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572|回复: 3

[原创]长篇小说连载《漫游记》第五章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2-10 06:54: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P >第五章:青云寺佛门学艺<o:p></o:p></P>
<P >遭内贼火烧连营<o:p></o:p></P>
<P >“小懒虫快起来,赶紧吃了饭上学去。”妈妈推唤着正在睡觉的林长生,长生急忙爬起炕穿上衣服,看了看放在八仙桌上的马提表,喊着:“晚了,晚了!”抓起一个玉米饼,背起书包,喊着“爸、妈晚上见”,飞也似的出了家门。蓝色的天空,绿色的原野,潺潺的小溪,百鸟争歌。林长生和牛妹背着书包置身于美丽的大自然中,欢快的唱着歌儿走在上学的路上。忽然,<st1:PersonName ProductID="李" w:st="on">李</st1:PersonName>老师出现在前面,微笑着说:“上课铃都响了,你们俩差点迟到”,可不,“当……当……”,学校什么时候换了这样的铃声,还响个不停……。“当…当…当…”,铃声由远而近,由铃声变成了钟声。林长生睁开眼睛,发现自己躺在炕上,原来,自己是在做梦。<o:p></o:p></P>
<P >刚才是寺院的钟声在响,清晨的阳光透过窗纸散射到屋内。林长生在这新的环境中感到很希奇,想下地走走,便试着坐起身,发现自己的衣服已经被洗干净并缝补好放在身边,心想这些和尚师傅可真好,随手穿上衣服,试着下地慢慢活动,开始有点痛,走动走动逐渐适应,便慢慢推开门,走到屋外。<o:p></o:p></P>
<P >林长生站在院子中央四下环顾,见这四面都是些大房子,这些房子的样式和自己家住的草房不一样,古里古怪的,这些房子依山而建,周围是青松翠柏古树参天。太阳是从那个较大一点的正房的房头方向升起来的,已有一尺多高。这时,林长生隐约听到远处有棍棒相击,拳脚摔打的声音。寻着声音走出寺院约有三百米远,发现有十多个和尚在林间一块空旷场地上习武。林长生也算是在武术世家长大,也能打出个三拳两脚,对习武比较感兴趣。他躲在树后暗暗观察,见为首的正是昨天那个来看望自己的老和尚师傅,再仔细观瞧,见习武者中有昨天和自己说话的那三个小和尚。和尚们各自手持刀枪棍棒,你来我往相互对打,老和尚师师傅和另一个独眼和尚在逐个对其他的和尚指导纠正。林长生看的高兴,心中暗暗叫好,看到精彩之处竟忘乎所以,一下子叫好叫出声音来。“什么人在偷看?请高侠亮出尊容!”老和尚在高声吆喝,未等吆喝声落,独眼和尚左手一扬,一只飞标唰的一下刺向林长生躲藏的树干上,惊的树上的几只小鸟扑愣愣飞起,逃向远处。林长生见此情况,只得从树后走出,走上前来双手作揖,学着习武人的腔调说道:“在下姓林名长生,前日在山林中遇险,谢谢各位师傅救命之恩!”说完对着老和尚等人深鞠一躬。和尚习武本是最忌讳别人偷看的,老和尚见有人偷看习武本来不高兴,见是前日被搭救的那个小施主,且小施主很礼貌的说话,举动尚有武林中人的气质,便由怒转喜,对林长生产生好感,上前说道:“林施主早上好,佛家普度众生为根本,份内之事不必言谢。贫僧法号国传,是这里的方丈。”然后指着独眼和尚说道:“这是我的师弟姓马名国昌。”林长生双手作揖说道:“二位师傅好。”国传方丈继续介绍:“我的这三位弟子法号兴法、兴盛、兴隆,正是他们三人前日在前山将你背了回来,你在这里养伤的期间的生活起居就由他们负责。”