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175|回复: 0

情萦花脖山 作者:秦秀义[第七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6-12 15:40: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100%" border=0>
# \" x9 k: \. ~: J
$ W1 a& H; @. x$ V, N/ K<TR>- e0 _8 h2 m: `+ Z9 E$ C' a# P
<TD vAlign=top>8 ?- Q5 j; R1 b7 h
<DIV><FONT size=4>      苍苍莽莽,巍巍峨峨,雾岚漫卷,树浪拍天,顺着长白山龙岗支脉起伏而来,花脖山以海拔1336米的高度,成为辽宁第一高峰。<BR>      生于山中,长于山中,童年听母亲讲大森林的神话,少年听父亲说老虎和黄牛的故事,直到毕业进了林业甚勘测设计队,才真正认识了花脖山。<BR>      座落在东经125°北纬41°的花脖山,二百万年前就雄冠群峰之上。未受第四季冰川移动的破坏,山上树木垂直分布明显,地处北温带,植被类型属于长白植物区系。世界上仅存的天然活化石天女木兰和红豆杉,真菌类松绒菇,高山红景天,关东丁香和红丁香,等等稀有植物,都生长在这里。浓厚的原始气息中,乔灌木的味道,野花野果的味道,腐殖质青苔的味道,清新而芬芳。自然林里,甜甜软软的弥猴桃,酸酸艳艳的山里红,又酸又甜的野生山葡萄,滋味各异的山梨,柞树上对生的猴头蘑,香菇、椴树上的冻蘑、林下的玉皇蘑、扫帚蘑,猪苓,天麻,野山参……山脚下的原始植物群落,由于遭到人类的破坏,胡桃楸、水曲柳,籽椴等珍贵树种,一直处于次生演替过程,而天然红松,几近绝迹。<BR>      登上海拔800米以上的山坡,枫树桦树和云杉冷杉组成的岳桦林带呈现出奇特的姿态。营养价值非常丰富的松绒菇,每市斤就可换得一台大屏幕彩电,空运到法国每市斤据说可售万金。向上望去,二百多亩乱石窖寸草不生,房屋小的巨石上长满了上千万年形成的青苔和石耳。石耳出口日本韩国,甚受青睐。春天冰雪尚未完全消融,就生出大片大片的冰棱花,金黄金黄地灿烂。乱石窑边缘,一簇簇映山红开得粉红妖冶。<BR>      植物群落的演替过程,自有其自然规律。先是青苔,枯枝落叶、灌丛,后是喜光的浅根性树种杨、桦,最后是冷杉桦树籽椴等种类繁多的乔灌木。这个过程需经成千上万年,我不能不惊叹其漫长的时光岁月,和物种的顽强生命力。而清澈山泉汩汩地涌出来,富含着多种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又因为林下生长着很多珍稀的中草药,尤其是野山参,所以泉水漂溢出微苦而甘甜的滋味,山里人叫它人参汤。喝一口解渴,喝两口止喘,三口四口就觉得神清气爽,据以罐装水回家的人说,冷凛凛的泉水清肠润肺,对流感或热症是水到病除。<BR>      攀援到顶峰,视野豁然开朗起来,向东瞭望,是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五女山山域,向北瞭望,是云雾缭绕的国家自然保护区主峰老秃顶,向西瞭望是宽甸县城,向南瞭望是隐约可见的中朝边境鸭绿江。真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北风凉凉地刮过来,既使夏天气温也很低,真的有点高处不胜寒。再看生长矮小的冷杉,树冠侧枝均朝南伸展,似乎是被寒冷的北风梳理的,又似乎是阳光的手指牵扯过去的。俯瞰山下,依次盛开的映红杜鹃,东北锦带,山梨树,山桃,籽椴花。秋天寒霜降落,从山上到山下,依次由绿变色,不同树种随着气温的降低而呈现不同的颜色,五彩缤纷,层林尽染。一枚枚树叶随风摆动,象一只只上下飞舞的蝴蝶,五色斑斓。<BR>      紧邻着花脖山的又一个高峰,海拔1330.6米,比老秃顶主峰还高5.6米。因为在海拔900米到1200米之间,也分布着一片又一片大面积的乱石窖,故称小花脖山。从远处望出,好似少女颈上围了纱巾,可是两座山总也走不到一块儿,给人以说不清的无限遐思。<BR>       林中黑熊和野猪独各自悠闲地漫步,我知道这时不能惊慌。只要你对牠不构成威胁,牠也不会向你反攻。<BR>      了解了花脖山,我更喜爱花脖山。我觉得我再也走不出这大山了,不仅是因为我是一个林业工作者,而且因为我的身体里,已经涌流着大山的血脉。★</FONT></DIV></TD></TR>- h* u( n& f/ P7 i% ^, q- Z) U' O
<TR>( n/ O* G5 {/ @; y* K1 g" L! h3 u
<TD>
: d" t: O, E! {  ]- Y<DIV> </DIV></TD></TR></TABLE>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Archiver|五女山家园 51La

GMT+8, 2025-7-10 12:09 , Processed in 0.150265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