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言:烽火英雄传断断续续的写了15万字,目前依然没有截稿,最近工作比较忙,又要考中级职称,所以一直有所耽搁。再有,由于在下才疏学浅,文章多有纰漏,不足之处,请多包涵。另,若文章有需要转载的,请通知一下在下。本人的QQ号 94250936 。
第一章 狼烟将起 少年初入江湖
人,在面对大海的时候永远都显得那么渺小,尤其是在这样的夜晚!月光如水,海潮轻拍着岩石,人站在海边,仿佛顿时便成立被遗忘的对象,见不到,摸不到,甚至触摸不到。
崂山的海边也同样有这样宁静的夜色。崂山是道教的发源地之一,崂山道教有史料记载的最早庙宇是始建于公元前140年的太清宫三官殿前身——三官庵。据崂山《太清宫志.开山始基篇》记载,创始人张廉夫原是一位才子,生于西汉文帝九年庚午(前171),于汉景帝中元二年癸巳(前148)被察举,文学茂才一等,仕至上大夫,年仅23岁,于中元三年甲午(前147)弃官修道。在记述他入道的原因和过程时曰:“因碍权要,弃职入道,精研玄学,入终南山学道数载,得师传道……”
唐代初期,李渊父子为了提高统治的权威,尊封老子为“玄玄皇帝”,道教借此得以发展。尤其是到玄宗年间,道教的长生理论更受宠爱。《图书集成》载:“天宝四年(745)敕许王旻到崂山为玄宗炼长生之药,并敕改崂山为辅唐山,以荣宠之。”
就在这样一个夜晚,崂山山脚下,忽然出现一条人影,这条人影以极快的身法,只一闪就淹没于夜色之中。动作轻盈,绝不拖泥带水,显见是一位武林高手!
远处,低沉的钟鼓从太清宫深处悠悠响起,却也慢慢地被黑夜吞噬。
崂山上,一座偏峰的半山腰处,有一座破败的道观。道观规模实在太小,或者说,不能称之为规模。一座主殿也仅是供了一尊太上老君像,主殿两边只有两座矮小的厢房,颓败的土墙上长满了枯草,门楼还算完好,楼头悬着一块匾额,月光下,隐隐现出“紫竹观”三个隶书大字。
如此深夜,观内院子里,一个道童却拿着把扫帚,打扫着满地的落叶!主殿上燃着两支巨蜡,一位身穿灰白道服,年龄在六十上下的老道,正坐在蒲团上闭目养神!
殿门推开,扫地道童走了进来。借着灯光可以看出,道童十八九岁年纪,白玉面堂,浓眉下嵌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一脸的英气!道童进门,向老道施了一礼,道:“师傅,已快二更天了,您老人家早点休息吧!”
老道“嗯”了一声,道:“雁儿,进来陪师傅坐坐。”
道童看了老道一眼,嘴唇动了动,终还是没有说出什么,默默的在老道下手的蒲团上坐了下来。
老道好像忽然想起什么了,睁开眼睛,一道神光便由老道的眼中射出。这老道原来内功已练到如此深厚的境界,怕是早已到了三花聚顶的地步了。 “雁儿,算算时日,你已经有十八岁了。真是光阴似箭啊!”老道望着窗外的夜色,发出一声叹息。良久才回转头用手拍拍道童的肩膀道:“这十八年里,为师除了让你跟我修习‘天地玄功’心法和‘鸿飞’外,也没有教过你其他功夫,你可知为什么!”
道童看了老道一眼道: “雁儿天资愚顿,而天地玄功又如此博大精深,师傅是量才而为,如果多传授雁儿其他武学,怕是雁儿会不求甚解,最后一无所成,难堪造就!”
老道微笑的点了点头道:“雁儿,为师果然没有看错你.你不仅天资聪颖,而且能够明白为师的一片苦心,也真难为你了,这十八年的辛苦算是没有白费!”
