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 align=center><FONT color=#2b4dd5 size=5><STRONG>桓仁满族自治县第一次经济普查公报</STRONG></FONT></P>
<P align=center><FONT color=#2b4dd5>桓仁县报</FONT></P>
<P><FONT color=#2b4dd5>根据国务院的决定和省、市第一次经济普查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桓仁满族自治县经过充分准备,进行了首次经济普查。这次经济普查的目的是为了全面掌握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规模、结构和效益等信息,建立健全覆盖全县各行业的基本单位名录库及数据库系统。普查的标准时点为2004年12月31日,时期资料为2004年度。普查的对象是全县所辖区域内,从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全部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和个体经营户。<br> 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有关部门的密切配合下,通过全县各级普查机构和近千名普查人员的辛勤工作,目前经济普查的登记填报及数据处理工作已经完成。经过国家、省、市经济普查办公室的严格审核及抽查检验,数据质量符合规定要求。现将桓仁满族自治县第一次经济普查主要数据发布如下:<br> 一、基本单位情况<br> 1、单位总体分布状况2004年末,全县共有从事第二、三产业的法人单位967个。从机构类型构成情况看:企业法人446个,机关、事业法人315个,社会团体法人33个,其他组织机构法人173个。在其他组织机构法人中,民办非企业单位26个,社区(村)委会131个。全县共有产业活动单位1499个。拥有个体经营户13766个。<br> 从行业分布情况看,2004年末,全县从事第二产业的法人单位233个,产业活动单位289个,个体经营户2080个。从事第三产业的法人单位734个,产业活动单位1210个,个体经营户11686个。在第二产业中,产业活动单位比重最大的行业是工业中的制造业,在第三产业中,单位比重最大的是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业。<br> 个体经营户较为集中的行业是:工业、交通运输业、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和居民服务五大行业。<br>从基本单位经济类型构成情况看,随着我县经济的快速增长,各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在446个企业法人中,各类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联营、合资合作、外商投资单位的比重已超过66.2%,国有经济及集体经济成份占据主导地位的情况已明显改变。 <br> 2、基本单位从业人员分布状况2004年末,我县第二、三产业法人单位的从业人员合计为30312人。其中,第二产业从业人员为15605人,占51.5%,第三产业从业人员为14707人,占48.5%。行业从业人数比重最大的是制造业和教育,分别占24.2%和13%。<br> 个体经营户从业人员为26350人。其中,第二产业从业人员为9349人,占个体经营户从业人员的35.5%,第三产业从业人员为17001人,占64.5%。<br> 二、工业<br> 1.工业经济总量普查结果显示,桓仁工业经济总量规模在全县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工业经济是全县经济发展的主要拉动力。2004年末,全县拥有工业企业法人单位210个。从业人员达11393人。资产总计为24.1亿元。当年共完成工业总产值15.9亿元,产品销售收入14.4亿元,实现利润总额1.6亿元。<br> 2004年度工业品出口交货值达1.5亿元,占当期工业销售产值的10.1%。工业品出口比重最高的行业是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比重为33.3%。 <br> 工业企业法人单位实收资本总计为7.7亿元。其中,国家资本占2.6%、集体资本占17.8%、法人资本占16.2%、个人资本占26%、港澳台资本及外商资本的比重分别为5.2%和32.2%。<br> 2004年末,全县拥有个体工业户1982个,个体工业从业人员8704人,营业收入7.76亿元。我县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如下:<br> 2.工业经济结构——登记注册类型构成: <br> 2004年末,在210个有生产经营活动的工业企业单位中,内资企业占95.2%, 港澳台商投资占1%,外商投资占3.8%。按登记注册类型分组的情况如下:<br> —行业结构:从工业企业单位数看,我县轻重工业比例为1:1.8。从资产总额看,轻重工业比例为1:3.4。从产品销售收入看,轻重工业比例为1:2.5。其中,采矿业、制造业和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供应业的比例为1:2.2:0.7。<br> ——工业格局。贵金属矿采选业是我县工业的支柱产业,经过几年不断地调整改造,继续保持旺盛的发展势头。2004年,该行业实现工业总产值2.9亿元,占全部工业企业的18.2%,产品销售收入2.1亿元,占14.6%,实现利润0.8亿元,占50%。