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814|回复: 0

附录一、高句丽大事纪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9-5 23:14: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五女山文艺 于 2009-9-5 23:42 编辑

一、高句丽大事纪略

1、公元前37年,汉元帝建昭二年,始祖东明圣王元年,朱蒙自扶余国南下卒本川,于沸流水畔结庐而居,经过汉朝玄菟郡允诺,在高句丽县境内卒本城,初创卒本扶余~高句丽政权。
公元前36年,汉元帝建昭三年,始祖东明圣王二年六月,卒本地域的部族藩国盟主、沸流国国王举国归附,朱蒙封其为多勿侯。
公元前34年,汉元帝建昭五年,始祖东明圣王四年七月,朱蒙开始营建城郭宫室,在鹘岭之上修筑纥升骨山城,现今世界文化遗产五女山山城。
公元前32年,汉成帝建始四年,始祖东明圣王六年十月,朱蒙任命乌伊、扶芬奴为将,征伐太白山东南荇人国,取其地为城邑。
公元前28年,汉成帝河平四年,始祖东明圣王十年十一月,朱蒙任命扶尉猒(yan)为将,征伐北沃沮,灭其国,以其地为城邑。
公元前19年,汉元帝鸿嘉二年,始祖东明圣王十九年,琉璃明王元年四月,王子类利与其母礼氏自扶余寻来,朱蒙立类利为太子。九月,朱蒙去世,时年四十岁。太子类利即位,是为琉璃明王,葬父于龙山,号东明圣王。
2、公元前18年,琉璃明王二年秋七月,类利纳多勿侯松让之女为妃。公元前17年,琉璃明王三年秋七月,在卒本鹘岭山下之鹘川建造离宫。冬十月,王妃松氏去世。
后来又纳鹘川女禾姬、汉家女雉姬为妃,在卒本之凉谷(凉水泉子)建造东宫西宫。二妃争宠雉姬出走,类利因之留下了东北第一首情诗绝唱《黄鸟》。
公元前9年,琉璃明王十一年夏四月,类利与大将扶芬奴率兵击败鲜卑一部,降其为属国。
公元前6年,琉璃明王十四年春正月,扶余王带素遣使来要太子都切去作人质,未果。冬十一月,带素率兵来伐,恰遇大雪,人多冻死,方才退去。
公元1年,琉璃明王二十年春正月,太子都切卒。
公元3年,琉璃明王二十二年冬十月,类利拟迁都于国内之地,修筑尉那岩城。冬十二月,大辅陕父因劝谏类利不要沉溺田猎被罢职。
公元4年,琉璃明王二十三年春二月,类利立解明为太子,驻守故都,并大赦国内。
公元8年,琉璃明王二十七年春正月,太子解明挽断黄龙国国王所赠强弓,受父王谴责。翌年春三月类利赐剑令其自裁,解明乃往砺津东原,以枪插地,走马触之而死,时年二十一岁。既而类利悔悟,以太子礼仪将他葬于东原,并立庙宇,号其地为枪原。
公元12年,新莽始建国四年,琉璃明王三十一年,王莽征发句丽军队去攻打匈奴,其人不欲行,强迫遣之,皆亡出塞为寇盗。辽西大尹田谭追击,战死。莽令其将严尤击之,诱句丽侯驺入塞,斩之。传首长安,莽大悦,更名高句丽王为下句丽侯,于是貊人寇边愈急。
公元13年,新莽始建国五年,琉璃明王三十二年冬十一月,扶余人来侵,王子无恤率师抵御,设伏山中大破之。
公元14年,琉璃明王三十三年春正月,立无恤为太子,委以军政国事。秋八月,命乌伊、摩离领兵二万,西伐梁貊,灭其国,进兵袭取汉高句丽县。
公元18年,琉璃明王三十七年夏四月,王子如津溺水死。冬十月类利在豆谷离宫去世,时年五十五岁。太子无恤即位,是为大武神王。
3、公元20年,新莽地皇元年,大武神王三年春三月,无恤到卒本,立东明王庙于纥升骨城。
公元21年,新莽地皇二年,大武神王四年冬十二月,无恤率师北伐扶余。翌年春二月,斩扶余王。扶余人无王自战,句丽兵败回。
公元22年,新莽地皇三年,大武神王五年秋七月,扶余王从弟率一万余人来投,无恤将其安置到椽那部,封他为部族之王。
公元25年,汉光武帝建武元年,大武神王八年春二月,无恤拜乙豆智为右辅,委以军之



事。
公元26年,汉光武帝建武二年,大武神王九年冬十月,无恤亲征盖马国,杀其王,慰安百姓,以其地为郡县。十二月,句荼国举国归附。
公元27年,汉光武帝建武三年,大武神王十年春正月,无恤拜乙豆智为左辅、松屋句为右辅。
公元32年,汉光武帝建武八年,大武神王十五年春三月,无恤罢黜沸流部长仇都、逸苟、焚求,以南部使者邹壳素代之。夏四月,出兵袭击汉乐浪郡。冬十一月,王子好童自杀。十二月,立王子解忧为太子。当月,无恤遣使朝贡,光武帝恢复了高句丽王号。