这时那个稍胖点的高个子和尚一手掌一手拳在胸前一合:“兴法”,紧接着那个瘦和尚也是一手掌一手拳在胸前一合:“兴盛”,那个小个子和尚以同样方式自我介绍:“兴隆”,然后三个小和尚围着林长生先是询问健康状况,而后询问林长生和豹子搏斗的经过,林长生便把打豹救狍的经过及离家出走的原因简要向众僧讲了一遍。众僧听的入神,听罢,对林长生感到特别同情,特别是对林长生曾有特异功能感到新奇,众僧纷纷劝说林长生留在寺院。国传师傅望了望三尺高的太阳说道:“徒弟们,今天早晨练到这里吧,回去吃饭。”说完,林长生随着兴法、兴盛、兴隆等众僧回向寺院。<o:p></o:p></P>
<P >寺院吃饭的地方叫斋堂,吃饭的人也就这十多个和尚,那个叫兴德的和尚见大伙都回来了,一边往桌子上端斋饭,一边唱着顺口溜:“叫各位,早上好,大家练功辛苦了(liao),玉面饼子土豆汤,晨饭过后各自忙呀各—自—忙,开饭喽。”和尚们对兴德的这种做法都已习惯,各吃各的饭,吃完饭各自忙碌去了。<o:p></o:p></P>
<P >吃完饭,兴法和尚对林长生说:“师父让我今天陪林施主在附近转转,不知林施主都想看什么?”林长生回答:“先看看那只被救的狍子吧,然后在附近溜达溜达。”“好咯。”兴法边答应边在前面引路,边走边说:“我们这个寺院眼下规模不大,房子20多间,僧人14人,山下有几十亩地,一般情况下早晨习武,白天干活,晚上打坐念经,你看那是正殿,里面供奉着如来佛主和八大金钢,前殿左侧供的是关帝等众神,右侧供的是地藏王、药藏王等众神。前殿右侧是钟鼓楼,每日晨起与晚息均以钟声为准。”说话间二人来到一栋厢房的后院,只见被救的狍子被围圈在这里。话说这动物是通人气的,狍子看见林长生似乎一下就认出这是自己的救命恩人来了,眼睛看着林长生不躲不跑还直叫唤,林长生走上前先拍拍狍子的脑门,低声说道:“我俩患难与共,好险啊,多亏被僧人搭救!”然后查看狍身伤口,见后腿的伤口已经包扎,身上的伤口多是被豹爪子挠伤,经过草药的治疗,伤口已经开始愈合。林长生同兴法和尚给狍子身上的伤口进行了重新处理,然后要了些食物喂给狍子。自此以后,林长生每日三餐喂狍子,三天两头为狍子换药,时常带着狍子山前山后溜达,与狍子相互间建立了深厚感情,这才换得狍子日后在“火烧青云寺”中舍命救恩主,气绝火场的动人场面,但这是后话。<o:p></o:p></P>
<P >林长生和兴法和尚出了狍舍,走出寺院,在附近溜达,边走边聊天。此时正值深秋,一阵风吹来,二人均有寒冷的感觉,兴法和尚指着远处的一块地说:“那块地是大豆,我俩何不拔些大豆拢堆火烧豆吃,一来烤烤火二来吃豆子,何乐不为?”“那……那豆子是谁家的?那好吗?”林长生犹豫着回答兴法和尚的问话。兴法和尚回答:“那地是我们寺院的,方丈安排我们明天割豆子。”“那你们方丈发现了怎么办?”林长生仍在犹豫着回答。兴法和尚继续说道:“我在打柴时发现后山有个石洞,到那里是再隐蔽不过了,过了这村没有这店。走,听我的。”林长生拗不过兴法和尚,便跟着兴法和尚到大豆地,拔了些豆子,来到后山找到石洞进到洞中,林长生一看,呵,这洞是洞口小洞内宽敞,足可以容纳八、九个人,从岩缝透进一道光线,足可以看清洞内的一切,这确实是个好玩的地方。二人就近捡了些柴禾,兴法和尚掏出火柴将火点着,然后把豆子放在火上烧,不一会儿豆杆子着完,剩下的豆子落在底下,用棍子一拨拉就把烧熟的豆子拨拉出来,用手捡起放入口中,呀,好香啊。二人边吃边聊天。林长生问:“兴法师傅,你今年多大了?你是怎么出家当上和尚的?”兴法和尚便把自己做和尚的经过讲给长生听:“我看到谁欺负人就好打抱不平,因此,经常与人打仗,父母一是怕我惹祸,二是前几年家乡受灾粮食不够吃,在三年前把我送到青云寺,这一待就是三年。