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796|回复: 0

学诗笔记(二) 作者:白冰 《第四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4-5 21:04: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DIV>( L8 h# o, P# B  V
<P><FONT size=4>如何押韵?<BR>    <BR>      诗人闻世镛有论诗绝句曰:“四韵吟成指顾间,百篇炮制也何难。无情有句能惊俗,举世风来说剑南”。四韵,即旧时的平、上、去、入四声,新韵也是四声:阴平、阳平、上声、去声。掌握了四韵,写诗就不难了。那么如何押韵?<BR>      写诗用韵时,一要注意选韵。因为韵有宽韵和窄韵之分,宽韵字多,窄韵字少,字特别少的窄韵也叫险韵。初学写诗者最好选用宽韵。如平水韵中下平声的七阳、八庚、十一尤都是宽韵,而上平声的三江、九佳,下平声的十五咸都是窄韵。二要注意韵的性质。人有喜怒哀乐,字有抑扬顿挫,如果用得精当,就能增强诗的艺术色彩,引起读者共鸣。韵可以分洪亮级、柔和级和细微级三级,写诗时,可根据诗的内容和感情,选择适当用韵级别。三要注意押韵形式。押韵韵脚的语法结构可为单音韵(一个字,如陆游《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双音韵(两个字,如贺知章《咏柳》:“不知细叶谁剪出,二月春风似剪刀”),三音韵(三个字,如杜牧《清明》:“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写诗的时候可以灵活运用。四要注意不能出韵、重韵,避免重音。出韵是用了不属于同一韵部的字,如东、宫、穷三个字与生、英、横三个字,是属于两个韵部,混在一起用互为出韵。重韵是在同一首诗里用了相同的字。出韵和重韵是写诗大忌。重音是用了音同字不同的字,也要尽量避免。五要弄明白何为限韵和步韵。限韵是限用规定的五个字做韵脚写一首七律或限用三个字写五律,而且顺序不能颠倒。步韵用于和诗,也叫“次韵”,按对方原韵,韵序也不颠倒。用原韵,但不接原韵序叫“依韵”。韵出是必备的工具书,是用来选韵、查韵、对韵的,写诗要善于用韵书。</FONT></P>+ c8 U/ @4 a. @/ B" @
<P><FONT size=4>关于平仄</FONT></P>& O% [$ j& i/ L8 S
<P><FONT size=4>      平仄是格律诗三大要素中最重要的,是区别于其它诗的主要特征。毛泽东同志曾指出:“一种形式经过试验、发展、直到成型,是长期的,有条件的。譬如律诗,从梁代沈约搞出四声,后又从四声化为平仄,经过唐诗人们的试验,到盛唐才定型。”(《与臧克家谈诗》)对平仄规律,毛泽东认为:“律词要讲平仄,不讲平仄,即非律诗。”(《致陈毅》)<BR>      所谓平仄,就是把汉语发音,根据诗词的需要分为平、仄两类。请看下表:</FONT></P>1 d" r& a% a( n; g& F; e! |9 m
<P><FONT size=4></FONT></P>
3 E) U6 A# P0 Q* N" J+ x<P><FONT size=4>      古代的入声字到了现代,则分别归入平、上、去声。一般来说,平声调子悠扬平稳,仄声调子短促且高低起伏,这两种发音字有规律的组合,读来有急有缓,有高有低,抑扬顿挫,朗朗上口,富有音乐美。<BR>      平仄只有律诗才讲,词曲也讲但与诗中的平仄排列不一样。诗体的平仄组合可用三句话来概括:本句内相同,两句间相对,两联间相粘。句内平仄相同,即每一节奏的平仄交替,如七言的“平平仄仄平平仄”或“仄仄平平仄仄平”,五言则减去两字,成为“仄仄平平仄”或“平平仄仄平”。如果为押韵的需要,以仄声结尾的需改作平声,如“仄仄平平仄”,即改为“仄仄仄平平”。两句间相对,是说上下两句间的平仄正相反。上句又叫出句,如出句为平声,对句相应处则应用仄声。律诗无单数句,两句间的平仄必须相对,如“平平仄仄平平仄”,必对“仄仄平平仄仄平”。五言相同。律诗每两句称做一联,两联间相粘。相联是指前后两联诗,平仄排列不应重复,以免单调。如首联二句为“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那么第二联首句第一节奏应与第一联第二句第一节奏相同,称为相粘。依上例应为“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绝句只两联,只需第三句平仄起首与第二句相同即可。如为律诗,则第五句与第四句、第七句与第六句,也同样起首平仄相同。排律自可类推。</FONT></P></DIV>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Archiver|五女山家园

GMT+8, 2024-6-18 02:09 , Processed in 0.178487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