公元37汉,汉光武帝建武十三年,大武神王二十年,无恤出兵再袭乐浪郡,灭之。
公元44年,汉光武帝建武二十年,大武神王二十七年秋九月,光武帝遣兵渡海,收复乐浪郡。十月,无恤去世,其弟解邑朱继位,是为闵中王。
4、公元47年,汉光武帝建武二十三年,闵中王四年冬十月,蚕支落部大加戴升等一万余家,投奔乐浪郡归附汉廷。
公元48年,汉光武帝建武二十四年,闵中王去世。大武神王太子解忧继位,是为慕本王。冬十月,解忧立王子翊为太子。
5、公元49年,汉光武帝建武二十五年,慕本王二年,解忧遣使入汉朝贡。
公元53年,汉光武帝建武二十九年,慕本王六年,解忧暴虐不仁不恤国事,居常坐人,卧则枕人,人或动摇杀无赦,臣有谏者,弯弓射之。冬十月,侍臣杜鲁将其弑杀。
国人以其太子不肖,不足以主社稷,立琉璃明王类利的孙子、古雏加再思的儿子宫继位,因其年少,太后垂帘听政,时为太祖王元年。
6、公元56年,汉光武帝建武中元元年,太祖大王四年秋七月,太后遣兵征伐东沃沮,取其土地为城邑,拓境东至沧海,南至萨水。
公元68年,汉明帝永平十年,太祖大王十六年秋八月,曷思王孙都头举国归附,太后以都头为于台。
公元72年,汉明帝永平十四年,太祖大王二十年春二月,太后派遣贯那部沛者达贾征伐藻那部,虏获其王。
公元74年,汉明帝永平十六年,太祖大王二十二年冬十月,太后还政于宫,宫派遣桓那部沛者薛儒征伐朱那部,虏获其王子乙音,封为古雏加。
公元105年,汉和帝元兴元年,太祖大王五十三年春正月,宫派遣军队侵入汉辽东郡境内,抢掠六县。辽东太守耿變出兵将其击败。秋九月,宫再派兵侵掠,又被耿變击败。
公元109年,汉安帝永初二年,太祖大王五十七年春正月,宫遣使入汉,贺安帝加元服。
公元111年,汉安帝永初五年,太祖大王五十九年,宫遣使入汉,到朝廷贡献方物,求属玄菟郡。
公元118年,汉安帝元初五年,太祖大王六十六年春二月,地震。夏六月,宫率领秽貊士兵袭击汉玄菟郡,进攻华丽城。秋七月,蝗雹害谷。八月,宫命所司举贤良、孝顺,问鳏寡孤独及老不能自存者,给衣食。
公元121年,汉安帝建光元年,太祖大王六十九年春,汉幽州刺史冯焕、玄菟郡太守姚光、辽东郡太守蔡风等率兵出塞合击高句丽,捕斩秽貊渠帅。宫派遣遂成率领2000余人迎战,遂成遣使诈降,实则因据险扼以阻挡大军。暗派秽貊士兵3000余人进攻玄菟、辽东二郡,焚烧城郭,杀伤2000余人。安帝征调广阳、渔阳、右北平、涿州属国3000余骑救援,貊人已去。四月,宫率领鲜卑士兵8000余人进攻辽东郡辽队县,杀略吏人。蔡风等追击于新昌,战殁,功曹耿耗、兵曹椽龙端等护卫蔡风,陷没阵前,死者百余人。十一月,宫以遂成负责军国事。十二月,宫率领马韩、秽貊士兵数千骑围攻玄菟郡,扶余王派遣其子尉仇台率兵二万余人,与州郡并力讨伐,斩首500余人。
公元122年,汉安帝延光元年,太祖大王七十年,宫率领马韩秽貊士兵侵辽东郡。扶余王再次遣兵助汉,宫败回。
公元123年,汉安帝延光二年,太祖大王七十一年冬十月,宫以沛者穆度娄为左辅、高福章为右辅,令与遂成参议政事。
公元124年,汉安帝延光三年,太祖大王七十二年,宫遣使入汉朝贡。
公元132年汉顺帝阳嘉元年,至公元146年汉质帝本初元年,遂成与贯那于台弥儒、桓那于台菸支留、沸流那皂衣阳神等密谋篡权。左辅沛者穆度娄隐退,宫禅位于别宫,遂成继位。“顺桓之间,复犯辽东,寇新安、居乡,又攻西安平,于道上杀带方令,略得乐浪太守妻子。”
7、公元147年,汉桓帝建和元年,次大王二年三月,遂成诛杀右辅高福章。遣还以前捕掠的汉人,前往玄菟郡请降。
公元148年,汉桓帝建和二年,次大王三年夏四月,遂成杀宫之元子莫勤,其弟莫德自缢。秋七月,杀进谏的巫师。
公元165年,汉桓帝延熹九年,次大王二十年三月,太祖大王去世。十月,椽那皂衣明临答夫弑杀遂成。太祖大王之季弟伯固继位,是为新大王。
8、公元166年,汉桓帝延熹十年,新大王二年春正月,伯固封次大王太子邹安为让国君,赐狗山濑、娄豆谷作食邑;拜答夫为国相(改左右辅之称),加爵为沛者,令知内外兵马,兼领梁貊部落。
公元167年,汉桓帝永康元年,新大王三年秋九月,伯固来到卒本,祭祀始祖庙。
公元168年,汉灵帝建宁元年,新大王四年,汉玄菟郡太守耿临率兵前来讨伐,杀数百人,伯固请降,乞属玄菟郡。
公元169年,汉灵帝建宁二年,新大王五年,伯固派遣大加优居、主簿然人等,率兵助辽东郡太守公孙度讨伐富山贼寇。