哎,长生,你就留在我们寺中吧,我们在一起玩多有意思?”“可我不信佛呀!再说我还得去五女山玉皇观投奔李道长。”林长生刚回答完,兴法和尚接着又说:“信佛信道都是信仰,内容差不多少,说实在的我也不信,但我对能在这里学点功夫感觉挺好,过几年我还会还俗的。”二人边吃边聊,吃的嘴边沾满了黑色的炭灰。过了一阵子,豆子也吃完了,二人感到口渴,兴法和尚说:“右边山坳里有山泉水,走,我领你找水去。”林长生根着兴法和尚走出山洞,向右边山坳里走去。兴法和尚拨拉着树棵子在前面走,林长生在后面跟着,走着走着兴法和尚突然高叫一声“不好!”林长生被这一声高叫吓了一跳,抬眼一看,也跟着“啊”的一声,立时头发都直立起来,只见约五米远处有一只豹子爬在地上,呲牙咧嘴瞪着双眼看着他俩,林长生和兴法和尚几乎同时右脚一撤拉开弓步,左掌在前右掌按胯做好搏击准备……。双方瞪圆了双眼相互对视了好一会儿。怪,这豹子怎么一动不动?怎么没有反应?林长生仔细观瞧,发现这豹子好象是上次和自己在树林中遭遇的那只,二人保持着搏击姿势,从相反的方向绕到豹子的身后,豹子还是没有反映,兴法和尚捡起一根木棒试探着捅了捅,豹子还是没有反应,二人走上前仔细查看,原来豹子已经死了。从现场看,豹子死的很痛苦,周围的草被扑腾倒一大片,从死因来看,豹子颈部和头部多处受到严重烫伤和击伤,很有可能是因为该伤而死。经林长生确认,这确实是前天和自己遭遇的那只豹子。也就是说,这只豹子在那天被林长生一棒子击中脑部,再加上手掌击打时产生热能对其严重烧伤,导致豹子日后死亡。长生把自己的确认结果告诉了兴法和尚。<o:p></o:p></P>
<P >兴法和尚见林长生单人打死了一只豹,为当地百姓除掉一害,非常高兴,准备扛起豹子回寺中报喜,林长生说:“咱俩烧吃豆子弄的满嘴墨黑,先洗洗脸再回去。”兴法和尚说:“也对。”二人到小溪边洗了洗脸,然后,兴法和尚抓起豹子往肩上一扛,他在前面走,林长生在后面跟着,出了山坳穿过一片桦树林,再翻过一道小山岗,回到寺中。<o:p></o:p></P>
<P >寺里的和尚见兴法和尚扛回一只豹子,且听说就是新来的小施主林长生打死的,相互转告着都出来观看,兴盛和兴隆围着豹子一边转一边怏怏:“林施主好利害!林施主好利害呀!看那死豹头上的伤,林施主真是功夫了不得。”这时,早有僧人将此事报告给寺院方丈,国传方丈与国昌师傅急匆匆赶来。见此场景,国昌师傅脸色变的刹白,喊着:“罪过呀罪过,”然后国传方丈与国昌师傅把双手合掌于胸前,闭上眼睛开始嘟囔:“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在场的其他和尚见情况不对劲,吓的各自溜之乎也,过了一会国传方丈睁开眼睛一看,除国昌师弟还在那祷告外,只有弟子兴法一人站在一旁不知所措。国昌师傅也停止了祷告,和国传方丈围着豹子转了两圈,查看了一下豹子的死因。兴法徒弟向二位师父介绍了一下情况的经过,国昌对国传方丈说道:“我佛家弟子慈悲为怀,广济众生,这豹子虽是畜生,但却也是生灵,我等为它做场法事,为它超度亡灵,让它地下安歇吧。”国传方丈点头许可。国昌师傅嘱咐徒弟兴法弄张席子将豹子裹上,招集弟子们做法事,为豹子超度亡灵。整个寺院的十多个和尚很快被招集起来,围着用席子卷起的豹子边敲木鱼边吟唱超度经歌,然后将豹子抬出寺外找了个地方掩埋掉。<o:p></o:p></P>
