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628|回复: 2

有感于株洲书记上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7-20 20:06: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转自《人民网》http://cpc.people.com.cn/GB/64093/117005/7533848.html

株洲书记被网友称“陈同学” 上网“不是一次两次,而是N次”

2008年07月20日09:25   来源:《光明日报》

“今天大家都别把我当市委书记,我就是个普通的网友,大家想说什么就说什么。”7月13日,一场网络座谈会在湖南省株洲市举行。参会的有株洲市委书记陈君文和另几位党政领导,其他23位与会者都是来自红网、株洲网、株洲在线等网络论坛的普通网民,他们面对面谈论的是他们所在的株洲城大大小小的问题。

  株洲网友张人杰按网上的习惯,称陈君文为“陈同学”。张人杰提出,希望株洲“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能持久开展下去;另外,城内道路大面积翻修的同时,也有不少烂路无人问津,希望引起“君文同学”的重视。陈君文当即表示,“创卫”不会是“一阵风”。“相信我,一定会把这一块推向市场,用市场化的理念,推动城市管理。今年改造了123条小街小巷,周边还有哪一些路需要改造,请写信给我或在网上发帖。”

  网友“LM1397330xxxx”提出,近年来,株洲“五一”、“十一”和传统的端午、中秋、元宵等佳节,市里都没有组织大型活动,希望这一块有所加强。对此,陈君文表示,今年国庆,将搞一个大型的合唱艺术节,不请名家大腕,只请市民参与,唱出株洲精神。今后还将通过网络、媒体征集“株洲精神”和“株洲市歌”。市委宣传部长阳卫国补充说,今年9月株洲市将举办读书月活动,搞“传统文化进万家”;10月搞合唱艺术节;11月送戏下乡……

  3个多小时下来,网友们提出的意见和建议30余个。陈君文或做记录,或当场作答,一个也没有放过。他表示,今后将不定期组织类似的活动。“不是一次两次,而是N次。”市委书记的时髦用语引来了大家会心的笑声。

  市委书记与网民面对面交流,在社会和网络引起广泛反响。网友“fengfeng”希望执政者都能增强为民意识,真正实践“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想民之所想,急民之所急。

  其实,在此之前,株洲市的党政领导就充分重视网络媒体作用,利用网络了解舆情民意、解决实际问题。株洲市纪委书记杨平今年5月开始以实名在红网株洲版上亮相,还附上个人照片以证明身份,接受群众投诉举报,开了全国纪检官员实名上网的先河,受到中纪委的肯定。他平均每天上网两个多小时,每月发约180个帖子,至今已实名发帖300余篇。株洲市纪委通过网络帖子获取线索,查处好几起违纪违规案。日前,株洲纪委特聘了25名网络评论员,扩大和巩固网络反腐与网络舆论监督的力量。(记者唐湘岳 通讯员李支国)


(责任编辑:董宇)

PS:什么事情都怕对比,有了对比才能看出问题。先不说咱们本溪市委书记能不能上网和咱网民唠点喀,因为我压根就没想过他能和网民面对面,感觉他比胡锦涛架子都大,比胡锦涛的工作都要忙上百倍。只说说咱们县委书记和县长大人,二位大老爷休说上网和网民面对面,大家只要看看咱们县里的网络有没有这样一个交流的平台就知道了。政府信息网上全是政策法规和简单的时事新闻,你想给政府提个建议,连门都摸不着,只能自己叹口气,估计十年二十年之内这种新闻不会在桓仁发生了。
 楼主| 发表于 2008-7-20 20:10:32 | 显示全部楼层
人民时评:胡总书记成为“一号网友”,期待更多“幸福网事”
穆  杉
2008年07月20日00:20  来源:人民网-观点频道

 6月20日上午10时,胡锦涛总书记来到人民网。在强国论坛,胡锦涛总书记兴致勃勃地同网友们在线交流,回答了网友提出的几个问题,在广大网民中引起强烈反响。大家亲切的把总书记称为“一号网友”,认为同总书记在线交流是“最幸福的网事”。转眼一个月过去了,很多网友还在回味那一时刻,沉浸在幸福之中。

  有网友说,总书记与网友的“亲密接触”让网络走进官民沟通“新时代”。其实,在“了解民情,汇聚民智”方面,不仅“离中南海最近的是网络”,离每一个官员最近的都是网络。而这个“近”是需要官员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和执政水平来诠释的。

  现如今,官员和群众“触网”沟通的时间越来越长,空间越来越大,距离越来越小,主政一方或者负责某一领域的官员,或许每天除了应对自身负责的具体公务外,还需面对来自网络的各种声音——有满怀不解的疑问;有“气势汹汹”的质问;或许还有“不依不饶”的追问……网友的“问”,其实已经成为互联网上官民沟通的“重头戏”,那么各级官员又应当如何应对网友的“问”呢?

  网友的“问”源自他们对党和政府工作的关注,源自与群众切身利益的息息相关,源自对现实的一些困惑、不满,源自他们试图反映和改变一些情况的热切盼望。互联网是民意的载体和渠道,没有网络不代表没有民意,因为有了网络,让这些声音来得更真实、更迅速、更饱含期待,官员们对此应有清晰的认识。

  在信息时代,互联网为官员执政带来了“问题”,但这“问题”不是对工作的困扰,而是有没有直面民意的勇气和决心,是检验领导水平和驾驭能力的“试金石”,是对保守残缺、固步自封“宣战”的魄力——

  网友如果有满怀不解的疑问,官员们是不是应当带着这些疑问去查漏补缺,改进工作,思考一下,是不是工作做得不够细致,是不是存在疏漏?网友如果有质问,官员们是不是应当反思,群众为何有不满、有质疑,哪个环节出了问题,群众的怨气从何而来?

  网友如果有“不依不饶”的追问,官员们是不是应当回头看看处理问题的方式、方法、态度有没有问题,群众持续关注的焦点在哪,问题的根子在哪?

  这样,离网友近了,离干群矛盾就远了;离民意近了,离“官本位”就远了,这也是互联网时代良好官民互动的体现。被揭开画皮的“华南虎照”、被曝光的“最牛别墅”殷鉴不远,现实的力量告诉我们,网友的“问”代表着公众忧国忧民的视线,官员们应当瞩目。

  网络,聚集的是中国网民的力量,他们正以公民的责任与使命把自己的声音融入国家发展、社会进步。总书记上网不仅给网友带来了幸福感,更期待通过党和国家领导人的示范作用,使网络沟通成为一种官民沟通的常态,当越来越多的干部在民众心目中成了普通网友,能用网络切实地听民情、答民意、解民忧,我们这个社会会更加进步、更加和谐。我们也有理由期待更多的“幸福网事”成为见证中国政治文明进步的印记!

人民日报社论: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
胡锦涛总书记通过人民网强国论坛问候网友 并同网友在线交流
唱响奋进凯歌 弘扬民族精神
——记胡锦涛总书记在人民日报社考察工作
人民时评:从总书记上网看互联网政治
人民时评:总书记为何网上“了解民情,汇聚民智”
人民时评:总书记在线交流鼓舞网民振奋人心

http://opinion.people.com.cn/GB/70240/7533651.html
发表于 2008-7-21 10:04:37 | 显示全部楼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Archiver|五女山家园

GMT+8, 2025-5-22 04:23 , Processed in 0.175330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