公元172年,汉灵帝熹平元年,新大王八年十一月,汉兵来攻,伯固婴城固守。汉兵粮尽而退,明临答夫率兵反击,大胜。
公元176年,汉灵帝熹平五年,新大王十二年正月,群臣请立太子,国人以长子不肖,不能主社稷。三月,伯固立次子男武为太子。
公元179年,汉灵帝光和二年十二月,新大王十五年秋九月,国相答夫去世。十二月,伯固去世,男武即位,是为故国川王。
9、公元180年,汉灵帝光和三年春二月,故国川王二年春二月,男武立妃于氏为王后。秋九月,来到卒本,祭祀始祖庙。
公元184年,汉灵帝中平元年,故国川王五年,汉辽东太守兴兵来伐,男武派遣王子罽须抵挡,又亲率精锐骑兵前往,战于坐原,将汉军打败。
公元190年,汉献帝初平元年秋九月,故国川王十二年秋九月,中畏大夫沛者于畀留、评者左可虑皆以王后亲戚,执国权柄。其子弟并恃势骄侈,掠人子女,夺人田宅,国人怨愤。男武欲诛之,左可虑等四椽那谋叛。
公元191年,汉献帝初平二年四月,故国川王十三年四月,左可虑等聚众攻王都,男武征调王都附近兵马平息了暴乱。
公元197年,汉献帝建安二年,故国川王十九年夏五月,男武去世。男武无子,其弟延优继位,是为山上王。
10、男武去世,本该延优之兄发歧继位。但王后于氏秘不发丧,假借先王遗命立延优为王。发歧带妻儿奔辽东郡向公孙度借兵三万,回来争夺王位,结果兵败自杀。秋九月,延优命有司迎发歧之丧,以王礼葬于卒本沸流水畔之裴川。立嫂子于氏为王后。
公元198年,汉献帝建安二年,山上王二年二月,修筑丸都城。夏四月,赦国内二罪以下。
公元208年,汉献帝建安十三年,山上王十二年冬十一月,郊豕逃逸,延优夜宿酒桶女。
公元209年,汉献帝建安十四年,山上王十三年秋七月,酒桶女生一男儿,延优乃名其子曰郊彘,讳忧位居,立其母为小后。十月,男武移都于丸都城。
公元213年,汉献帝建安十八年,山上王十七年,男武立忧位居为太子。
公元217年,汉献帝建安二十二年,山上王二十一年秋八月,汉平州人夏瑶以百姓一千余家来投,男武纳之,安置栅城。
公元227年,魏明帝太和元年,山上王三十一年夏五月,男武去世,太子忧位居即位,是为东川王。
11、公元228年,魏明帝太和二年,东川王二年春二月,忧位居来到卒本,祭祀始祖庙,大赦。
公元234年,魏明帝青龙二年,东川王八年,魏遣使和亲。
公元236年,魏明帝青龙四年,东川王十年春二月,吴王孙权遣使者胡卫通和,忧位居留其使,至秋七月斩之,传首于魏。
公元237年,魏明帝景初元年,东川王十一年,忧位居遣使入魏,贺改年号。
公元238年,魏明帝景初二年,东川王十二年,魏太傅司马懿率众讨伐公孙渊,忧位居派遣主簿大加带兵千余人助战。
公元242年,魏齐王正始三年,东川王十六年,忧位居遣将出兵袭破魏辽东郡西安平县。
公元243年,魏齐王正始四年,东川王十七年,忧位居立然弗为太子,赦国内。
公元245年,魏齐王正始五年,东川王十九年秋八月,幽州刺史毌丘俭将万人出玄菟,讨位宫,大战于沸流水上,魏军失利,复战于梁貊之谷,又败。再战,反败为胜。十月,进军国内城,攻陷丸都。又命玄菟太守王颀追到肃慎南界,过沃沮千余里,忧位居遁入南沃沮山中。
公元247年,魏齐王正始七年,东川王二十一年春二月,忧位居修筑平壤城,移民及庙社。
公元248年,魏齐王正始八年,东川王二十二年春二月,新罗遣使结和。秋九月,忧位居去世,太子然弗即位,是为中川王。
12、同年冬十月,然弗立椽氏为王后。十一月,王弟预物、奢句等谋叛,伏诛。
公元250年,魏齐王嘉平二年,中川王三年春三月,然弗任命国相明临于漱兼知内外兵马事。
公元254年,魏高贵乡公髦正元元年,中川王七年夏四月,国相明临于漱去世,然弗任命沸流沛者引诱为国相。
公元255年,魏高贵乡公髦正元二年,中川王八年,然弗立王子药卢为太子,赦国内。
公元256年,魏高贵乡公髦正元三年冬十一月,中川王九年,然弗以椽那明临笏覩尚公主,为驸马都尉。
公元259年,魏高贵乡公髦甘露三年,中川王十二年冬十二月,然弗狩猎于卒本杜讷之谷。魏将尉迟楷来伐。然弗挑选精锐骑兵5000人,战于梁貊之谷,将其打败,斩首8000余级。
公元260年,魏元帝景元元年,中川王十三年秋七月,然弗来到卒本,祭祀始祖庙。
公元270年,晋武帝泰始六年,中川王二十三年冬十月,然弗去世。王太子药卢即位,是为西川王。
13、公元271年,晋武帝泰始七年,西川王二年春正月,药卢立西部大使者于漱之女为王后。秋七月,国相阴友卒。九月,以卒本沸流部人阴友之子尚娄为国相。