<P >国传师傅想,从死豹的伤情来看,林施主的气功功法相当高深,我修练了这么多年也达不到这种境界,看来林施主具有佛家传说中的先天性超级功能。现在本寺院正日渐衰落,如果能说服林施主留在寺中,将为重振青云寺可起到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豹子事情处理完后,国传师傅让人把林长生叫到跟前说道:“那豹子虽然做了些恶事,但罪不该死,你失手将它打死是你的罪过,你应当留在寺中出家为僧,以求洗赎罪过。”长生回答:“老师傅,我从小受到科学教育,我只相信科学而不相信人能成佛,我很感谢你们救了我,我可以帮助你们做事,但我不能当和尚,日后我还要去五女山玉皇观投奔李道长。”“施主,僧人是出家,道家也是出家,佛家道家都是教,你何必舍近求远?僧念佛,道念仙,佛、仙都是神,你何必如此固执?”“老师傅,我一不信佛,二不信仙,我到玉皇观是要拜师学点本事,好为日后派上用场。如果老师傅您愿意教我些武术功夫,我愿意多住些日子。”“阿弥陀佛,那就随便施主住些日子,我们相互切磋,贫僧可以把一部分护身功法教与你,你下去吧。”二人谁也未说服谁,但林长生答应住些日子。<o:p></o:p></P>
<P >自此以后,国传方丈为了感化并留住林长生,向林长生传授了一些佛家看家护院的拳脚功夫。根据林长生的先天性超级功能现象,提示和强调意念和气功的作用,以诱发超级功能的出现,因此又向林长生传授了一些佛家轻气功、硬气功基础知识。<o:p></o:p></P>
<P >转眼间数月过去,话说这天正是大年三十的晚上,和尚们仿照民间的一些传统习俗,贴对联,挂灯笼,包素馅饺子,蒸素馅包子,忙忙碌碌好不热闹。国传方丈怕小和尚们想家,领着兴法、兴盛、兴隆以及兴德、林长生等在斋房一边包饺子一边聊天,国传说道:“我佛家弟子自古以来广施仁慈,济世救人,为民做下了无尽的善事,为国留下了无尽的颂歌,你看那大唐僧人唐三臧会同弟子悟空、悟能、沙悟净,行经万里,斩妖除怪,历经八十一难方从西天取回真经,留下美名流传千古;更有那济公赈世,广济众生,谱写了一首首僧人善事的颂歌。可是,道家与佛家却有所不同。”兴隆迫不及待的追问:“道家与佛家有什么不同?”国传方丈转头看一眼长生,继续说道:“佛家做事讲究广施慈善,其清规戒律把弟子们也管理的格外严格,而道士则约束松散,时常有道士滥用法术,伤及施主的事件发生。”兴隆继续追问:“怎么讲?”国传方丈说道:“我就给你们讲个故事吧,然后由你们自己去慢慢理会。”接着国传方丈讲述了这样的一个故事:<o:p></o:p></P>
<P >在很多年以前,一个道士云游,已经走了很远的路了也看不到人家,又走了好一阵子才看到一处人家,这家人正在盖建新房,十几个人忙里忙外,无人出来打招呼。此时正值烈日当空,道士又饥又渴,走到近前讨水喝。这家的女主人是个老太太,见有道士到此,用水瓢舀了半瓢水,见道士汗流满面,又饥又渴的样子,随手从旁边抓起一把碎稻草放入水中,然后才递给道士。道士本想一下饮个痛快,见主人家如此动作,心里很是不满,但口渴难忍,不得不接过水瓢,先吹口气把水面的稻草吹到一边,然后才能喝上一口水,再用气吹吹水面的稻草再喝一口水,喝得很慢。道士一边喝一边心想,这家人真坏,既然是坏人就应当给他个报应。喝完水后,女主人随便盛了些饭菜,交给道士便自行忙碌去了。道士见主人家不在,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纸,很快的撕成一个小马,乘盖房的人们不注意,把纸马压入所建房屋的墙角中,然后离去。<o:p></o:p></P>
<P >主人家很有钱,建成了一处大宅院,不成想宅院建成后,儿子逐渐不务正业,整天吃喝嫖赌,很快就欠下大笔的外债,无奈辞去所有的长工与佣人,日子变的越来越清贫。<o:p></o:p></P>


