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6-6-12 12:43:31
|
显示全部楼层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100%" border=0>
) I0 g$ |; N8 K
) {2 d. x# d+ T: m/ I6 P; |" H<TR>4 `2 y, \6 w$ P/ O7 T( `( p
<TD vAlign=top>
/ @6 ?& O% V) V" k) B<DIV>
$ W# q. J' {& e; M2 K0 ^4 c<P><FONT size=4>他二婶<BR></FONT></P>, s- y$ Q3 G( k! c' d
<P><FONT size=4> 他二婶,不是葛石匠的二婶,也不是葛石匠女人的二婶。他二婶,是葛石匠两个儿子大宝和二宝的二婶。他二婶和葛石匠不沾亲,是邻居。吊云山人把这样的街坊辈指孩子称他二婶。<BR> 他二婶刚到三十岁,丈夫死去四年了,是在一个铜矿上的一场事故中死的,没留下孩子,他二婶和瞎眼睛婆婆过日子。<BR> 婆婆多次劝说,让他二婶找个人家。<BR> 你还年轻,再找个人家吧,你的日子长呢。 <BR> 妈,我就是你女儿,我伺候你一辈子,说什么我也不离开你。<BR> 儿媳妇把话说到家了,婆婆再说什么,就是撵了。婆婆什么也不能说了。<BR> 他二婶和葛石匠两家处得好,村里人都说他两家像一家似的。他二婶比葛石匠女人小八岁,她管葛石匠女人叫姐,管葛石匠叫哥。他二婶觉得姐姐比嫂子亲,哥哥比姐夫亲。街坊辈嘛,怎么亲近就怎么叫。<BR> 六年前,葛石匠女人生二宝的月子里得了产后风,瘫在炕上,他二婶给端屎接尿,他二婶给做饭喂猪,给洗洗涮涮,缝缝补补,伺候葛石匠女人,还伺候大宝念书,捎带哄二宝。于是,葛石匠才能在农闲时背着那个大帆布工具袋在吊云山里錾磨。<BR> 每次都是这样,葛石匠要走的时候,他二婶就给葛石匠往黑瓷瓶子里装穿龙骨酒。有时装半瓶,有时装满瓶。<BR> 他二婶每年都上山挖几回穿龙骨,泡成穿龙骨酒治寒腿。粉色的山刺霉,蓝色的桔梗花,火苗一样的山豆花,还有打碗花举起一支支浅粉色的喇叭,还有玉竹挑起一串串白色的山铃铛花。但是,他二婶一看见穿龙骨那些像山葡萄叶似的浅绿色的小叶儿,一看见叶子上那些小纹络,就觉得比花还好看,还有甜蜜蜜的气味儿。只有他二婶才有这种感觉,其实,穿龙骨秧儿什么味儿也没有。他二婶心里有一个奇特的想法,她与穿龙骨似乎有关一种缘份,穿龙骨怎么这么好看呢?他二婶好像悟到了什么,悟到了什么呢?他二婶说不上来。穿龙骨秧儿在地面上这棵和那棵不是紧挨着,可是知道它们的根子却是连在一起的。他二婶挖出一头,扯着这一头使劲拽,好像那头牵着什么,牵着什么呢?他二婶说不上来。这么想着,就拽出来一截穿龙骨根子,一股潮湿的土腥味和一投新鲜的苦涩味儿实在好闻。她看着手里湿润润的穿龙骨根子,悄悄地就笑了,你们表面上保持距离,暗地里却连在一起,原来穿龙骨也通人性。<BR> 他二婶趁湿把穿龙骨根子上的须根削掉,把皮剥净,露出来白生生的本质。又趁湿把穿龙骨根子切成薄薄的片儿,装进坛子里,泡上白酒,封上坛口,一个月后后就泡成了穿龙骨酒。如果等穿龙骨根子干了,剥皮和切片是很费力气的。泡花的穿龙骨酒,颜色棕红,酒味微苦。<BR> 葛石匠的寒腿病,一到春秋就犯,下雨阴天更疼,酸酸的疼,木木的疼。这些年来,葛石匠喝了他二婶泡的穿龙骨酒,腿才不疼了。葛石匠常对他女人说,我还真离不开它了呢。女人说,你说明白,你离不开谁了?两口子就笑起来了。