公元280年,晋武帝太康元年,西川王十一年冬十月,肃慎来侵,屠害边民。药卢以王弟达买为将,出奇掩击,拔檀卢城,杀酋长,迁六百余家于扶余南乌川,降服部落六七所,以为附庸。药卢拜达买为安国君,知内外兵马事,兼统梁貊、肃慎诸部落。
公元286年,晋武帝太康七年,西川王十七年春二月,王弟逸友、素勃等二人谋叛,诈称病往温汤(卒本大川温泉),与党类欢乐无节,出言悖逆。药卢召之伪许拜相,及其至,令力士执而诛之。
公元292年,晋惠帝元康二年,西川王二十三年,药卢去世。王太子相夫即位,是为烽上王。
14、公元293年,晋惠帝元康三年,烽上王二年秋八月,慕容廆来侵。相夫逃往新城,行至鹄林,追兵将至,时有新城宰北部小兄高奴子来救,廆军退。相夫给高奴子加爵为大兄,兼赐鹄林为食邑。九月,相夫说王弟咄固有异心,赐死。咄固之子乙弗逃往卒本沸流水畔。
公元296年,晋惠帝元康六年,烽上王五年秋八月,慕容廆来侵,掘西川王墓,后退兵。相夫任命高奴子为新城太守。
公元300年,晋惠帝永康元年,烽上王九年,连年灾害,相夫不听国相仓助利劝谏,再次征调国内十五岁以上男女,增营宫室,民困于役,因此被群臣废免,自缢。咄固之子乙弗继位,是为美川王。
15、公元302年,晋惠帝太安元年,美川王三年秋九月,乙弗率兵三万侵入玄菟郡,虏获8000人。
公元306年,晋惠帝光熙元年,美川王七年,乙弗派人导引倭人使者进入东吴。
公元311年,晋怀帝永嘉五年,美川王十二年秋八月,乙弗遣将袭取晋辽东西安平县。
公元313年,晋愍帝建兴元年,美川王十四年冬十月,乙弗南侵乐浪郡,始占有平壤城。
公元314年,晋愍帝建兴二年,美川王十五年春正月,乙弗立王子斯由为太子。九月,南侵带方郡。
公元315年,晋愍帝建兴三年,美川王十六年春二月,乙弗率兵攻破玄菟郡,杀获甚众。
公元319年,晋元帝大兴二年,美川王二十年冬十二月,慕容氏占据辽东。晋平州刺史崔毖带数十骑投奔乙弗。慕容廆遣将张统进攻河城,擒高句丽大将如孥,俘其众千余家。乙弗出兵进攻辽东,慕容翰与慕容仁合力讨伐。乙弗求盟,翰、仁乃还。
公元320年,晋元帝大兴三年,美川王二十一年冬十二月乙弗派兵进犯辽东,慕容仁与站,大破之。
公元331年,晋成帝咸和六年,美川王三十二年春二月,乙弗去世。太子斯由即位,是为故国原王。
16、公元332年,晋成帝咸和七年,故国原王二年春二月至三月,斯由来到卒本,祭祀始祖庙。巡问百姓老病,赈给。
公元334年,晋成帝咸和九年秋八月,故国原王四年,斯由增筑平壤城。
公元335年,晋成帝咸和十年,故国原王五年斯由修筑国北新城。
公元339年,晋成帝咸康五年,故国原王九年,燕王慕容皝来侵,兵及新城。斯由求盟,皝乃还。
公元340年,晋成帝咸康六年,故国原王十年,斯由遣世子朝于燕王皝。
公元342年,晋成帝咸康八年,故国原王十二年春二月,修筑丸都及国内城,八月,移居丸都城。十月,慕容皝率师自南道来攻,战于木底,斩守将阿佛和度加。十一月,攻陷丸都,斯由单骑逃脱走入断熊谷。长史王寓将兵一万五千人,自北道进攻斯由弟武,皆败没。慕容皝掘开斯由父王坟墓,载其尸体并其王母周氏和王妃及累世珍宝,掠男女五万余口,焚其宫室,毁丸都而回。
公元343年,晋康帝建元元年,故国原王十三年春二月,斯由派遣其弟入燕称臣,贡献珍异以千数。燕王皝乃还其父尸,犹留其母为质。秋七月,斯由移居平壤东黄城。冬十二月,遣使入晋朝贡。
公元345年,晋穆帝永和元年,故国原王十五年冬十月,燕王派遣慕容恪来攻,拔南苏,置戍而还。
公元349年,晋穆帝永和四年,故国原王十九年,斯由送前东夷护军宋晃于燕,燕王隽赦之,更名曰活,拜为中尉。
公元355年,晋穆帝永和十一年,故国原王二十五年春正月,斯由立王子丘夫为太子。冬十二月,斯由遣使诣燕,纳质修贡,以请其母。燕王隽许之,封斯由为征东大将军、营州刺史、乐浪公,王如故。
公元369年,晋废帝太和四年,故国原王三十九年秋九月,斯由出兵二万向百济进攻,战于雉壤,败绩。
公元371年,晋简文帝咸安元年,故国原王四十一年冬十月,百济王率兵三万,来攻平壤城,斯由出师抵抗,为流矢所中,去世。太子丘夫即位,是为小兽林王。
17、公元372年,晋简文帝咸安二年,小兽林王二年夏六月,亲王苻坚遣使及浮屠顺道送佛像、经文。丘夫遣使回谢,以贡方物。立太学,教育子弟。
公元373年,晋孝武帝宁康元年,小兽林王三年,丘夫始颁律令。
公元374年,晋孝武帝宁康二年,小兽林王四年,僧阿道来。