 楼主| 发表于 2007-2-10 06:55:46 | 显示全部楼层
<P >三年后的同一天,上次云游到此的那个道士又来到此处,见宅门前十分冷清,敲开门,向开门的女主人老太太讨水喝。女主人识出是上次路过的道士,淡淡的说一声“你来了”,然后无精打采的去给道士舀了半瓢水,仍然抓了一把碎稻草扔进水中,然后才递给道士喝。道士喝了两口水,问女主人:“施主,三年前你给我水喝却撒上一把稻草,今天你给我水喝又撒上一把稻草,这是为何?”老太太回答:“孩子,你走了很远的路,又饥又渴,凉水喝急了会伤身体的。我撒上一把稻草,让你吹一下稻草,喝一口水,再吹一下稻草,再喝一口水,这样你才能喝得很慢,才不至于伤着肺腑。”道士恍然大悟,急忙询问老太太日子过得怎么样。老太太回答:“以前家里做生意挣了些钱,日子过得很红火,不成想建成新宅后,儿子学的不务正业,整天吃喝嫖赌,偶尔做点生意也是只赔不赚,家里很快就欠下大笔的债务,现在家里已经穷的揭不开锅了。”道士听后十分羞愧,跪地<st1:PersonName ProductID="向老" w:st="on">向老</st1:PersonName>太太谢罪,说:“三年前是我错怪了您老人家的好意,因此我把一只纸马放入了你家所建房子的东头墙角内,致使你们造成今天这种状况。不过不要紧,那只纸马原来是马头朝外,现在我们把墙角扒开,把纸马的马头朝里,再砌入其中,三年内你们失去的必然复得,并且越过越好。”老太太半信半疑,扒开东墙角一看,果然有一只纸马头朝外压入墙角的石头下。道士将纸马头朝里再次砌入其中。<o:p></o:p></P>
<P >至此以后,老太太家的儿子,对以往的过失非常悔悟,一心一意做生意,做一笔赚一笔,不到三年,日子果然重新兴旺起来,逐渐成了当地的大户人家。<o:p></o:p></P>
<P >小和尚们听的入了迷。故事讲完,小和尚们七嘴八舌的向国传方丈问这问那,不断的刨根问底。国传方丈对弟子们的提问一一回答,然后说道:“虽然这个道士挽回了过失所造成的后果,但通过这个故事,可以看出道家时常有弟子滥用法术,伤及无辜的事件。我看林施主面慈心善,你是先天注定的佛家弟子,是佛主的旨意将你指引到此,还是留在寺中吧!佛家自然比道家好。”在这大年三十的日子,林长生本来是思爹想娘的,但被大家嘻嘻哈哈的气氛所感染,被国传方丈的故事搅得忘记了想家,见方丈问话,急忙答道:“多谢方丈的厚爱,容我些日子仔细想想,日后再给您回答。”这时兴德扎着围裙一瘸一拐正好从灶房走进来,听到林长生的回答,那顺口溜又来了:“长生长,长(chang)长(zhang)长(chang),长(chang)生长(chang)长(zhang)长(chang)长(zhang)长(chang),叫长生,好面相,佛家弟子你来当,佛主赐你先天功,僧门靠你来发扬。来——发——扬。”末了他还做了个亮相动作,惹的大家一阵哈哈大笑。笑声刚过,国传方丈说道:“兴法,你去大殿查看一下灯火,添点灯油。”兴法回答:“让长生陪我一起去。”“好好好,你俩去吧。”国传方丈笑哈哈的答应着。<o:p></o:p></P>