<br> 3、经济效益水平及能源、主要原材料消费情况 2004年全县有生产经营活动的210个工业企业中,盈利企业181个,实现利润1.78亿元;亏损企业29个,亏损企业亏损额0.18亿元,亏损面为13.8%;盈亏相抵后的利润总额1.6亿元。全县工业企业的工业产品产销率为94%,产销衔接状况良好。<br> 2004年我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综合能源消费量为28.62万吨标准煤。其中:原煤消耗17.35万吨,汽油消耗0.05万吨,柴油消耗0.14万吨,电力消耗2.36亿千瓦时。工业企业耗用主要原材料:生铁1.04万吨,钢材0.33万吨,原木0.54万立方米,锯材0.37万立方米。<br> 三、建筑业<br> 1.建筑业总量<br> 2004年全县建筑业法人企业23个,其中:总承包和专业承包企业10 个,资质等级以下建筑企业13个。从业人员达3045人。建筑业个体户98个,从业人员645人。<br> 建筑业企业当年完成建筑业总产值3.9亿元。其中,资质等级以上企业3.71亿元,资质以下企业0.19亿元。<br> 建筑业企业当年完成竣工产值1.99亿元。房屋建筑施工面积 31.6万平方米。总承包和专业承包企业的房屋建筑竣工面积26万平方米,房屋建筑竣工价值1.85亿元。<br> 建筑业企业资产总计为3.86亿元。工程结算收入3.8亿元,实现利润总额0.2亿元。个体经营户全年营业收入0.22亿元。<br> 2.建筑业企业结构分布<br> 从注册类型看,我县建筑业企业以其他有限责任公司、集体和私营企业等经济成份居多。 <br> 从行业大类看,建筑业企业分布相对集中在房屋和土木工程建筑行业。<br> 从全县建筑业资质等级划分情况看,资质等级以上的建筑业企业10家,占43.5%,资质等级以下的建筑业企业13家,占56.5%。<br> 四、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br> 经济普查显示,2004年末我县从事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生产经营及管理活动的企事业法人单位11个,从业人员781人。交通运输个体经营户5314个,从业人员5618人。<br> 2004年全县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企业资产总计0.75亿元,共完成主营业务收入0.7亿元。<br> 个体经营户全年营业收入4.23亿元。<br> 五、批发与零售业<br>2004年全县批发和零售业法人企业116个,从业人数为1640人。在各种登记注册类型企业中,私营企业居多,单位数占批发和零售企业的33.6%;从业人员占26.8%。批发和零售个体经营户达4134户,从业人员6489人。<br>批发零售贸易企业全年商品销售额合计2.92亿元,其中,批发业销售额2.08亿元,零售业销售额0.84亿元。<br>批发和零售业企业的资产总计为2.28亿元,主营业务收入2.92亿元,实现利润总额0.05亿元。个体经营户全年营业收入6.8亿元。<br> 六、住宿和餐饮业<br> 2004年全县住宿和餐饮业法人企业16户,从业人数为386人。在各种登记注册类型企业中,集体和私营企业居多,单位数分别占住宿和餐饮业企业的37.5%和31.2%;从业人员占51%和10.9%。全县住宿和餐饮业个体经营户达817户,从业人员2462人。<br>全县包括旅游饭店、一般旅馆和其他住宿服务业在内的住宿业企业10个,年平均从业人数314人,年营业额0.11亿元。全县包括正餐、快餐、饮料及冷饮服务和其他餐饮服务在内的各类餐饮企业6户,年平均从业人数72人,年营业额0.03亿元。2004年全县住宿和餐饮业企业资产总计0.41亿元,主营业务收入0.13亿元。个体经营户全年营业收入1.62亿元。<br> 七、房地产业<br> 2004年全县房地产业法人单位19个,其中,资质等级以上企业5个。从业人员419人。房地产中介服务个体经营户1个,从业人员15人。<br> 从登记注册类型看,我县房地产业企业中,股份有限责任公司、其他有限责任公司所占比重较大。<br>从房地产的行业分布情况看,房地产开发经营企业比重最大,单位个数占全部房地产业的47.4%;主营业务收入占90.6%。<br>从房地产业的生产经营情况看,2004年,房地产开发经营企业本年完成投资额0.09亿元。商品房施工面积18万平方米;实现竣工面积12.6万平方米;商品房销售面积18.1万平方米,其中,住宅销售面积14.7万平方米;商品房实际销售额0.23亿元,其中,住宅销售额0.15亿元。<br> 全县房地产业资质等级的划分情况看,资质等级以上的房地产业企业5家,占26.3%,资质等级以下的房地产企业14家,占73.7%。 <br> 八、其他第三产业<br> 经济普查显示,在第三产业中,除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房地产业以外的其他第三产业法人单位有572个,从业人员11481人。其中:企业法人单位51个,从业人数957人;行政事业单位227个,从业人员7044人;社会团体及其他法人294个,从业人员3480人。个体经营户1420个,从业人员2428人。<br>2004年末,其他第三产业企业法人单位的资产总计8.17亿元,主营业务收入 0.6亿元。其中,实力最强的是金融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资产总计所占比重分别为92.1%和4%。个体经营户全年营业收入1.45亿元。 </FONT></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