道童道:
“师傅,您为雁儿坐守此间十八年,养育教授之恩,雁儿永世不忘,但盼您老人家能够保重身体。雁儿纵是踏遍万水千山,也要寻到那天龙胆为您老解除身疾!”
老道笑着摸着道童的头: “孩子,你真是懂事了。你有这份孝心,为师已经很满足了。这些年来,为师常年打坐,运用天地玄功内视五内,虽不能完全解毒,却也能够控制住它的蔓延。而且,常年打坐冥想,为师体会到了天地玄功的又一层境界,相信再过一段时间,定可将那化骨之毒全部解除.”
道童听了老道的话,喜上眉梢,高兴的道: “师傅,恭喜您功力又上一层楼,这样就不怕那化骨之毒了,雁儿真是太高兴了!”
老道看着道童那高兴的样子,道: “这些年,苦了你了,除了每日做功外,还要负责我的饮食起居,唉,一个十几岁的孩子,真是不易啊!”
道童忙道: “师傅,您老人家说的这是什么话,您待雁儿有如亲生之子。活命养育,悉心教授武功,雁儿就是再苦再累上十倍也是心甘情愿,只要能跟师傅您永远再一起,雁儿就知足了!”
老道笑着道:“孩子,你可不能总待在我的身边了!”
道童听了这话,急得眼泪都快掉出来了:“师傅,雁儿有什么地方惹您生气了,您打我、骂我都行,千万要让雁儿随侍您的身边。”
老道笑了笑,道:“你这孩子,成什么体统。都长大成人了,还哭哭啼啼,以后怎生继承师傅的衣钵,为师们剪除叛徒!”
“可是,您……”
老道打了个手势,截住了道童的话,道:“方才为师问你,可知道这十八年来为什么不教授你剑法功夫,你也只答对了一半。”
老道看看门外的夜空,夜依然寂寥,月光如水,照在观门两旁的竹叶上,一阵清风过处,叶片随风轻抖,顿时,捣碎了一片银光……
老道仿佛在回忆着往事,久久没有说话……道童看着师傅,他不知道师傅在想些什么,却知道现在不能去打扰师傅。这些年,每到夜晚,师傅常常会对着夜空,回忆着往事,有时脸上露出阵阵痛苦的表情,让道童心中感觉十分难过。他不清楚自己的老师,到底心中藏着什么难以忘却的事情。但是,那份刻骨铭心的痛苦,仿佛永远不能遗忘,永远跟随着他。奇怪的是,师傅好像习惯了那种痛苦,或者说是割舍不掉那种痛苦的回忆,仿佛没有了它,他的生命里就失去了应有的颜色……
良久,老道才收回心神道:“你近来不是一直念叨着你大师伯吗,今晚应该就能见到他了,以后你就跟随大师伯勤学剑法,只要肯下苦功,不难有出头之日。”
“啊!大师伯老人家今天要来!”道童脸上露出了微笑,随后,像是忽然明白了什么“师傅,您说以后要雁儿跟随大师伯学习剑法,您的意思是说让我跟大师伯走,离开您吗??”
老道点点头:“你的天地玄功已经有七分成就,这着实是我没有想到的。只要你肯勤学苦练,每天至少行功一遍,不日定可青出于蓝,超越为师,发扬光大师门!你大师伯可是非常中意你啊”
老道挑了挑蜡烛的灯芯,蜡烛噼叭想了一阵,燃的旺了许多。“你大师伯的圆源剑法比师傅强了不止多少倍。当年,为师的剑法也是他代为传授,大师兄实则是半师半兄,你跟着他学习剑法,才能体会出圆圆剑法的真髓!这也是为师不肯教你剑法的一个原因了。要知道,做任何事,都有它的规律,如果我教了你剑法,你难免会局限于我给你设下的圈子里,而不能习惯你大师伯的讲授方法,这样不仅没有帮上你的忙,反倒害了你。现在你没有学习过这套剑法,就如同一块天然未曾雕琢的璞玉,到了一个巧匠手中,自然会使你变成价值连城的美玉!”
