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079|回复: 4

关于“文化名县”建设的几点思考(言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2-4 14:51: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燕东浩歌子 于 2010-2-4 15:09 编辑

                     关于“文化名县”建设的几点思考


  

桓仁是世界文化遗产地,是沈本旅游经济产业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未来的桓仁必将是辽东重镇。县委十四届四次全委会议提出了“文化名县”发展战略,我们应该充分利用丰富的历史资源和得天独厚的山水资源,以加强保护、发展生态,可循环、高效益为前提,根据桓仁山水特点和历史文脉,做好沿江、依山规划,通过传承和挖掘高句丽文化、满族文化、易经文化、抗联文化,形成具有桓仁地方特色的民族民俗文化品牌,最终把桓仁建设成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和世界宜居城市。

一、深入挖掘民间民俗文化,树立地方特色文化品牌。

桓仁近一时期文化发展的重要任务,是以弘扬地域文化、发掘民族特色为出发点,进一步促进桓仁新阶段民族文化的发展。当前我县应重视民俗民间文化发掘、整理和研究工作,避免民风民情逐渐湮化或失传。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乞粒舞,不仅缺乏专门从事研究、表演的队伍,而且服饰、道具不够鲜明、独特。部分景区的满族舞蹈、朝鲜族舞蹈表演,无论是服装、表演,还是设计、编排,都缺乏特色和系统性,景区建设更缺乏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我县拥有像乞粒舞、瓢舞、八卦秧歌等一批兼有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的已列入(或拟列入)国家级(市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民间歌舞,应加以传承和保护,可聘请或组织专家、高级编导编排几场类似《云南映像》的大型民族风情歌舞,常年定时向游客提供表演,向外界宣传推介桓仁地域风情,增加宣传效果。同时下大力气搞好高句丽第一都、太极八卦城、桓仁山参、桓仁贡米、桓仁冰酒等品牌的树立推介工作,推进我县文化名县工作向纵深发展。

二、加强文物保护,规范开发建设。

有关部门应该尽快制定地方文物保护条例,避免文物资源遭到人为破坏和损毁。刘家沟日伪时期劳工房房址,完全可以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可惜已被破坏;八卦城应属文物保护单位,2007年复建的迎熏门,已遭到乱涂乱画,刚刚建成的章樾公园,存在同样问题,这些不文明行为,即破坏了建筑的外观美感,又影响了文物保护。

我县已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并成为中国第一个拥有城市品牌的县城,2009年又确定了县树、县花和县标,文化符号的增加,不仅提升了城市的文化内涵和品位,而且扩大了影响力,今后的城建工作应严格遵循有关规定,按规划审批项目,避免建设的随意性。桓仁广大市民还缺乏从长远角度积极投身建设文化名城的意识和自觉性,急需提高文化素养、道德水准。个别开发建设者缺乏整体观念和长远目光,有的项目没有严格按照规划执行,城市建设还没有形成整体风格和鲜明的特色。沿江地带是我县不可多得的生态景观,建设应该严格控制,要与周围景观相协调,不能让游乐餐饮设施影响旅游观光效果和造成环境污染,沿江(包括高句丽景观园、莲花湖、北山公园)建设不但要营造出仙山楼阁、柳浪水榭的水乡效果,还要突出地域特点,可以融入易经文化、高句丽文化因素,打造独特的北国山水旅游城。

三、加强文化研究,繁荣文艺创作。

目前,应当制定完善优惠的文化产业人才政策,吸引培养一批文化管理人才和研究工作者,不断壮大文化人才队伍,鼓励、支持文艺研究创作,多出精品,以带动全县文化事业的蓬勃发展。有关部门应组织人员对我县历史名人进行深入研究,出版专著,以历史名人的姓名字号命名我县的街道、学校、村庄、景点;关心扶持当代文化名人的创作与生活,通过成立文化发展基金会,为那些具有鲜明地域文化特色和丰厚历史文化内涵的优秀作品的出版发行提供资金支持;关心、支持文学艺术创作,为各协会、书画、诗词组织协调活动场地、帮助解决刊物出版等具体困难,鼓励多出人才、多出精品;通过各种途径,邀请国内外的名家来桓从事文学采风,进行散文、诗词、书画、摄影等交流和创作活动,开扩视野,扩大宣传。通过深入发掘桓仁人文资源,组织有关人员整理、编辑、出版《桓仁文化丛书》、《桓仁名胜丛书》、《桓仁通史》、《桓仁县风物传说》、《桓仁山水名胜诗词选》等反映桓仁历史风貌的书籍,全面展示丰富的桓仁地域文化和悠久历史;发动文化艺术界以小说、散文、诗歌、书画、摄影、歌曲等艺术形式,创作以桓仁山川名胜、历史名人、革命斗争等题材为主的精品力作,并对外进行推介,对有创意、有影响的优秀作品给予奖励。