<P >兴法和长生出了斋房先到前殿巡视一遍,逐个将油灯添了油,又格外点放了几处蜡烛,然后向后大殿走去。将要近前,忽然看到殿内有人影被灯光晃照在窗户上,且动作鬼祟,似乎在装什么东西,兴法纳闷,大过年的谁在这里干什么?于是快行几步,一下推开殿门冲进屋内。话说这人是知人知面不知心,此时屋内的可疑人正是国传方丈的师弟、青云寺的二号人物马国昌,他见青云寺日见萧条,便私下里日积月累贪污了大量的香客捐款,并将该款藏匿于大殿佛像后面的地板下,趁大年三十没人注意,准备将钱取出另奔前程,正在用口袋装钱的时候,忽听有人推门,吓的他慌忙藏于暗处。兴法和尚推开殿门冲进屋内,眼见的有人一晃藏于暗处,便大喊一声:“谁?”随着喊声一步跃入国昌和尚的藏身处,马国昌见事将败露,一掌向兴法和尚头部直击过来,兴法和尚一个侧身躲过,这一刹那间一眼认出对方,脱口喊出:“国昌师傅!?”马国昌见兴法认出了自己,更是不顾一切的一招一式下死手试图至对方于死命,兴法和尚被迫自卫,情况危急。此时林长生也进了大殿,见国昌师傅下死手搏打弟子兴法和尚,地上撒满了各种面额的钱币,知道事情不妙,上前挡护被动挨打的兴法和尚,并说:“老师傅有话好说。”国昌和尚哪管这些,一手抓起地上的半袋钱币,随着一个扫挡腿,扫向林长生,林长生一个跳越躲过,兴法和尚大声喊着,别让他跑了,那是寺里的钱。三人大战在一起。国昌和尚见难以脱身,搏打中故意打落数盏油灯,灯油洒落四处,大殿内顿时火光四起,马国昌左手一甩,一支飞镖刺中兴法胳膊,林长生上前救助兴法和尚,马国昌趁机遛逃。<o:p></o:p></P>
<P >长生见兴法和尚胳膊血流如注,顾不得四面火起,从身上撕块布将兴法伤口包扎上,待包扎完毕,火势已将大门封住,且浓烟四起,长生和兴法找不到出路,被困在大殿之中,情况危急。<o:p></o:p></P>
<P >却说国传和几个小和尚在斋房包饺子,兴盛、兴隆怏怏着让兴德师兄再来一段顺口溜,兴德在那拿五做六的卖关子,国传方丈说道:“兴德,就给你师弟们再来一段吧。”兴德眼珠转了转,抓过一个饭碗,一边用小擀面杖有节奏的敲碗,一边开口来了一段顺口溜:“数来宝,数来宝,兴盛兴隆听好了,话说前面有座山,什么山,五女山,高高在上入云端。那年师傅去云游,我有幸跟着师傅算一头。在山上,玉皇观,师傅和道长来斗拳,一打一闪一回合,一百回合不见深浅。打着打着……”这时兴德正面朝窗户,看到前面大殿方向火光突起,脱口说道:“不好了,起火了!”兴盛和兴隆正听的来劲,以为兴德还在说顺口溜呢,便接着问道:“怎么不好了,怎么起火了?”兴德抬手一指,“真的起火了!”大家朝着兴德手指的方向一看,大殿方向火光冲天,果然是着火了!慌忙朝着火方向跑去。<o:p></o:p></P>
<P >众和尚赶到时,大火已将大门封住,预料到林长生和兴法可能在里头,大家边呼喊着长生和兴法的名字边打水救火,几次派人往里冲,因火大均未成功,眼见的长生与兴法将葬身火海,情况十分危急。这时,林长生救助的那只狍子忽然出现在现场,它听着人们的呼喊像是明白了意思,趁着人们用水浇门火势减小的一刹那,一下子穿过火门跃入大殿,进入大殿后,一边嗷嗷叫唤一边寻找林长生,林长生和兴法正处于绝境之时听到狍子的叫唤,林长生大喊一声:“狍子。”狍子闻声冲到林长生跟前。长生明白,狍子这是来救他俩来了,烟火中一手抓住狍子的尾巴,另一只手扶着兴法,狍子在前面带路,他俩弓着腰,低着头,在后面紧紧跟随,穿过火门终于逃出大殿。和尚们正在救火,见狍子带着长生、兴法冲了出来,迅速扑灭长生和兴法身上的火。<o:p></o:p></P>
<P >这时,火借风势越烧越大,已经迅速蔓延到整个寺院,顷刻间整个寺院变成一片火海,和尚门各自顾命逃向寺外。长生扶着兴法刚逃出寺外,发现救了自己性命的狍子没有出来,便把兴法交给兴盛兴隆,转身又向寺院内冲去,先逃出的国传方丈及众和尚喊也喊不住,无奈国传让兴隆去把长生拉出来,兴隆随着长生后面冲进寺院,穿过几处浓烟,见狍子躺在院子内,它身子已多处被火烧焦,散发着皮毛烧焦的气味,大概是它刚才冲进大殿时被烟呛坏了内脏,张开的嘴中流出鲜血,用手一试,已经呼吸微弱,长生把它抓起扛在肩上,同兴隆一起重新冲出寺院。<o:p></o:p></P>