道童听了老道的话,眼泪顺腮而下:“师傅为雁儿费劲心血,雁儿这一辈子都报答不完您的恩情。但让雁儿离开您老,这心里实在是有些承受不住!”
老道笑了笑道:“天下哪有不散的宴席,何况,把你放在大师伯那里,为师也可以时常去看你。你是担心为师的化骨之毒吧。放心好了,不出三个月,为师可保,定将那化骨之毒清除干净!”
老道叹了口气“一凡这个孽徒,受了天魔宫妖人迷惑,居然串通西荒老怪,用化骨之毒来毒害为师,真是欺师灭祖,大逆不道阿。哎,这孩子怎么会堕落到如此地步!。”
老道脸上仿佛闪现了一丝痛苦,只是一瞬之间就恢复了平静。
“雁儿,以后行走江湖,碰上天魔宫的人一定要万分小心,对于你那个混帐师兄,更要多加小心!”
"是,雁儿记下了,雁儿走遍天涯海角,也要把陈一凡这个师门败类明证法典,以雪师门之羞!
老道道:“你天地玄功虽然已经有七成成就,但却一点武技没有学过,也没有什么临敌经验。你要记住,在自身武学没有多少成就的时候,不要轻易找你师兄,他的功力远高于你,尤其是江湖经验上,你根本没有办法和他比…… ”老道叹了口气,看着天空,皱了皱眉。“天已近三更,师兄怎么还没有来,难道……”
老道觉得这种想法根本有些荒谬,江湖上能够与身为九大高手之首的圆圆上人一较高下的人,总共也只不过几个人,何况都离此千里以外。
就在这时,老道的耳朵忽然动了一下,自然自语道:“人老了,不中用了!敢问是哪位江湖朋友光临小观,既然来了,何不现身相见!”
大殿上方忽然传来一声大笑:“武林四老果然名不虚传!”
四条人影由殿上飘落,这四人几步走进大殿,云雾真人细细打量,为首一位身穿金丝长袍,腰悬宝剑,六旬左右年纪,一脸威严,他身旁站着一位二十上下年纪的年轻人,穿着一身白色绸袍,袍子上绣着银丝凤,倒背双手,面无表情的打量着大殿。两人身后站着两位五十左右的老者,左边的一位腰悬宝剑,后面一位背插两支点穴笔。
云雾真人一见来人,脸色立时凝重起来,对道童低声道:“师傅的仇家来了,雁儿,一会师傅与他们打斗时,你见机就逃,出去后奔蓬莱找你大师伯,听明白了嘛!”
道童摇头道:“雁儿决不能留下师傅而独自逃命。”
老道急道:“此事无须多说,若不听师傅的话,师傅逐你出师门!”
那金袍老者阴阴笑道:“云雾真人,别来无恙,还认得老友否?”
云雾真人起身道:“大名鼎鼎的金星教主宋明远,老道岂有不认识的道理,后面两位想必就是宋教主的左膀右臂,洞仙剑客关海天,清平隐叟叶修明大侠吧!”
宋明远哈哈大笑道:“不愧为武林四老之首,本教主佩服真人的眼力!真人既然认出我们,可知道本教主寅夜造访,所谓何事?”
云雾真人道:“这倒要请教宋教主了!”
宋明远笑道:“真人大概还记得二十年前的那段往事吧!本教承蒙武林四老光顾,一夜之间高手损失殆尽,总坛被焚,本教主也拜真人所赐,连中三剑,险些被阎王老子抓了去,真人不会不记得了吧!”
云雾真人脸色阴沉如水,沉声道:“可惜尚有漏网之鱼,不然教主今天也不会在此地与贫道对话了吧。”
关海天闻言怒道:“老道,我看你是早死!”抽宝剑就要动手。
那年轻人却一摆手,关海天仿佛很是惧怕,怒哼一声,由还剑入鞘退回当地。
年轻人笑呵呵的向前走了几步道:“真人不必动怒,小可阿玛桑赤,久闻真人乃是得道高人,因此特烦劳宋教主随行,代为引荐。”
云雾真人闻言面色微变道:“你是蒙古人?!”