公元375年,晋孝武帝宁康三年,小兽林王五年春二月,始创省门寺,以置顺道。又创伊弗兰寺,以置阿道。此海东佛法之始。秋七月,丘夫派兵进攻百济水谷城。
公元376年,晋孝武帝太元元年,小兽林王六年,丘夫派兵进攻百济北鄙。
公元377年,晋孝武帝太元二年,小兽林王七年冬十月,无雪,雷,民疫。百济趁机发兵三万,来侵平壤城。冬十一月,丘夫出师讨伐百济,同时遣使入苻秦朝贡。
公元384年,晋孝武帝太元九年,小兽林王十四年冬十一月,丘夫去世,因无子嗣,其弟伊连继位,是为故国壤王。
18、公元385年,晋孝武帝太元十年,故国壤王二年夏六月,伊连出兵四万攻陷辽东、玄菟,虏获男女一万余人而还。冬十一月,燕慕容农率兵夺回。
公元386年,晋孝武帝太元十一年,故国壤王三年正月,伊连立王子谈德为太子。秋八月,发兵攻打百济。
公元389年,晋孝武帝太元十四年,故国壤王六年,源于头年夏旱秋蝗,至春饥荒,人相食。伊连开仓赈给。秋九月,百济来侵,掠南鄙部落而回。
公元390年,晋孝武帝太元十五年,故国壤王七年秋九月,百济派兵攻破都押城,虏获二百余口而回。
公元392年,晋孝武帝太元十七年,故国壤王九年春,遣使新罗修好,新罗王遣侄实圣为质。三月,下教,崇信佛法求福。命有司立国社,修宗庙。夏五月,伊连去世。太子谈德即位,是为广开土王。
19、同年秋七月,谈德率军四万进攻百济,连克十城。冬十月,攻陷百济关弥城。
公元393年,晋孝武帝太元十八年,广开土王二年秋八月,百济侵入南边,谈德命将抵抗,创九寺于平壤。

公元394年,晋孝武帝太元十九年,广开土王三年秋七月,百济来侵。谈德率领精锐五千骑兵迎战,将其击败。八月,修筑国南七城,以备百济之寇。

公元395年,晋孝武帝太元二十年,广开土王四年秋八月,谈德率师与百济战于浿水之上,大败之,虏获8000余人。
公元396年,晋孝武帝太元二十一年,广开土王五年,谈德率师讨伐百济,夺取五十八城、七百余村,百济阿华王投降。
公元398年,晋安帝隆安二年,广开土王八年,谈德迫使肃慎归附。
公元399年,晋安帝隆安三年,广开土王九年二月,燕王盛以谈德礼慢,率兵三万来伐,以骠骑大将军慕容熙为前锋,拔新城、南苏二城,拓地七百余里,迁徙无千余户而还。
公元400年,晋安帝隆安四年,广开土王十年,百济联倭,入侵新罗。谈德派遣步骑五万,前往救援,倭寇大败而逃。

公元404年,晋安帝元兴三年,广开土王十四年,谈德出师侵燕,占据辽东郡。倭寇与百济联兵,侵入带方界,谈德率师征讨,倭寇溃败。

公元405年,晋安帝义熙元年,广开土王十五年正月,燕王熙来攻辽东郡,不克而还。
公元406年,晋安帝义熙二年,广开土王十六年冬十二月,燕王熙率兵攻木底城,不克而还。
公元407年,晋安帝义熙三年,广开土王十七年谈德出兵五万讨伐百济,斩杀荡尽。
公元409年,晋安帝义熙五年,广开土王十九年夏四月,谈德立王子巨琏为太子。秋七月,筑国东、秃山等六城,移平壤民户。八月,谈德南巡。
公元412年,晋安帝义熙八年,广开土王二十二年冬十月,谈德去世,号广开土境好太王。太子巨琏即位,是为长寿王。
20、公元413年,晋安帝义熙九年,长寿王元年,巨琏派遣长史高翼入晋奉表,献赭白马。安帝册封巨琏为高句丽王、乐浪郡公。
公元424年,南朝宋文帝元嘉元年,长寿王十二年春二月,新罗遣使修聘,巨琏劳慰之特厚。
公元427年,南朝宋文帝元嘉四年,魏太武帝始光四年,长寿王十五年,迁都平壤。
公元435年,魏太武帝(拓跋焘)太延元年夏六月,长寿王二十三年夏六月,巨琏遣使入魏朝贡,且请国讳。世祖嘉其诚款,使录帝系及讳以与之。遣员外散骑侍郎李敖,拜巨琏为都督辽海诸军事征东将军领护东夷中郎将辽东郡开国公高句丽王。秋,巨琏遣使入魏谢恩。
公元436年,魏太武帝(拓跋焘)太延二年,长寿王二十三年夏四月,魏攻燕。巨琏遣将率兵迎燕王、徙居民至辽东,见责于魏。
公元437年,魏太武帝(拓跋焘)太延三年,长寿王二十四年春二月,巨琏遣使入魏朝贡。公元439年,冬十一月遣使入魏朝贡,十二月遣使入魏朝贡。
公元440年,魏太武帝太平真君元年,长寿王二十八年,新罗人袭杀边将,巨琏怒,将举兵讨伐。新罗王遣使谢罪,乃止。
公元454年,魏文成帝兴光元年,长寿王四十二年秋七月,巨琏遣兵侵新罗北边。
公元455年,魏文成帝兴光二年,长寿王四十三年,巨琏遣使入宋朝贡。公元462年春三月,巨琏遣使入魏朝贡。公元463年,宋世祖孝武皇帝册封巨琏为车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公元465年春二月,巨琏遣使入魏朝贡。公元466年春三月,巨琏遣使入魏朝贡。公元467年春二月,巨琏遣使入魏朝贡。
