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592|回复: 6

关于明确章樾画像、塑像年龄及衣冠的建议(言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26 13:07: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燕东浩歌子 于 2010-1-26 13:11 编辑

                    关于明确章樾画像、塑像年龄及衣冠的建议

                       

  章樾作为怀仁第一任知县,不仅开荒徼风气之先,而且督建了妙绝今古的八卦城,以其远见卓识,修通三座阻碍交通的大岭,为黎民百姓做了不少大事和好事。他德才兼备、清廉刚毅,被老百姓称作“父母官”。章樾在怀期间写下了《初建怀仁县碑记》、《修大岭记》、《苦边行》、《劝农四时乐歌》等诗赋,为桓仁留下了极其宝贵的历史文化财富。

  为弘扬桓仁地域文化,创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和北国山水旅游城,县委十四届四次全委会议提出了“文化名县”发展战略;2008513日,在县委常委会议室召开的由我县文史艺术界专家、学者参加的专题会议上,县委书记孙旭东提出了深入发掘桓仁地域文化资源,彰显城市文化品牌,通过编纂系列精品地域文化丛书,向世人展示我县丰厚的历史人文资源的建议。孙书记所提精品丛书第三本《太极八卦标本地》中,不仅涉及八卦城,而且涉及到首任知县章樾;正在兴建的章樾广场,更是以章樾命名,并将树立其塑像。随着文化名县建设的推进,今后我县出版物、景区、公共场所将不断出现章樾的形象。现在可见的章樾画像,有代表性的是我县著名画家孙吉相先生的作品,该作品技法纯熟、构思独特,遗憾的是把章樾的形象定位为老年形象,而且顶戴、补服、朝珠与清朝官员服饰不符;我县文艺作者出版的如《边外轶事》、《五女山演义》等作品中对章樾的年龄、形象、服饰、才能均未作明确的描写与定位。县里有关部门应通过详细论证尽早确定章樾的形象,为章樾广场塑像、地域丛书画像以及今后出版物的塑造、绘制提供权威的范本。通过翻检资料与考证,不揣浅陋,特提出如下建议供参考:

  一、章樾形象应界定为中青年,容貌俊雅刚毅

  章樾出生于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光绪二年(1876年)到怀仁任设治委员时年29岁,光绪八年(1882年)调离时不过35岁,正值年富力强之时,可谓年轻有为。而且史志记载他因“貌美才俊”被选送京师太学,“学行卓异,诸儒慕之”。崇厚在奏折中称其“材具明敏,办事安详”。 章樾一介书生,虽任过湖北勋县知县,但从未督建过城垣。他慨然接受朝廷安排,千里迢迢奔赴关外苦寒之地,担负起建城设治、招抚流民的重任。章樾克服了饮食差异、资金不足等种种困难,不负众望,圆满完成了设治任务,可见其不仅才干过人、更是人中龙凤。综上所述,章樾年龄应定位为中青年,身材不宜高大魁梧(章樾为河南人)外貌俊雅,神情刚毅。

  二、章樾画像、塑像衣冠应明确。

  在清朝政府中有正式职位官员的官方着装,正式名称为补服。着装分为帽、外衣、朝珠、朝靴。清政府对官员的办公着装有明确的限制,不同品级有不同的着装,不能自行更改装束。补服,也叫“补褂”,多为石青色,款式也一致,为圆领、对襟、平袖过肘、身长过膝,其长度比袍短、比褂长,前后各缀有一块补子,是清代主要的一种官服,穿着的场所和时间也较多。补子是区分官职品级的主要标志,补子文官用禽,武官用兽,多为彩色,底子颜色很深,有绀色、黑色和深红等,装饰有花边。章樾为正七品文官,胸前补子为鸂鶒(xi chi一种形似鸳鸯而稍大的水鸟),补子上除了有飞禽走兽外,还绣有海水和岩石的图案,寓意“海水江崖,江山永固”的意思,尺寸、图案都有严格规定。

  清朝官员的着装有朝服、吉服、常服、雨服等,日常在衙办事等正规场合着普通的常服袍,外罩补褂或常服褂,清末大量的照片和《点石斋画报》等插图资料可证。吉服并非经常穿着,《大清会典》明文规定不许单穿吉服,必须在外面罩补褂(“袍褂”是满洲服装的正装),清代夏季有“免褂期”,可以单穿袍不罩外褂。

  《大清会典》记载“凡朝珠,王公以下,文职五品、武职四品以上及翰林、科道侍卫、公主、福晋以下,五品官命妇以上均得用。”就是说凡文官五品、武官四品以上的,本人及妻室或儿女和军机处、侍卫、礼部、国子监、太常寺、光禄寺、鸿胪寺等所属官员穿着朝服时,才得挂用朝珠。按清政府规定,章樾不能挂朝珠。

  清朝官员头戴的礼帽又称为“顶子”或称为“顶戴”、“顶戴花翎”,有礼帽、便帽之别。上朝时戴的称为朝冠,平时官员戴的帽子称为吉服冠(所谓吉服,是仅次于朝服的礼服),礼帽俗称“大帽子”,其制有二式:一为冬天所戴,名为暖帽;一为夏天所戴,名为凉帽。每年三月始戴凉帽,八月换戴暖帽。暖帽的形制,多为圆型,周围有一道檐边,材料多为皮制,也有用呢制、缎制及布制的,暖帽中间装有红色帽纬;凉帽为喇叭形,无檐,多用藤、篾席,外裹绫罗,多为白色、湖色或黄色,上缀红缨顶珠。帽子的最高部分,装有顶珠,材质多以红、兰、白、金等色宝石镶嵌,顶珠是区别官职的重要标志。七品官员的朝冠顶饰小蓝宝石,上顶素金顶,吉服冠用素金顶,章樾所带顶戴应为金顶,顶珠为素金。

