫合一,人口增加,使得建州女真迅速发达起来,军事力量也迅速壮大。2 }4 i$ {! D, X% }
  史料记载,建州左卫首领董山是李满住的女婿、也是努尔哈赤的五世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Archiver|五女山家园

GMT+8, 2025-11-22 12:47 , Processed in 0.107318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