四、发展特色旅游产业,打造精品旅游景区。

桓仁旅游景区建设应遵循“深入研究、精心设计、长远规划、突出特色”的原则。我县目前开发的旅游景区,还没有形成独特的风格和地域特色,建筑形式单一、风格雷同。大部分景区缺少文化内涵,旅游部门应指导、协助各景区从自身特色、历史风貌等方面着手,制定符合景区特点的长远规划,建设碑廊、诗墙、摩崖石刻、牌坊、亭台楼阁等;组织人员编写景区传说,规范导游词,统一口径;推出具有典型满族风味和朝鲜族风味特点的餐饮,培育具有桓仁特色的餐饮文化。研发独具特色的旅游产品,组织具有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歌舞表演,着重突出民族文化和民族服饰。

五女山作为我县旅游业的龙头和桓仁的象征,应该积极对外进行宣传。应组织人员详细考察论证,挖掘新景点,编写传说逸事,以丰富五女山的旅游资源和文化内涵。据书载和口传,五女山有景观六十余处,现已开发或新开发景观五十八处(名单附后),待确定景观五十处(名单附后),这部分景观不一定都有开发价值,但相对能丰富五女山的自然景观。开发以不破坏自然风貌与违反世界文化遗产委员会的相关规定为准,山上多数景观原本无须改造,仅标牌说明即可。目前出版的几种刊物,与拥有世界文化遗产身份的五女山极不相称,文化部门应在全县范围内(甚至全国)征集有关五女山的传说、诗文、史论、书画、摄影等文学艺术作品,整理、出版《五女山传奇》、《五女山史话》、《五女山传说》、《五女山风光摄影作品集》、《五女山书画作品选》、《五女山诗文选注》等文艺作品,拍摄五女山相关主题的影视文艺作品,还可以通过举办以五女山冠名的“登山”、“散文小说”、“诗词楹联”、“书画”大赛,以及通过其它途径,把五女山推向全国乃至全世界。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地区经济的发展,势必会带来文化的发展,文化的繁荣又会促进经济的发展。独特的地域文化和民族风情,才是一个地区最具魅力的部分,只有结合桓仁实际,突出桓仁特色,充分发挥地域文化功能,才能把桓仁建设得更加美好,通过全县人民的共同努力,拥有丰富历史资源和独特山水资源的桓仁,必将成为一个多民族文化渲染的山水园林城。

附一:五女山现有景观(共五十八处)

五女山博物馆、五女湖、申遗碑、始祖碑、灵泉、清风亭、十八盘、九九九级台阶、始祖椅、虎字石刻、月牙关、枫林坡、天昌门、西门遗址(清风口)、守门将军、一夫关、五女关、姐妹桥、五女房、飞来峰(滕云峰)、云海松涛、闻涛亭、好汉松、结义松(十老雄风)、狮吼岩、可怜松、五女坟、五女松、五十五级台阶、南天门、骆驼峰、王宫遗址(一号大型建筑址)、玉皇观遗址、粮仓遗址(三号大型建筑址)、哨所遗址、太极亭、天池、锁牤井、吉祥树、狐仙洞、长寿洞、佛头岩、点将台(集仙台)、辽宁第一峰石刻、观云亭、迎客门、石猴朝海、一线天、后十八盘、圣水神池(饮马湾)、漫水墙、平安鼓、俗语碑林、古城墙、漱心石、东门遗址、南门遗址、列宁峰。     

待确定景观五十处

笑猿迎客(老僧迎客)、修女思乡、鹦鹉展翅、刘全进瓜、藏兵谷、雷石口、明月峪、银龙昂首、金凤长鸣、五女梳妆台、夹壁通天、蛤蜊口、迎春栈道、瞭望哨口、龙腾门、金刚岩、通天教主、黑虎上山、石壁椽痕、童子望日、二犬相戏、蛙鼓狮鸣、中箭虎、画中游、升仙崖、青龙恋凡、黄龙升天、岩上情侣、金蟾独思、明心罗汉、天上人间、千年古榆、乘龙台、十仞天梯、地运门、珍珠壁、龟蛇望月、金龙舞爪、残月洞天、独秀峰、双蟾相戏、龙震双蛇、金钵门、金枪眼、练功石、银河飞渡、烽火台、飞身壁、迎宾松、瓮村府。

发表于 2010-2-4 16:48:48 | 显示全部楼层
赞同。独特的地域文化和民族风情才是一个地区最具魅力的部分。另,五女山的景点真多啊,令人眼花缭乱,呵呵?!
发表于 2010-2-4 21:06:16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的建议!县有关决策领导真应该认真一读此文!
 楼主| 发表于 2010-2-20 10:09:54 | 显示全部楼层
赞同。独特的地域文化和民族风情才是一个地区最具魅力的部分。另,五女山的景点真多啊,令人眼花缭乱,呵呵 ...
巴山夜雨 发表于 2010-2-4 16:48



    呵呵,巴兄看得很仔细,景点还真就有那么多!
 楼主| 发表于 2010-2-20 10:10:45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的建议!县有关决策领导真应该认真一读此文!
鉴心斋主 发表于 2010-2-4 21:06



    自己有点感想,领导看不看就不管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Archiver|五女山家园

GMT+8, 2024-6-18 01:33 , Processed in 0.167107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