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268|回复: 8

[原创]08新板块——桓仁乡镇之“五里甸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6-25 14:08: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五里甸子镇

      五里甸子镇镇政府驻五里甸子,人口1.09万人,面积224.47平方千米,辖8个村委会:桦树甸、三架窝棚、腰营、大镜沟、五里甸子、头道河子、夹皮沟、老黑山。
 楼主| 发表于 2008-6-25 14:08:46 | 显示全部楼层
预留
 楼主| 发表于 2008-6-25 14:08:50 | 显示全部楼层
预留
 楼主| 发表于 2008-6-25 14:08:53 | 显示全部楼层
预留
 楼主| 发表于 2008-6-25 14:08:57 | 显示全部楼层
预留
发表于 2008-7-15 20:29:48 | 显示全部楼层
腰营、头道河子并入五里甸子
 楼主| 发表于 2008-7-16 10:27:4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桓仁人 于 2008-7-15 20:29 发表
腰营、头道河子并入五里甸子

暂时采用老的行政区划,为的是更有亲切感! :handshake
发表于 2008-9-13 17:42:15 | 显示全部楼层

期待~~~

这是我出生的地方!!!
快有三十年未曾回去看看了!
期待你的照片!
发表于 2010-10-15 12:52:43 | 显示全部楼层
桓仁满族自治县五里甸子镇

      五里甸子镇位于桓仁县东南部的刀尖岭南麓,浑江北岸,距县城78公里,是离县城最远的乡镇。它东与吉林省集安市大路乡一岭之分,南与宽甸县下露河镇隔江相望,西与沙尖子镇毗邻,北与四平乡搭界。境域总面积为22447公顷,其中山林面积16984公顷;水域面积287公顷;耕地面积1413公顷,总体呈现“八山一水一分田”的自然地貌。全镇共辖6个行政村,73个居民组,有2782户,11451人口,其中农业户数2735户,农业人口10652人,是一个典型以农林业生产为主的乡镇。
       五里甸子镇山清水秀、气候宜人。大青顶子山坐落在境内的东北端,海拔1093.6米,为境内最高山峰。老黑山海拔804米,奇峻巍峨,气势磅礴,因山峰岩石和土皆黑色,加之从山脚遥望峰顶阴影甚黑而得名。夹皮沟村因为其独特的自然风貌和厚重的文化底蕴,每年吸引众多丹青妙手来此作画,被美誉为“画家村”。域内最大河流里岔沟河,发源于大青顶子和大西岔山麓,全长22公里,纵贯境内,于五里甸子村注入浑江。五里甸子镇气候温和,雨量适中,日照充足,全年无霜期达到150天,有利于农作物生长,素有辽东“小江南”之称。矿产资源有石灰石、铁矿、铜矿、煤矿等,储量十分丰富。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自然资源,为五里甸子镇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五里甸子镇历史悠久,据考证,公元前37年,高句丽民族曾在这里居住,繁衍生息,现存瓦房沟遗址仍旧清晰可辨。建县时,属时和保(后为西时和保)。设区时归沙尖子区。民国25年划村时,设五里甸子村,其后一直是村、乡、公社所在地。1984年,撤公社建乡,同年又改乡为镇。1985年11月,改称五里甸子满族朝鲜族镇。1989年更名为五里甸子镇。“一方水土一方人”,青山碧水孕育了五里甸子镇人民勤劳淳朴的民风。在这个以满、汉、朝鲜、蒙古为主的多民族聚集地区上,人们相处和谐融洽,通过团结协作、辛勤耕耘共同建设着美好的家园。
       实施“九五”计划以来,五里甸子镇在县委 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历届领导班子和干部群众的努力拼搏下,不断解放思想、抢抓机遇、求真务实、开拓进取,推动镇域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2004年全镇社会总收入19059万元,比1994年增长5倍,其中第一产业 3232万元,增长8倍;第二产业 10107万元,增长6倍;第三产业5720万元,增长 12倍。农民人均纯收入2799元,增长3倍。
       “思想促进发展,思路决定出路”。几年来,我镇牢牢抓住思想解放这个“一号工程”,在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上下真工夫。先后组织党员干部和农民群众3000余人外出到先进发达地区进行参观考察学习。通过对照先进、寻找差距,促进干部群众解思想观念得到转变更新。在此基础上,镇领导班子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结合本镇实际,明确了 “一主三化”和“工业强镇、产业富民、科教兴镇、生态立镇”的发展思路,确定了工业企业和林果药业两个主导产业,为镇村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注入了不竭的动力。
       辽宁省白水泥厂是我镇的支柱工业企业,建于1993年,占地面积 35000平方米,1998年企业实现成功转制。该厂现有职工90人,平均年产7000 吨白水泥,产值近300万元,产品质量好,远销黑龙江、河北等地,年利润达30余万元。目前拟通过招商引资渠道扩建年产30万吨黑水泥生产线。另有五里甸子村砖厂和三架窝棚村铜矿两个集体企业,运作良好,效益可观。近几年,我镇以科技为先导,以资源为依托,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取得了显著的成果。2004年招商引资1259万元,实现了铁矿、煤矿等资源的开发运营,为民营企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进一步提高了镇村经济收入。镇村企业的快速发展,牵动了第三产业的蓬勃发展。全镇从事商饮服务、交通运输等行业共有584家,集市贸易十分活跃。2004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1200万元,促进了社会市场经济的繁荣发展。
       “民以食为天”,农业是农村发展和农民生活的基础。几年来,我镇充分利用气候优势发展优质农业,农作物主要有玉米、大豆、高粱、水稻等,播种面积906公顷,产量4243吨,亩产达600元。在稳定农作物的基础上,我镇用工业化理念谋划镇域经济发展,不断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大力发展标准化、特色化的富民产业,逐步形成了市场带产业、基地带农户、支部带协会的科学发展模式,有力的推动了农业产业化进程,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目前,全镇经济田种植面积实现534公顷,并建立了以老黑山村生姜种植基地和桦树甸子村千亩五味子示范园为主的六个产业示范园区。造林总面积实现4180公顷,其中经济林1567公顷,速生丰产林1520公顷。现有板栗树120万株,实现人均“百株栗”,居全县前列;中小药材种植面积1274公顷,其中山地药材931公顷、平地药材343公顷,超额完成林业“221”工程目标。畜牧业“三个一”工程进展顺利,目前黄牛存栏6511头、猪存栏3872头、羊存栏2000只、鹿存栏255只、家禽10余只,畜牧业收入快速增加。生态建设不断巩固加强,生态环境得到显著改善。通过采取退耕还林、植树造林、营造生物堤等有效措施,大力加强生态绿化,保护山林资源。目前我镇山林植被覆盖面积达到74%,在全县名列前茅。
       未来的发展道路上,五里甸子镇将充分利用和有效整合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优势,精心打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和品牌产业,以昂扬向上的精神面貌,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把握机遇、乘势而上,促进镇域经济和社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早日实现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来吧!五里甸子镇正以全方位的开放姿态、宽松的投资环境迎接四海宾朋、八方贤俊来此投资发展,让我们携起手来,用勤劳和智慧共同打造五里甸子镇灿烂辉煌的美好明天。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Archiver|五女山家园

GMT+8, 2024-6-2 11:21 , Processed in 0.173747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