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260|回复: 5

端午杂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7-13 09:54: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不知不觉又到端午了。今年端午放三天假,很多朋友都商量着到哪里玩,脸上流露出幸福的表情。也有的商量着端午的时候要包什么样的粽子……总之,一时之间感觉端午这个节日在大家的生活里变的重要起来。
   其实,就我自身而言,对端午有着另一番难以忘却的感念。

   我家坐落在东北的一个偏僻的小山村,小的时候,村里的条件不比现在,房屋也不是现在的二层小楼,只是些低低的矮屋,有的家里甚至住在土坯房里,上面覆盖一些稻草……我家住在村子最东面,再往东就是一片绿油油的菜地了。菜地的前面是一条小河,河的对岸穿过土路,是一片片稻田,再往远处就是宽阔的大雅河和伫立在河边的那绵亘千里的大山。
   在家里,我们把端午节叫做五月节,至于为什么叫五月节,从来也没有问过父母。过节的时候,我们那边并不是要吃粽子,取而代之的是吃鸡蛋。记得儿时,家里养了很多鸡,四月底的时候(农历的四月),母亲就开始收集鸡蛋了,特别是五月初一那天的鸡蛋,母亲都会很小心的收集起来,放到用稻草编制的篮子里,到了节日那天再用。
    家里过端午是很隆重的一件事情,节日当天,天蒙蒙亮,父亲就会拿上镰刀起身向着大雅河边的一座沙场赶去,因为毗邻大雅河,沙场上长满了绿草,当然也有艾蒿。而艾蒿在我们那个村子,或者说在我们县都是代表一种吉祥的草,老人们讲来,跟桃木一样,具有驱邪避凶的作用。
   父亲在外面割艾蒿,母亲也早早起来,把早已准备好的五色彩线偷偷的栓在我的手腕和脚腕上,当然脖子上也要拴上,而这些,统统都是在我醒来的时候才猛然发现身上多了一些装饰的。这给孩子带五彩线是端午节大人们首要做的一件事情,端午节当天把彩色丝缕拴在小孩的手腕、脚腕和脖颈上,据说可以避邪和防止五毒近身。这种彩色丝缕要戴到“六月六”才把它剪下来,丢进河里让水冲走。至于我身上的五彩线是不是被摘下来丢进了河里,已然记不大请了。
   大了以后,记得有次跟母亲聊天,谈到了系五彩线的事情,我问母亲,为什么每次系五彩线我都会不知道,母亲笑着说“让你知道就不灵了。”听了母亲的话,心里竟然莫名的一阵感动。
   记忆中,每每到了端午,父母总是起的很早,母亲帮我系好了五彩线后,就来到的厨房中,忙着准备节日的饭菜。等到旭日东升,天下大白之时,母亲又会来到我的床边,把我唤醒,帮我穿好衣服,领着我直向门外而去。来到门外,便看见父亲正从一把架在房前的梯子上下来,而房檐上已经插满了新绿的艾蒿,房门正中央处和大门上又插了几株桃枝,一阵风吹来,艾蒿的叶子和桃木的叶子随风飘动,心中不知为何就忽然高兴起来。
   母亲牵着我的小手,来到了菜地旁的小河边。清晨里,乡村的空气异常的清新,菜地里一片新绿,而远处的村庄正袅袅的升起了几缕炊烟,不时传出几声鸡鸭鹅狗的叫声,真是恰到好处的一幅田园画卷。
   母亲让我蹲在河边的一块青石上,河水清澈见底,河里的细小鹅卵石五色斑斓,几条小鱼正用小嘴凑在石子上不停的吮吸着。可能是因为我们到来的缘故,在一瞬间里,这几条小鱼便快速的游弋到了河边的水草里……
    母亲把手放在水里,掬了一捧水,便往我的脸上擦,听母亲说,在端午这天到河边洗脸,可以把一年的烦恼和霉运都洗掉,在母亲帮我洗完后,我发现河边又来了几位村人……家乡的这条小河却也原来承载着故乡人美好的梦想……
    回到家里的时候,父亲已经把饭菜都端了上来,端午那天的饭食也算丰盛了,让我一直清晰记住的就是桌上有几个菜都是鸡蛋做的。而且在正中央的一个小铜盆里还放着一盆煮的香喷喷的鸡蛋。母亲很神秘的又从柜子的抽屉里拿出来十来个白皮鸡蛋塞到我的手里,母亲说这是初一的鸡蛋,小孩吃最好。当时不觉得有什么感动和不安。但是长大之后,每每过端午的时候,总会第一时间想起吃鸡蛋,想起母亲那单薄的身影,想起那欣慰的笑容和那十几个白皮鸡蛋。而每次想起这些,心里都会莫名的一阵酸楚,对母亲的那种挂念便越发的深刻。
    后来渐渐长大后,因为求学的缘故,便很少注重这些节日的细节,但是早晨起来到附近的小河洗脸,有这样的便利,一般还是会去的,及至工作以后,这样的机会和条件越来越少,而每次过端午的时候,也只能在心中默默的回想儿时那一幕幕令人难以忘却的瞬间。
    如今端午,不吃鸡蛋,开始吃粽子了,但不知为何,每次拿着粽子的时候,心头总是会想起那圆圆的鸡蛋,想起那个静谧的小山村和村子里那些朴实的人们。若果说,家乡的艾蒿和桃木避除了家乡人的灾难,家乡的小河洗去了他们的不快与烦恼,那么,母亲那掬在手里的一捧水却浸润了我的心,一直流淌在我的身体里,以至于虽然身在异乡,却总是能够感受到母亲的那份沉沉的爱,总能够在心中生出一份厚重和自信。
    家乡的那山、那水,那种风俗,依然如诗如画,依然隽永美丽

PS(这篇文章我已经发在了话说桓仁专栏,看到一位版主说应该发到这个专栏,便转了过来,若果,有何不妥之处,尚请海涵!)
发表于 2009-7-13 21:23:01 | 显示全部楼层
乡情亲情尽显,可算声情并茂。不错!
发表于 2009-7-13 23:00:07 | 显示全部楼层
质朴亲切感人
发表于 2009-7-13 23:27:57 | 显示全部楼层
好的文章留待以后续发。
发表于 2009-7-16 11:34:49 | 显示全部楼层
难忘的亲情啊
 楼主| 发表于 2009-7-17 09:23:58 | 显示全部楼层
5# 傲雪

:42)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Archiver|五女山家园

GMT+8, 2024-6-17 08:59 , Processed in 0.286465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