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540|回复: 6

神算“黄半仙”(民间故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0-9 09:20: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燕东浩歌子 于 2009-10-9 09:25 编辑

    说起这段故事 ,那还是清朝末年的时候,怀仁城外有个姓黄的算命先生,人送外号“黄灵仙”,他通晓天文地理、阴阳五行,无论是打卦抽签、还是阴阳两宅,样样说得头头是道。可他自己有一样弄不明白:结婚二十余载没有孩子。俗话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夫妻二人时常为这件事发愁。黄灵仙拜过各路神仙,献了无数供品,都不管用。无奈他们只好抱养了一个孩子,黄灵仙为他取名“文举”,希望他将来读书应试,别像自己靠卖卜为生。黄文举几岁时,黄灵仙就教他读书习字。孩子渐渐长大了,长得出奇的丑:大脑袋、大嘴巴、鼓眼睛、小矮个,长得活像个蛤蟆,大伙不管他叫黄文举,都叫他“黄蛤蟆”。黄灵仙一辈子靠嘴吃饭,到老也没攒下几个钱。老伴劝他好几回,让他把手艺传给孩子,黄灵仙硬是没听老伴的话,把那套相书锁进箱子里,净教孩子一些之乎者也的文章。黄蛤蟆二十多岁的时候,老两口先后过世了,他一个人靠种地为生。
    黄蛤蟆虽说长得丑,可也有七情六欲,也想娶个媳妇正了八经过日子,可个矮不说,一副长相活像个蛤蟆,四邻八居谁肯把闺女嫁给他。
    无巧不成书,东门外周大癞的闺女长得也不带架:一脸麻子,栽楞膀子罗圈腿,走起路来左摇右晃像鸭子,嫁妆丰厚也没人娶。经过媒婆一番撮合,两头愿意,黄蛤蟆顺顺当当把周氏娶进了门。黄蛤蟆没事就看他爹留下的相书,还直埋怨他爹:“我爹可真是的,我这么个样,不让我学点本事,怎么养活家口?”周氏见丈夫心诚,家里穷得叮当响,寻思他学会了挣几个小钱补贴家用也行,就不管他。
这周氏腿有病,一到天气不好的时候,就酸痒痒地疼,第二天不是阴天就是下雨。有一次,响晴的天,周氏让黄蛤蟆带上斗笠、蓑衣下地干活。邻居都笑话他,他一本正经地说:“今天有雨,有备无患。”邻居们谁也不相信,没到晌午,果然下起了雨。还有一次,天阴得墨黑,周氏叫黄蛤蟆下地干活。邻居又问:“天都阴成这样,你还下地啊?”黄蛤蟆不慌不忙地说:“没有雨啊!”邻居们认为他瞎说,没成想过了一顿饭的功夫,云雾散了。邻居们都很惊奇:“你是怎么知道的,难道你学会了你爹的那身本事?”黄蛤蟆吹起牛来:“那当然,我爹虽然没亲口传我,我是无师自通!现在我不但识天文、知地理,能测雨雪阴晴;而且还会卜卦算命,尽知祸福离散!”邻居们知道他爹能掐会算,子承父业,就信以为真了,都说:“你成半仙啦!”从此以后,邻居们就不叫他黄蛤蟆,改称“黄半仙”了。
    黄半仙知道自己没有得到父亲真传,所学只是一些皮毛。因此他早晚没事就三街六巷的闲逛,遇事勤打听,算命时往往能用上。
    这天晚上,黄半仙又出来遛达,走着走着不觉来到了郊外,他听见树林里有一男一女说话,就悄悄走近想听听怎么回事。就听那个女的说:“死鬼,你怎么才来?害我等半天!”男的说:“宝贝儿,别急啊!我收拾点钱物才来晚的,你害怕了吗?”那女的撒娇说:“春哥,害怕倒不害怕,一想到能和你远走高飞过快活日子,我就高兴!杨巩窝窝囊囊那熊样,竟听他妈那老不死的,我一天也不想和他过了!”黄半仙这才听出来,这女的是西门脸杨巩的老婆崔氏,外号“水仙花”;男的叫杨春,是杨巩的叔伯兄弟,有名的浪荡公子。水仙花恨恨地说:“咱俩一走就算便宜他们了,要不然我也得药死他们!时候不早了,咱们快走吧,免得被人发现。”说着两人走了,黄半仙想,这倒是条线索,老杨家发现人没了,还不地得找我掐算啊,一边寻思一边往回走。
    第二天天还没亮,“梆梆”有人敲门,黄半仙哈欠连天地打开门,一看却是南关张玉书的媳妇郑氏。郑氏眼泪巴擦地进了屋,自从她嫁给张玉书,婆婆辛氏日日督促丈夫苦读诗书,一心想考取功名,平日很少与她亲近,因此三年未曾怀孕。丈夫为人孝顺,不忍违拗娘亲,又舍不得妻子,弄得左右为难。最近郑氏怀孕了,婆婆怀疑不是儿子的,因此时常指桑骂槐,把儿子看得更紧了。张玉书隔在中间左右为难,索性搬到庙里去住。辛氏这下更得了把,得空就骂儿媳妇。郑氏娘家离得远,有苦无处诉,想死又舍不得腹内的孩子,万般无奈,找黄半仙指条明路。黄半仙相貌虽丑,心眼儿好使。他寻思半天,想出一条道:“郑家媳妇,这回要治治他娘俩,这样吧!你到我娘舅家暂时躲一躲,我保证让他娘俩去接你回来,再也不会给你气受了!”说着铺开纸提笔写了几句话:
               上复娘舅你看真,
               求宿本是落难人。
        殷劝三餐休冷落,
               自有母子来报恩。
                          外甥 黄文举拜上
    他将信封好交与郑氏:“我娘舅住在如意村(今六河村)东大柳树下,姓刘叫刘明辅,你把这封信交给他,他一定会好好招待你的!”郑氏揣着信儿走了。
    第二天一早,辛氏和儿子来了,押上二十文钱,求半仙算算儿媳妇的下落。黄半仙心里有数,假装掐指测算:“子丑寅卯,走失难找;甲乙丙丁,事有隐情。你媳妇是负气而走,她已身怀六甲,你们为何不好好看待与她?”辛氏很吃惊:“先生真是神算,媳妇是让我骂走的,可我不是嫌弃她,我就是怀疑她肚子里的孩子不是我儿子的!”黄半仙一本正经地说:“据我掐算,你媳妇行事端正,其性贞节,孩子的确是你儿子的!”娘俩又欢喜又后悔,黄半仙趁热打铁说:“此女本想以死来证明自己的清白,幸好被人给冲了,又遇上好心人收留,现在没有危险了!”辛氏掏出一吊钱,求黄半仙算出媳妇的出走方向。黄半仙说什么也没收:“只要你们以后好好过日子就行,钱我是不会多收的。你看东大街杨巩的媳妇,跟别人乱搞,那才真是不正经呢!”当下黄半仙详细地指明郑氏的所在,让张玉书准备礼品前去接媳妇。
    张玉书娘俩转忧为喜,高兴而去。半头午晌,杨巩娘俩又来了,黄半仙暗自得意,装模作样地说:“赵钱孙李,周吴郑王。逾墙非礼,双宿鸳鸯。你媳妇跟人跑了!”杨巩斯斯艾艾地说:“内人无故不见踪影,家中上下十分焦急,难道竟与人私奔,是何等样人这般无耻?”黄半仙胸有成竹地说:“此人与你同宗,行事放荡。”杨巩吃惊地说:“难道是杨春?他可是我没出五服的叔伯兄弟啊!”杨巩的母亲刁氏,人如其名,刁蛮泼辣,听黄半仙说儿媳妇私奔了,恨得直咬牙根儿:“这对贱人,我非找人把他们抓回来不可!”黄半仙直言相劝:“杨巩啊,我劝你还是到衙门报个案,以后再另娶一房吧!你媳妇已经变心了,找回来也不会和你好好过日子!”刁氏还喋喋不休,非要追个明白,被黄半仙破解一番,恨恨地拉儿子回去了。
    这样,黄半仙的名声就越传越远了。他用钱收买了几个二流子,遛街窜巷替他打听事,这样他就不用自己出去跑了,也免得被人识破。
    盛京将军的官印丢了,这事还不能声张:当官的把印丢了,传出去他的官位就保不住了。盛京将军束手无策,愁得茶饭不思。身边有人跟他提起黄半仙,说他算得准。将军马上派四名卫兵去请黄半仙。四名卫兵骑着高头大马,随行一辆轿子,连夜兼程来到黄半仙家。这排场把周氏吓坏了,黄半仙也吓够呛,心里道:我会算什么?全靠蒙人骗几个钱,糊弄乡下人还将就,可从没给当官的算过命!不去还不行,卫兵一顿把伙把黄半仙催上了路。他故作镇静,试探地问来人:“不知将军大人找我算什么,这么着急?”卫兵们绷着脸都说不知道。黄半仙这下没辙了,一点口风不漏,看来这回要坏菜,不知将军大人会怎么处治自己。黄半仙坐在轿中心里七上八下、胡思乱想。到了盛京衙门,天已经黑了,黄半仙被安排住到贵宾厅,有人给摆上丰盛的宴席,卫兵们都回去休息了。
    黄半仙哪有心思吃饭,背着手在屋里踱步,一边走一边埋怨自己:“文举啊,文举!白瞎你爹给你取的这个名了,你怎么就干起这样的事呢,这不是自己找死么?”俗话说得好:做贼心虚。他的话被躲在窗外偷听的书办一字不漏地听去了。原来呀,这官印就是他偷的,平日里他多次违犯衙规,受到将军的责罚,因而怀恨在心,伺机报复。偷完印又后悔了,急忙送不回去。听说将军请神算来,可把他吓坏了:这要算出是他偷的印,不死也得下大狱。他姓张,名叫文举,与黄半仙同名,听完黄半仙的话,以为是说他,进屋就给黄半仙跪下了:“半仙呀,求你高抬贵手,可别告诉将军是我偷的印,不然我的性命难保!”黄半仙没弄明白怎么回事:“你姓甚名谁,所任何职啊!”张书办毕恭毕敬地说:“卑职张文举,是将军的书办!”黄半仙明白了:原来将军大人的丟了官印,让这小子给偷去了,他的名与自己的名一样,刚才说的那番话,这小子误以为被我识破了 。这事真巧,误打误撞给黄半仙解了难,他心里有了底,胆也大了:“起来,起来,我不但算出是你盗的印,还能算出你藏于何处!我不说,就看你说不说实话,要是耍小聪明,我就如实禀告将军大人,你难逃死罪!”张书办吓得连忙说:“我岂敢欺瞒半仙,官印被我藏在府衙后花园假山石边的芭蕉树下。”黄半仙知道了藏印地点,心里更有数了:“好!既然你真心悔过,到时候我一定救你!”