  顺治十八年(1661)的《大清会典》曾对花翎作出规定,即亲王、郡王、贝勒以及宗室等一律不许戴花翎,贝子以下可以戴。以后制定:贝子和固伦额驸(即皇后所生公主的丈夫)戴三眼花翎;镇国公、辅国公、和硕额驸(即妃嫔所生公主的丈夫)戴双眼花翎;内大臣,一、二、三、四等侍卫、前锋营和护军营的各统领、参领(必须是满洲正黄旗、镶黄旗、正白旗这上三旗出身)等均戴一眼花翎。蓝翎一般都赐予六品以下、在皇宫和王府当差的侍卫官员享戴,也可以赏赐建有军功的低级军官。六品官员以下至从七品无翎只戴马尾;(皇帝赐给臣下花翎是非常审慎的,乾隆至清末被赐三眼花翎的大臣只有傅恒、福康安、和琳、长龄、禧恩、李鸿章、徐桐七人,被赐双眼花翎的约二十余人)。按规定章樾不应佩戴花翎,帽后应佩戴马尾。

  朝靴的样式清政府并无规定,一般多以黑缎为质料,式样初尚方头,后又流行尖头。

  三、章樾画像宜用工笔。

  作为我县有里程碑意义的精品工程,这套地域丛书无论是史志资料、还是图片、书画,都应该体现“定位准确、考证详实、推陈出新、精益求精”的原则,此前出版的书刊、画册只能作为参考资料,有关章樾的画像应该重新考证、绘制。画像最好用工笔重彩,可以“尽其精微”,通过“取神得形,以线立形,以形达意”获取神态与形体的完美统一,尽量体现古色古香,体例可参考清代史料中的官员造像。(如书中保留陈本植、崇厚的画像,最好与章樾画像风格统一。崇厚任盛京将军,武官,从一品,胸前补子为麒麟图案,朝冠顶饰东珠一颗、上衔红宝石,吉服冠用珊瑚顶;陈本植任东边道尹,武官,正四品,胸前补子为老虎图案,朝冠顶饰小蓝宝石,上衔青晶石,吉服冠用青金石顶。)

  四、章樾塑像应酌配其所作诗文。

  我县章樾公园的主题雕塑,不仅要突出章樾年轻有为、稳健善思的形象,而且应在雕塑基座或周围以石刻、诗碑等形式镌刻章樾所作诗文。一是增加章樾公园的景观;二是丰富广场主题雕塑的文化内涵;三是让世人进一步了解章樾体恤黎庶、兢兢业业的风范和垦辟荆榛、建城设治的功绩。

  桓仁文化底蕴深厚、人才辈出,章樾作为近代开发桓仁的首任领导者,为后世留下了及其光辉的形象,我们在继承历代开拓者光荣传统的同时,充分利用丰富的历史资源、独特的地域文化和民族风情,通过深入系统的发掘研究,并不断加强保护力度,在创建具有桓仁地方特色民族民俗文化品牌的同时,把我们的家园建设得更加美好。


                                                                                     二00八年六月六日

发表于 2010-1-26 14:16:3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塑像,不了解清朝历史和文化的跟本挑不出毛病
发表于 2010-1-26 17:06:09 | 显示全部楼层
有独特的见解。弟的建议好像有很多已被采纳了。
 楼主| 发表于 2010-1-27 08:04:5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塑像,不了解清朝历史和文化的跟本挑不出毛病
zyl 发表于 2010-1-26 14:16



    我也是查阅资料才写出来的!
 楼主| 发表于 2010-1-27 08:25:51 | 显示全部楼层
有独特的见解。弟的建议好像有很多已被采纳了。
巴山夜雨 发表于 2010-1-26 17:06



    这篇言论是2008年写的,因为那时要建章樾公园了,肯定得塑章樾像,鉴于以前关于章樾的形象认识不统一,出于对家乡文化建设的关注,通过查阅资料写了此文。后来参加了县里的几次论证会,我的一些建议如年龄、补服、顶戴、朝靴等均予以采纳。有趣的是当时有两位老先生均认为应该给章樾添上胡子,那样才威武。还有那位专家创意的把官服胸前补子上的鸂鶒的头改变了方向,认为这样更顺眼些。现在虽然看着是那么回事儿,但还有一些不如意的地方,也只好如此了!
发表于 2010-1-27 09:37:30 | 显示全部楼层
燕来兄博学、严谨,这也是弟所望尘莫及的。祝好!
 楼主| 发表于 2010-1-27 14:14:27 | 显示全部楼层
燕来兄博学、严谨,这也是弟所望尘莫及的。祝好!
垂杨紫陌 发表于 2010-1-27 09:37



    垂杨弟莫要夸奖,兄那点水平你还不知道!正月要是回来一定聚一回,不醉不罢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Archiver|五女山家园

GMT+8, 2024-6-2 08:10 , Processed in 0.164170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