公元468年,魏献文帝皇兴二年,长寿王五十六年春二月,巨琏以靺鞨兵一万,攻取新罗悉直州城。四月,巨琏遣使入魏朝贡。
公元469年,魏献文帝皇兴三年,长寿王五十七年春二月,巨琏遣使入魏朝贡。秋八月百济兵侵入南鄙。
公元470年,魏献文帝皇兴四年,长寿王五十八年春二月,公元472年春二月,公元473年春二月、秋八月,巨琏遣使入魏朝贡。公元474年春二月、秋七月,巨琏遣使入魏朝贡,遣使入宋朝贡。
公元475年,宋后废帝文徽三年魏孝文帝延兴五年,长寿王六十三年春二月、秋八月,巨琏遣使入魏朝贡。九月,巨琏率兵三万进攻百济,攻陷其王都汉城,杀其王扶余庆,虏获男女8000而归。
公元476年春二月、秋七月,公元477年春二月、秋九月,巨琏遣使入魏朝贡。公元478年,遣使入宋朝贡。百济燕信来投。公元479年春三月、秋九月,巨琏遣使入魏朝贡。公元480年夏四月,南齐太祖萧道成册封巨琏为骠骑大将军,巨琏遣使余奴等朝聘南齐,魏光州人于海中,得余奴等送阙,魏高祖诏责巨琏。
公元481年,巨琏遣使南齐朝贡。公元484年冬十月,巨琏遣使入魏朝贡。时魏人谓我方强,置诸国使邸,齐使第一,我使者次之。公元485年夏五月、冬十月,公元486年夏四月,公元487年夏五月公元488年春二月、夏六月,巨琏遣使入魏朝贡。率兵攻取新罗狐鸣等七城,又进军于弥秩夫。百济、加耶出兵救援新罗,巨琏败还。冬十月,巨琏遣使入魏朝贡。公元490年秋七月、秋九月,巨琏遣使入魏朝贡。
公元491年,齐武帝永明九年,魏孝文帝太和十五年,长寿王七十九年夏五月、秋九月,巨琏遣使入魏朝贡。冬十二月,巨琏去世。魏文帝为之举哀于东郊,追封为车骑大将军太傅辽东郡开国公高句丽王,谥曰康。其长孙罗云继位,是为文咨明王。
21、公元492年春正月,魏孝文帝遣使册封罗云为使持节都督辽海诸军事征东将军领护东夷中郎将辽东郡开国公高句丽王,赐衣冠、服物、车旗之饰。又下诏叫罗云派世子入朝,罗云以世子有病相推辞,派遣从叔升千随使者诣阙晋见。夏六月、秋八月、冬十月,罗云遣使入魏朝贡。
公元494年,齐郁林王隆昌元年,魏孝文帝太和十八年,文咨明王三年春正月,罗云遣使入魏朝贡。二月,扶余王及妻孥以国来降。七月,与新罗战于萨水之原,罗人败,退据犬牙城进行抵抗。百济遣兵三千救援新罗。齐王册封罗云为使持节散骑常侍都督营平二州征东大将军乐浪公。罗云遣使入魏朝贡。
公元495年,魏孝文帝太和十九年,文咨明王四年春二月、夏五月,罗云遣使入魏朝贡。大旱。八月,罗云遣兵包围百济雉壤城,百济请救于新罗,罗王命将军德智率兵来援,罗云退兵。
公元496年,齐明帝建武三年,文咨明王五年,齐明帝册封罗云为车骑将军,罗云遣使入齐朝贡。秋七月,罗云遣兵进攻新罗牛山城,新罗兵出击泥河上,罗云败北。
公元497年,文咨明王六年秋八月,罗云遣兵攻取了新罗牛山城。
公元498年,文咨明王七年春正月,罗云立王子兴安为太子。秋七月,创建金刚寺。八月,罗云遣使入魏朝贡。
公元499年,文咨明王八年,百济民饥,二千人来投。
公元500年,文咨明王九年秋八月,十年春正月、冬十二月,罗云遣使入魏朝贡。
公元502年,文咨明王十一年,夏四月,梁高祖即位,册封罗云为车骑大将军。秋八月,蝗。冬十月,地震,民屋倒塌,有死者。
公元503年,文咨明王十二年冬十一月,百济遣将达率优永统领五千兵马,来侵水谷城。公元504年、公元506年,罗云遣使入魏朝贡。冬十一月,遣兵讨伐百济,大雪,士卒冻皲而还。公元507年,冬十月,罗云遣使入魏朝贡。遣将高老与靺鞨谋划,准备进攻百济汉城,进兵屯于横岳山下,百济出师迎战,乃退。
公元508年,文咨明王十七年,梁高祖下诏,册封罗云为抚军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夏五月、冬十二月,罗云遣使入魏朝贡。
公元509年、公元510年夏闰六月冬十一月,罗云遣使入魏朝贡。公元512年春三月,罗云遣使入梁朝贡。夏五月,罗云遣使入魏朝贡。秋九月,攻陷百济加弗、圆山二城,虏获男女一千余口。
公元513年春正月、夏五月、冬十二月,公元514年冬十一月,公元515年冬十月,罗云遣使入魏朝贡。公元516年夏四月,罗云遣使入梁朝贡。公元517年夏四月、公元518年春二月、夏四月、五月,罗云遣使入魏朝贡。