阿玛桑赤不改色地道:“然也,小可乃是拉瓦剌国太师也先二子,虽然身居漠北,却甚是仰慕中原文化和风土人情,想来真人不会因为小可身为蒙古人,就对小可有所偏见吧?”
真人冷笑道:“施主说的是,只不知施主寅夜造访,所谓何事啊?”
阿玛桑赤道:“如今大明朝廷与我瓦剌休好,两国通商往来,互通联姻,小可一向听闻中土多能人豪杰,而武林四老大名冠绝中土,小可师傅尊胜法王也称赞真人武功了得,因此,小可特地赶来,想请真人指点一二,武学一道不分国界,望真人万勿推辞!”
真人早知道他们来此,绝无好意,当下冷笑道:“施主如此诚恳,贫道不答应怕也是不行了。”
阿玛桑赤笑道:“如此就有劳真人了!”话声刚落,一道寒光从他腰际飞出,直奔真人的前胸刺来。真人见他说话文质彬彬,哪里想到他会不打招呼,暗中使阴招。当下怒吼一声,身子一晃,双臂轻抖,双手张开,一上一下划成一个太极,阿玛桑赤飞来之剑被真人运用黏子诀,立时黏住,阿玛桑赤一柄宝剑进不得,想要收回也难上加难,宋明远见状哈哈大笑道:“小王爷,真人可是武当派的长老,太极拳、太极剑法名震江湖。”他说话间,用手轻轻拍了拍阿玛桑赤的肩膀,真人只觉得阿玛桑赤的剑上传来一股强劲的力道,不得已侧身躲开。虽然明知是宋明远暗中搞鬼,也不好说将出来。宋明远冷笑两声,站在阿玛桑赤身后,死死的盯着云雾真人。
阿玛桑赤一招上来,便被云雾真人制住,心头大怒,宝剑在手,冷笑道:“真人好功夫!”展开宝剑,朝云雾真人劈来。真人一侧身闪开,一手以内掌缘切阿玛桑赤持剑手腕,另一只手由怀内而出,击打阿玛桑赤的双目。阿玛桑赤回剑反削真人左手,右手同时击在真人切宝剑的手掌之上,两掌相碰,阿玛桑赤感觉身形一震,不由倒退两步。云雾真人也是吃惊不小,以云雾真人的武功,虽然只用出五分力道,但也感受到阿玛桑赤内功已经颇具火候,当下点头道:“施主虽然年轻,内功确是深厚的很!”
阿玛桑赤冷笑一声,提着宝剑又刺来,云雾真人使出武当太乙八卦掌与阿玛桑赤战在了一处。两人打了二十多个回合,云雾真人虽然没有尽力,却也用上了八成功力。阿玛桑赤居然没有落败,虽然守多攻少,但也能勉强应付。
金星教主宋明远一边看,一边冷笑。眼珠转了两转,脸上浮出一丝阴沉的笑意。只见他左袖轻轻一抖,云雾真人大战之中,只觉得一股阴风迫体袭来,知道宋明远暗中搞鬼,心中大怒,暗中运用神功护体。宋明远冷笑未毕,却见自己偷袭的暗器尚未近得了云雾真人的身体,便落在了地上,不禁大惊失色。心中暗道:“不好,老儿练成了护身罡气!”
正在惊骇之时,却听得云雾真人大吼一声,阿玛桑赤噔噔噔倒退六步方才稳住身形,嘴角渗出血丝。再看云雾真人从怀中掏出一粒丹药迅速放入口中,怒目盯着阿玛桑赤。
阿玛桑赤缓了口气道:“宋教主,他已中了我的玄阴针,剩下的就交给你们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