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132|回复: 0

学诗笔记 作者:白 冰 《 第三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4-5 20:48: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DIV>! l, M3 y5 e# a  K9 |
<P><FONT size=4>旧体诗词</FONT></P>0 _& i; H7 ?6 w( x0 H! _
<P><FONT size=4>      被誉为“国粹”的旧体诗词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我国诗歌园地中的一枝奇葩。从诗经、楚辞、乐府、古风,到唐诗、宋词、元曲以至明清诗歌,旧体诗词艺术是我国真正的传统文化中之瑰宝,民族文化中之精华。唐诗,宋词则是我国诗词艺术的顶峰,受到世世代代国人和居外华人的喜爱。诗者,所以抒情,言志、感时、咏事、扬善、刺恶是也。一些有识之士为发扬光大、继承繁荣旧体诗词做出了卓越贡献。目前,我国旧体诗词诗坛上,显现出一派“沉舟侧畔行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喜人景象。<BR>      “人间要好诗”。好诗应该是情真、味厚、格高,讲求格律。诗词格律是前人从诗词创作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格式与规律,并无神秘可言。但有初学旧体诗词的人,受“格律诗束缚思想”的影响,把格律诗写作视为畏途,不敢接触。不去捅破这层窗户纸,就看不到旧体诗词里面的风景很精彩;也有的诗词作者盲目地去“突破”、“创新”,他们要打破旧体诗词的格律,写出来的东西不押韵、不对仗、平仄也不协调,却挂上如七绝、七律、沁园春、卜算子的招牌,有的报纸上也发表了一些旧诗不是旧诗、新诗不是新诗的东西,看了令人啼笑皆非。其实,这是对学写诗词的一种误导。写旧体诗词就像玩球,篮球、排球、足球,虽然都是球,却各有其各自的规则,不讲规则就乱套了。同理,不按规律写的诗,便不是旧体诗词,诗的格律是不能改革的。旧体诗词即是格律诗词,它的基础知识是指押韵、平仄、对仗在诗词中运用的规律和格式,称旧体诗词的“三大要素”,也叫“诗中三昧”。意思是说,没有这三个方面的约束,写出来的诗不能算做是旧体诗词。当然,如果只按照要求中规中矩地写,却没有形象、没有新意的诗,也不能说是好的旧体诗。<BR>      旧体诗,是指律诗和绝句,也叫近体诗和今体诗,唐代以前的诗,除了所谓“柏梁体”外,被叫做古体诗,也称古风。唐以后不合近体诗的也叫古体诗或古风。我篇《学诗笔记》中所记载的旧体诗词知识,主要是格律诗词知识。</FONT></P>) l1 m. |6 \. K0 A6 T! P
<P><FONT size=4>关于押韵</FONT></P>
7 M8 U* M7 {+ t% z' q/ }<P><FONT size=4>      押韵古代叫叶韵,是相和或相应的意思。押韵是中国诗歌的优秀传统。我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第一首诗《关雎》就押韵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押韵是旧体诗词的音乐美,属听觉艺术。韵在旧体诗词中具有和谐的前后响应,回环径复之功效。唐代大诗人白居易说:“交情郑重舍相似,诗韵清铿玉不如”。所以学写旧体诗词,一定要学会用韵。<BR>      所谓韵,现在是指汉语拼音字母中的韵母。押韵就是韵母相同或相近的相押。如唐代诗人杜牧的《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升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这首诗的“斜”、“家”、“花”三个字的韵母都是“a”,押古诗韵下平声“六麻韵”。<BR>      古时,有人把韵母相同或相近的字偏在一个韵部里,按着不同的韵母,分成若干个韵部,后人写诗的时候就可以拿来照用。经过历代多次修改变化,到南宋时的平水人刘渊改为107韵,后人将他编的韵叫“平水韵”。每一个韵部有哪些字,这就要看韵书了。现在韵书版本很多,可以买来学习和参考。<BR>      旧体诗词在押韵方面有以下几个特点:<BR>      一是旧体诗词规定,诗一律押平声韵,一般不押仄声韵,词曲押平声韵,也有押仄声韵的,且有平仄韵交叉的。押仄韵的,如“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被认为是古风。<BR>      二是旧体诗词,绝句、律诗、排律(长律)必须一韵到底,不允许中途换韵。古风可以随便换韵。<BR>      三是押韵的位置,除首句可以押可不押韵外,押韵都押在偶句上,即律诗在二、四、六、八句,绝句在二、四句上。“柏梁体”句句押韵。杂诗隔句功数句押韵。词曲是一个词牌或曲牌一个押韵的位置。</FONT></P></DIV>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Archiver|五女山家园

GMT+8, 2024-6-18 20:34 , Processed in 0.134984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