公元519年,罗云去世。魏灵太后举哀于东堂,追封为车骑大将军。王太子兴安即位,是为安臧王。
22、公元520年,梁武帝普通元年,魏孝明帝正光元年,安臧王二年春正月,兴安遣使入梁朝贡。二月,梁武帝册封兴安为宁东将军都督营平二州诸军事高句丽王,并遣使者江发盛赐兴安衣冠、剑佩。魏兵就海上执之,送洛阳。魏册封兴安为安东将军领护东夷校尉辽东郡开国公高句丽王。秋九月,兴安遣使入梁朝贡。
公元521年,梁武帝普通二年,魏孝明帝正光二年,安臧王三年夏四月至五月,兴安来到卒本,祭祀始祖庙,所经州邑贫乏者,赐谷每人一斛。
公元523年,安臧王五年春,旱。秋八月,兴安遣兵进攻百济。冬十月,饥,发仓赈救。十一月,亲率朝魏,进良马十匹。公元526年春三月、公元529年冬十一月,遣使入梁朝贡。安臧王十一年冬十月,兴安率军进攻百济,拔穴城,又战于五谷,克之,杀获二千余级。
公元531年,梁武帝中大通三年,魏节闵帝普泰元年,安臧王十三年夏五月,兴安去世。其弟宝延继位,是为安原王。
23、公元532年,梁武帝中大通四年,魏孝武帝永熙元年,安原王二年春三月,魏帝下诏册封宝延为使持节散骑常侍领护东夷校尉辽东郡开国公高句丽王,赐衣冠、车旗之饰。夏四月、冬十一月,宝延遣使入梁朝贡。六月,遣使入魏朝贡。
公元533年春正月,宝延立王子平成为太子。
公元534年,东魏下诏加封宝延为骠骑大将军,余悉如故。
公元535年春二月,宝延遣使入梁朝贡。夏五月,国南大水,漂没民屋,死者二百余人。冬十月,地震。十二月,雷,大疫。公元536年春夏,大旱,发使抚恤饥民。秋八月,蝗。宝延遣使入东魏朝贡。公元537年春三月,民饥,宝延巡抚赈救。冬十二月遣使人东魏朝贡。公元539年夏五月,宝延遣使入东魏朝贡。公元540年秋九月,百济围牛山城,宝延派遣精锐骑兵五千,将其击退。十二月,遣使入东魏朝贡。公元541年春三月,宝延遣使入梁朝贡。公元542年春三月,大风,拔木飞瓦。夏四月,雹。冬十二月,宝延遣使入魏朝贡。公元543年冬十一月、公元544年冬十一月,宝延遣使入魏朝贡。
公元545年,梁武帝大同十一年,魏孝静帝武定三年,安原王十五年春,宝延去世。王子平成即位,是为阳原王。
24、公元548年,阳原王四年春正月,平成派遣秽兵六千,进攻百济独山城,新罗将军朱珍来援,故不克而退。
公元550年春正月,百济来侵,攻陷道萨城。三月,平成进攻金岘城,新罗人乘间夺回二城。夏六月,遣使人北齐朝贡。秋九月,北齐册封平成为使持节侍中骠骑大将军领护东夷校尉辽东郡开国公高句丽王。
公元551年秋九月,突厥来围新城,不克。移攻白岩城,平成派遣将军高纥领兵一万,拒克之,杀获一千余级。新罗来攻,取十城。
公元554年冬,平成派兵攻百济熊川城,不克。公元557年夏四月,平成立王子阳成为太子。冬十月,丸都城干朱理反叛,伏诛。
公元559年,陈武帝永定三年,北齐文宣帝天宝十年,阳原王十五年春三月,平成去世。太子阳成即位,是为平原王。
25、公元560年,陈武帝天嘉元年,北齐废帝乾明元年,平原王二年春二月,北齐废帝册封阳成为使持节领护东夷校尉辽东郡公高句丽王。至三月,来到卒本,祭祀始祖庙,所经州郡释放狱囚,除二死皆原之。
公元562年春二月,陈文帝下诏授予阳成为宁东将军。公元565年春正月,阳成立王子元为太子。公元577年,阳成遣使人周朝贡。周高祖册封阳成为开府仪同三司大将军辽东郡开国公高句丽王。
公元581年,平原王二十三年十二月,阳成遣使入隋朝贡,高祖授予阳成为大将军辽东郡公。公元586年,隋文帝开皇六年,阳成移都长安城。
公元590年,阳成得知陈亡大惧,治兵积谷,为拒守之策。隋高祖赐书以责。阳成得书惶恐,将奉表陈谢,而未果。冬十月,去世。王子元即位,是为婴阳王。隋文帝遣使册封元为上开府仪同三司,袭爵辽东郡公,赐衣一袭。
26、公元591年,婴阳王二年春正月,元遣使入隋奉表谢恩。进奉,因请封王,帝许之。三月,册封为高句丽王,仍赐车服。夏五月,遣使谢恩。
公元598年,隋文帝开皇十八年,婴阳王九年,元率领靺鞨兵侵犯辽西,被营州总管韦冲打退。隋文帝闻而大怒,任命汉王谅王世绩并为行军元帅,统领水陆三十万兵马前来讨伐。夏六月,下诏废黜元的官爵九月,隋军因粮草不继,疾疫发生,海船遇风漂没,被迫还师。
公元612年,隋炀帝大业八年,婴阳王二十二年春正月,炀帝下诏,历数元的罪状,亲率130万人马,前来征讨。二月,隋军进攻辽东城。六月,来护儿水军败退。七月,乙支文德采取诱敌深入、以逸待劳战术,使宇文述败于萨水。
