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009|回复: 0

高句丽的诗(导读) 作者:白 冰 《第二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2-25 15:39: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J% C5 o6 v3 V: U* F诗友相识
5 |5 @3 R/ z9 u5 g- e' Y$ W白  冰<p>5 ^+ z; a6 M0 B( [
白冰  身份证名张白冰,1941年11月生于桓仁镇凤鸣村。毕业于辽宁大学中文系。曾任中共桓仁县委办公室主任,政法委副书记,《桓仁县报》总编辑等职务;第10—13届县委委员;现任县文联副主席,中山文学院客座教授;系中华诗词学会会员,省诗词学会理事,市诗词学会副秘书长,郁灵诗词社社长。1991年被市委授予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1999年被省委省政府授予辽宁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工作称号。有100万字文学作品问世,主、执编辑文学专著20余部。近年耽于中华诗词创作与研究,创作诗词2000余首,入编于80多部诗词选集;编著出版了《无为斋呤稿》、《郁灵诗报》等8部诗词专集。词,曾获中国当代文学新作评奖讨论会一等奖;诗,曾获全国新田园诗大赛二等奖。2002年荣获中国乡土作家协会和中国民俗文学会颁发的国家一级中国乡土文学奖获奖证书并金质奖章。如此20多次获奖并有作品被中国当代作家代表作陈列馆收藏,创作成就载入《简明当代诗词家辞典》等多部典籍,被誉为“新古典诗星”等称号。团结诗友,发动组织讨论,切磋诗艺,为繁荣中华诗词,弘扬先进文化做出了突出贡献。<p>
/ W- b% b' \$ Y2 i----------------------------------------------------------------
* S: t% t: k3 u" {8 F, Y9 V高句丽的诗(导读) 9 V8 [5 t  p4 X1 {- ]. b) v6 H
<p>" [& g+ U' H$ F* N$ t7 l
高句丽民族是我国西汉时期兴起的东北少数民族。汉建昭二年(公元前37年),朱蒙在纥升骨城(今桓仁五女山城)建立了少数民族地方政权,称高句丽国。关于高句丽人写的诗和写高句丽的诗,现存的特别是与桓仁有关的不是很多,但她反映了高句丽文学的形成和发展。今介绍几首,以飨读者,敬请垂注、鉴赏。0 X5 z( Q# G9 i# U, D7 d, v( g
类利的《黄鸟歌》
8 j1 o6 U1 K+ U8 o+ E! l翩翩黄鸟,雌雄相依。" e; D9 h  d1 X, l
念我之独,谁其与归?4 X. l5 t( I6 L+ V+ x# ?$ G/ j7 ^
    此诗原载《三国史记·高句丽本记·琉璃王》。作者类利乃朱蒙之子,是高句丽第二代王琉璃明王,亦称儒留王。汉成帝鸿嘉二年(公元前19年)即王位,在纥升骨城执政21年。鸿嘉四年冬十月,王妃松让氏死,续娶高句丽人禾姬和汉家女雉姬为继室。二女争宠不和,分居东西二宫。一次,类利外出打猎,禾姬骂雉姬:“汝汉家婢妾,何无礼之甚!”雉姬衔恨离宫出走。类利闻讯策马急追,百劝不归,只好只身返回。途中在一大树下休息,见黄鸟雌雄相伴,翩翩来去,感慨万千,于是写下了这首诗。这诗写于公元前17年,距今已2021年了,是现存桓仁古诗中年代最早的一首。
) h, c, q. h- q5 A) u3 j, E    两性之爱,古今无异。这首诗用比兴手法表达了类利眷恋爱妃之情,仅其中一句“谁其与归”,即可见其风格与《诗经》及汉魏四言诗相近,当时的达官贵人、文人学士、及至百姓,都很喜欢。
1 x  J3 g0 O# R7 p) d9 H% b7 A8 M* i4 r定法的《咏孤石》! ^) e( B" G9 }+ ~9 R3 J! V
迥石直升空,平湖四望通。
/ |1 |3 k  R+ {岩根恒洒浪,树杪镇摇风。
  `& `- V0 j' ]8 N( Z3 k偃流还渍影,侵霞更上红。- X1 E' r1 g8 O3 Y0 ?; `9 j! d
独拢群峰外,孤秀白云中。0 d( C4 ^2 H, S9 u) G+ u* F: z$ S
    这首诗原载《全陈诗》、《全汉三国晋南北朝诗》。作者定法是南朝高句丽著名法师,曾在浑江流域传播中原思想文化,创作了许多古诗,后人称其为“诗僧”。《咏孤石》是定法于高句丽文咨明五七年(公元498年)九月九日陪王到纥升骨城神庙祭祀始祖登高神朱蒙时而作。孤石应为今五女山上的飞来峰。诗的内容是咏叹孤石的坚韧、挺拔、向上,从僧人的角度,内寓“方外”、“出世”之意。诗中“迥石直升空”、“独拢群峰外,孤秀白云中”颇能涵括今飞来峰高天奇险之绝景。这首诗是历史上最早写五女山的诗,用韵整齐,平仄讲究,意境颇佳,近于五律。5 a; Z/ J1 n/ c8 b- V& r
《人参赞》与将军诗) v2 h- t8 H  [3 L  t
    高句丽人的汉学水平很高,他们的诗,我们现在能见到的还有采参人传唱的“三桠五叶,背阳向阴。欲来求我,椴树相寻。”这首诗,后人记为《人参赞》。诗的前两句描写人参的枝叶形态和生长地理环境,后两句则以拟人手法写出人参的自白,你若想找到我,我就在那椴树下面,请来寻吧。民歌风格,接近大众化。高句丽军事将领乙支文德所作遗于仲文的一首诗:“神策究天文,妙算穷地理。战胜功既高,知足愿云止。”称赞仲文的军事指挥才能,劝其停止争战,爱好和平的思想隐言其中。
* ^* t/ v/ H+ _李白的《高句丽》7 i- N  e' C5 Z4 u* }( L& a
金花折风帽,白马小迟回。
* P9 {; f& ?: z# r翩翩舞广袖,似鸟海东来。
! n4 `& r! q/ }    这首诗原载《全唐诗》,作者李白是我国唐代大诗人,被称为“诗仙”。在李白的作品中,这首诗是唯一写到东北地方少数民族高句丽的;在我国文学史上,是为数极少的以友好感情留下极为形象的珍品之一,显得十分可贵。在李白的笔下,生动地再现了高句丽人的生活情景和舞姿形象。诗中“金花折风帽”,是说高句丽的男人们戴着一种镶着金饰的汉人所戴的那种帽子;“白马”,高句丽人喜欢白马,女人喜欢穿白色衣服;“海东”,双关语,即指海东青这种能捕天鹅的鸷鸟,又指渤海以东的辽东之地。诗的前两句写高句丽人衣帽打扮,服饰风格和善于骑马的情况,后两句则介绍了高句丽“其民喜歌舞”的社会风俗。高句丽人头戴金花帽,身着广袖衣,像白马于场上迂回,似鸷鸟从海东飞来,这种对舞蹈技巧的形象描绘,表现出诗人的审美感受。2 |  T  b: f3 }6 I' g2 \5 o

4 }3 ^- i# U- E2 {' w% P- k6 j9 A- B7 z/ b/ j6 D5 c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Archiver|五女山家园

GMT+8, 2024-6-18 06:05 , Processed in 0.173133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