<BR> 葛石匠女人心里总念着他二婶,每次葛石匠一回来,就撵他去他二婶家。葛石匠女人说,他二婶没有男人,有些活女人干不了。他二婶把咱家当成自个的家,咱们就得把他二婶家当成咱们家。<BR> 葛石匠只得顺从地到他二婶家去。<BR> 葛石匠出去錾磨,把家就交给大宝他二婶了。他二婶伺候瞎眼睛婆婆,还伺候葛石匠女人和两个孩子。洗衣、做饭、喂猪,端屎接尿,还要隔几天给葛石匠女人洗澡。做饭呢,有时在他二婶家做,有时在葛石匠家做。在他二婶家里做饭,他二婶先把婆婆伺候好,再把饭菜送到葛石匠家,不耽误大宝上学。在葛石匠家里做饭,他二婶就先伺候大宝上学,再把饭菜给婆婆送回去。一开始,葛石匠女人有些见外,常了,就依了他二婶。葛石匠女人这么想,对他二婶总是客气,怕他二婶觉得交不透她的心,人家把心都扒给你了,你还不知道是心,那是最伤人心的。这样呢,在谁家做饭就全由他二婶安排。这样呢,有时在他二婶家做,有时在葛石匠家做。<BR> 那天晚上,大宝写作业,他二婶在旁边看,大宝问二婶,说二婶,为什么夏天那么热,冬天那么冷?<BR> 他二婶说夏天日头热,冬天日头凉呗。<BR> 大宝笑了,说二婶,咱们住在地球的北半球,夏天,北半球向南倾近,咱们就热。冬天,北半球向北倾斜,咱们离太阳远,咱们就冷。<BR> 他二婶明白了,原来日头始终是那么热,只是冬天我们离日头远了,才觉得日头凉了,并不是夏天日头热,冬天日头凉。她还给自个打个比方:日头好像一盆炭火,总是那么热着,你离它近,就热。你离它远,就冷了。<BR> 他二婶想,大宝真有出息,书都念到天上去了,我也跟着长见识,没白伺候。念书真有出息,我得好好伺候大宝念书。<BR> 又过去了几年。<BR> 有一天早晨,他二婶做好了饭菜,坐在炕沿上给二宝补裤子,二宝在窗前背课文。二宝说密密缝。他二婶以为二宝告诉她要密密缝,她停下针线看了看二宝,说二宝,你刚才说什么密密缝?二宝说,二婶,我背课文,背一首古诗。他二婶没念过书,听说三字经,百家姓,四书五经什么的,诗最难。念书真好,念书真出息人,二宝都会古诗了。他二婶说,二宝,你再念一遍给二婶听听。<BR> 二宝念道:<BR> 慈母手中线,<BR> 游子身上衣,<BR> 临行密密缝,<BR> 意恐迟迟归。<BR> 谁言寸草心,<BR> 报得三春晖。</FONT></P>
7 m* V2 Z2 c" A* Z% t<P><FONT size=4> 二宝念得很慢,把每个字都念得清清楚楚,让二婶听得明明白白,二宝懂得尊敬人了。<BR> 二婶说,二宝,这是什么意思?二婶没念过书,讲给二婶听听。<BR> 二宝把这首古诗的意思讲了一遍。<BR> 二宝,你慈母不能给你密密缝了,二婶给你密密缝呢。他二婶心想,虽然大宝二宝不是迟迟归,可哪件衣服我不是密密缝啊。听了这首古诗,他二婶觉得给二宝补衣服有了慈母的感觉,但没有让二宝报恩的想法。<BR> 二宝说,二婶,你也是我妈,、我妈生我,’二婶养我,我和哥哥有两个妈。<BR> 葛石匠女人说,二宝,你和大宝忘了我,也不能忘了你二婶。<BR> 他二婶眼睛里有了泪花。<BR> 这几年他二婶给葛石匠女人洗身子,葛石匠女人越来越瘦,差不多是皮包骨了。没生二宝那些年,她们春天一起采山菜,秋天一起捡蘑菇,她们一起去河里洗衣服,她们叽叽嘎嘎说说笑笑,葛石匠女人脸蛋红扑扑的,又年轻又漂亮。这才几年,好好的人病成这样了,老天爷真不长眼睛。<BR> 他二婶用牙咬断了线头,把裤子递给二宝。说二宝,好好念书,好好出息,你妈跟你享享福,报答你妈三春晖吧。</FONT></P></DIV></TD></TR></TABLE>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