公元613年,四月,隋炀帝再次征伐,久围辽东城不克,后因杨玄感叛乱,回师。
公元614年,七月,隋炀帝第三次征伐,来护儿攻克卑奢城,进军平壤。元请降。八月,隋军撤退。
公元618年,唐高祖武德元年,婴阳王二十九年秋九月,元去世。其异母弟建武继位,是为荣留王。
27、公元619年,唐高祖武德二年,荣留王二年春二月,建武遣使入唐朝贡。夏四月至五月,建武来到卒本,祭祀始祖庙。
公元622年,建武遣使入唐朝贡。接到唐高祖诏书,放还隋末羁留于当地的中原人,数至万余。
公元631年,唐太宗贞观五年,荣留王十四年,唐遣广州司马长孙师到埋葬隋兵骸骨的地方,进行祭奠,拆除了高丽宣扬胜利的所谓京观。春二月,建武动众修筑西境长城千余里。
公元641年,职方郎中陈大德游历高丽,观察虚实,回报太宗。
公元642年,唐太宗贞观十六年,荣留王二十五年,建武命西部大人盖苏文监长城之役。冬十月,盖苏文弑杀建武。十一月,唐太宗举哀于苑中,下诏赠物三百段,遣使持节吊祭。盖苏文立王弟大阳之子宝臧为王,是为宝臧王。
28、公元643年,秋九月,新罗遣使入唐,乞兵求援:百济攻取我四十余城,复与高丽连兵,谋绝入朝之路。
公元644年,唐太宗贞观十八年,宝臧王三年正月,唐太宗遣相里玄奘传旨;不要入侵新罗。盖苏文不从,太宗怒,计议讨伐。九月,盖苏文遣使入唐,贡献百金,太宗不受。
公元645年,唐太宗贞观十九年,宝臧王四年三月,唐太宗亲率大军来伐。四月,李勣等攻克盖牟城,以其地置盖州。五月,程名振等攻卑沙城,唐太宗渡辽水,与李勣等进围辽东城。高丽新城、国内城发兵四万步骑来援,被唐王道宗打败。唐太宗亲至城下督战,克之,以其地置辽州。六月,李勣等拔白岩城,以其地置岩州。七月,唐军进围安市城,打败高延寿、高惠真等十五万援军。九月,唐太宗以粮尽天寒,下令班师。
公元646年,唐太宗贞观二十年,宝臧王五年五月,宝臧和盖苏文遣使入唐谢罪,唐太宗拒绝贡物,更议讨伐。公元647年,唐太宗派遣牛进达、李勣率领偏师来伐,攻破南苏等城。
公元655年,唐高宗永徽六年,宝臧王十四年正月,盖苏文与百济、靺鞨连兵,侵入新罗北部,夺得三十六座城池,新罗遣使入唐求救。三月,唐高宗派遣程名振等率兵进攻,火烧新城。
公元658年,唐高宗显庆三年,宝臧王十七年六月,唐派程名振、薛仁贵率兵讨伐。公元659年,十一月,薛仁贵等战于横山,破之。
公元660年,唐高宗显庆五年,宝臧王十九年十一月,唐遣契苾何力、苏定方等率军分道进攻。唐灭百济。
公元661年,四月,任雅相、契苾何力、苏定方等三十五军,水陆并进。七月,新罗金庚信率兵助唐,拔甕山城。八月,苏定方战于浿水,攻取马邑山,遂围平壤。九月,盖苏文派遣其子男生守鸭绿江。契苾何力率军鼓噪而近,杀三万余人,余众悉降。
公元662年,正月,唐将庞孝泰兵败蛇水,苏定方围平壤撤退。
公元664年,唐高宗麟德元年,宝臧王二十一年,盖苏文死,长子男生代为莫离支,其弟男建、男产发动政变,驱逐男生,男建自为莫离支。男生走入国内城,遣子入唐求救。六月,唐高宗遣契苾何力接应男生。九月,高宗诏男生为特进,辽东都督兼平壤道安抚大使,封玄菟郡公。十二月,唐高宗以李勣为辽东道行军大总管兼安抚大使。盖苏文弟净土以十二城投新罗。
公元667年,唐高宗乾封二年,宝臧王二十六年八月,新罗王率领金庚信等三十员战将,助唐征讨。九月,李勣拔新城等十六座城池,薛仁贵拔南苏、木底、苍岩三城,与男生会师,郭待封率领水军直趋平壤。
公元668年,唐高宗总章元年,宝臧王二十七年,泉净土离开新罗,归附唐朝。二月,李勣拔扶余城,扶余川四十余城悉降。九月,李勣与新罗联兵攻克平壤,宝臧王及泉男产率领官吏98人降唐。高句丽政权灭亡。
十月,李勣班师。十二月,唐高宗赦免宝臧王,封宝臧为司平太常伯员外同正,泉男生为右卫大将军,泉男产为司宰少卿,全男建流放黔州。在原高句丽政权统治区域内,设置九都督府、四十二州、百余县。其安东都护府设于平壤,命薛仁贵为安东都护,统兵二万,绥靖地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Archiver|五女山家园

GMT+8, 2024-6-18 14:33 , Processed in 0.170564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