    第二天,将军起得很早,他心里着急啊!准备召见黄半仙,又怀疑他算得是否灵验,顺手从枣树上摘了一颗大青枣握在手心里,想考考他。黄半仙落了座,将军见他其貌不扬,更想试试他:“听说你上识天文、下知地理,号称神算,这样吧!我先考考你,你算算我手心里握得是什么?”黄半仙吓得汗都出来了,心想:我哪会掐算啊!谁知道上来不问盗印的事,猜什么东西,我哪知道你手里藏得什么?还不能不回答,他想说:大清早就开始算呀!刚张嘴说出:“大清早……”将军把手一张:“可不是大清枣么!”黄半仙长舒了一口气。将军心想:这失印是何等大事,这个人算得是否真的灵验,还得再试试。他招来一名随从悄声吩咐几句,随后那个随从端上来一个小匣。前天有人送来山珍土产,将军命手下抓一只蛤蟆放进匣内,让黄半仙测算。可黄半仙不知道啊,心想:这又出什么损招?将军指着小匣对黄半仙说:“ 半仙啊,劳烦你再算算匣中内装何物!”黄半仙心里发虚,心想:谁知道里面装的什么!将军催上了:“算得如何啊?嗯  ——”黄半仙一着急,把自己的外号叫出来了:“黄蛤蟆,你就闷死在这个匣子里头了!” 嘿,又叫他碰上了!
    将军这回深信不疑,态度也缓和了:“黄仙师,我的官印于本月二十三失窃,你一定要为我算出是何人所为,官印现藏于何处,如若算对,我保你享受荣华富贵,要是算不出来,你就是装神弄鬼欺骗本官,我可饶不了你!”黄半仙心中有数,假装闭目掐算,口中念念有词,突然睁开眼睛对知府说:“大人,我已算出来了 ,官印系被江洋大盗所窃,因府中戒备森严没有带走。”将军忙问:“快说,藏于何处?”黄半仙不慌不忙地说:“官印就埋在后花园假山石边的芭蕉树下,一挖便知!”将军亲自带人来到后花园,卫兵果然在芭蕉树下挖出了官印。
    将军如释重负,十分高兴,想留黄半仙在府衙中为他效力。黄半仙连忙说:“谢大人抬举!山野之人不懂礼仪、相貌丑陋,难登大雅之堂,我还是回乡为民吧!”将军挽留不住,赏赐白银五百两,命卫兵送黄半仙回府。
黄半仙回到家,扯下招牌、烧了相书,发誓再也不干此行,对周氏说:“这下我算明白我爹的苦心了,好家伙,差点连小命都搭上,还是老老实实种我的地,什么神算,还是叫我黄蛤蟆吧!”

发表于 2009-10-9 10:40:11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民间文学,这可是民族的瑰宝呀,还望多多搜集整理!
发表于 2009-10-9 11:15:20 | 显示全部楼层
始信守本分,得进养生年。
 楼主| 发表于 2009-10-9 12:43:07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民间文学,这可是民族的瑰宝呀,还望多多搜集整理!
满山红叶 发表于 2009-10-9 10:40
民间故事可算作我国文学艺术宝库中的一枝奇葩,不过我的功力差,恐怕难以传神地表达!
 楼主| 发表于 2009-10-9 12:48:01 | 显示全部楼层
始信守本分,得进养生年。
静夜看月 发表于 2009-10-9 11:15
处世难缄口,炫人偏多言。
发表于 2009-10-9 15:23:06 | 显示全部楼层
哈   开心一刻 谢谢楼主给我们带来的欢乐哦 !
 楼主| 发表于 2009-10-10 17:06:29 | 显示全部楼层
哈   开心一刻 谢谢楼主给我们带来的欢乐哦 !
忧伤角落 发表于 2009-10-9 15:23
那我的目的就达到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Archiver|五女山家园

GMT+8, 2024-6-2 09:15 , Processed in 0.176735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