<P >兴法手捂伤口向国传方丈汇报了马国昌盗钱和起火的经过。国传方丈先是怒骂马国昌是佛家败类、内贼、畜生,然后又望着大火放声大哭:“先祖的百年基业,数十座佛像金身毁于一旦,罪过呀罪过!”边哭边数了数身边人数,除马国昌已逃跑外,好在其他人都在。寺院建在深山里,又恰逢年三十,所以尽管大火冲天,山下百姓并不知道这里着火,因此也无人赶来救火,没过多久整个寺院的房子纷纷落架。国传方丈望了望眼前的残垣断壁,又望了望四面皑皑白雪,悲伤着对大家说道:“今晚正是大年三十,我们到哪里去落脚呢?找政府解决困难也得明天呀!”十多个和尚面面相视,无言答对。林长生想了想说道:“师傅,后山不远处有个山洞,我们可以到那里拢堆火休息一下再说。”兴法接着林长生的话说:“对,那确实有个山洞,捡柴时我常在那玩。”国传方丈说道:“也只好如此了!”林长生拔拉拔拉躺在地上的狍子,发现狍子已经完全没有了气息,不禁泪如雨下,自言道:“是这狍子救了我一命,多谢了!”兴法及众和尚也在一旁感到惋惜,国传方丈说道:“动物也存在感情,你救它一回,它还你一命,善有善报,阿弥陀佛!”众人与林长生一起用石头和雪将狍子埋上,和尚们简单的做了几下祷告,然后踏着皑皑白雪走向后山岩洞。<o:p></o:p></P>
<P >只能容纳八、九个人的山洞,一下子挤进了十多个人,实在有些拥挤,好在人多挤点也暖和,大家胡乱的捡点柴禾,腾出点地方点着火,再把洞口堵上,围着火挤坐一圈,烟顺着上面的岩缝自然飘到洞外。大家静坐着,各自想着个自的心事。<o:p></o:p></P>
<P >沉默了许久,国传方丈说话了:“万物沉浮,自有天意,善恶因果,自有报应。我与国昌几十年同门求佛,未能察觉其人本性,以至于遭到如此祸害,弄的我们大家如此处境,我愧对先人,愧为方丈,愧对大家。现在整个寺院已经毁于一旦,看来是一年半载恢复不了寺院烟火了,我们只得暂时散伙,各奔前程了。如各位佛缘未了,我们还会相聚的。”未等说完,泪如雨下,众和尚泣不成声。过了一会,国传对林长生说道:“长生施主,我有心收留并培养你,好为我在百年之后为青云寺留下掌门人,不想天灾人祸打碎了我的佛门梦。你有先天功底,又心地善良,脑瓜聪明,将来必会干出一番事业。五女山玉皇观离这里只有一日的路程,你就按你起先的打算去投奔李道长吧。”林长生泪流满面,哽咽着说道:“多谢师傅!”国传接着说道:“兴法好在伤不重,我随身还有二百元钱,拿去回家疗伤吧。其他各位,有父投父,有母投母,没有父母投亲友,各讨方便吧,为师我对不住大家了!”众和尚嚎啕大哭。<o:p></o:p></P>
<P >次日天明后,众和尚相互告别,各奔东西去了。<o:p></o:p></P>

 楼主| 发表于 2007-2-10 06:56:34 | 显示全部楼层
<P>已重新编辑</P>

 楼主| 发表于 2007-2-10 06:57:30 | 显示全部楼层
<P 0cm 0pt?><o: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欢迎点评</FONT></o:p></P>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Archiver|五女山家园

GMT+8, 2025-5-20 18:59 , Processed in 0.166319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