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700|回复: 0

[原创]如何发挥劳动保障平台的作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2-22 10:03: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P  align=center><FONT size=5><STRONG>民思我想 民需我办 民困我帮</STRONG></FONT></P>
<P  align=center><FONT size=5><STRONG>努力打造 就业服务“零距离”</STRONG></FONT></P>
<P  align=right>——沿河社区如何发挥劳动保障平台的作用    </P>
<P >沿河社区劳动保障服务站在县劳动保障部门、街道办事处和社区党支部的组织和指导下,按照就业服务体系建设现代化、专业化、制度化、社会化的新要求,不断探索社区就业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在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方面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目前,社区就业组织健全,工作有序,制度完善。社区就业服务工作人员搭配合理,平均学历大专,平均年龄42岁。是一个老青结合的优秀队伍。为了很好的为居民服务,我们尽力做到信息畅通、服务到位。为了尽力做好社区就业工作:</P>
<P >首先建立灵敏迅捷的信息平台。对下岗失业人员的底数不清,是困扰我们多年的一个老大难问题。社区劳动保障工作平台建成之后,所开展的第一项工作,就是对辖区内劳动保障有关基础数据进行摸底,从而初步发挥了出较灵敏迅捷的信息基站作用,为各级政府决策提供客观依据。</P>
<P >一、开展普查活动。每年3-5月份,我们以人口普查的力度去开展下岗失业人员基本情况和岗位资源情况的普查。我们的工作人员走家串户“敲门”调查。通过普查,我们对辖区内下岗失业人员的基本情况做到了个人基本信息、原属单位、就业情况、就业愿望、生活状况、技能特长、联系方式“七清”,并建立了下岗职工、失业人员、灵活就业人员等九部台帐,同时建立社区内非公经济基本情况登记本,详细登记用工及需求情况,摸清了社区就业岗位的数量、机构、特点、趋势,真正成为就业再就业工作的“第一知情人、第一报告人、第一服务人”。</P>
<P >二、实行动态跟踪。社区就业信息变化强,普查这种“突击式”的工作方式不能满足工作需要,为建立就业基础信息管理的长效机制,我们将就业登记工作重心下移,延伸到社区各个居民组。就业登记工作实行居民组长适时了解,及时登记,按月上报更改社区就业信息。自去年以来,我们对居民组长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量化就业工作任务,实行严格考评,并建立动态信息库。</P>
<P >三、延伸信息网络。我们利用县局给我们提供的信息网络,与县局、街道建立了上下贯通、双向互动的就业管理服务信息系统。通过电脑网络,下岗失业人员在家门口都地及时了解就业再就业政策信息和就业信息;用人单位享受到了“零距离”的劳动力资源信息服务;市、县劳动保障部门也可以及时了解来自最基层、最前沿的基础信息。</P>
<P >其次、创建贴近居民的服务窗口。基层劳动保障机构直接面对居民群众,所承担的工作又事事关系到最基层群众的基本权益。因此,社区劳动保障工作站担负着各级政府靠前服务的重任,把优质、高效的服务工作深入到千家万户,在小平台发挥了“大窗口”的作用。</P>
<P >一、开展再就业援助。为落实再就业援助计划,以再就业援助行动为契机,向下岗失业人员开展送政策、送培训、送岗位、送服务的“四送”活动。我们的工作人员成为了帮下岗失业人员“找工作”的高手。利用创业带头人自己下岗再就业的亲身经历,现身说法,帮助下岗失业人员转变观念,同时为下岗失业人员推荐岗位。截至2006年底共有584名下岗失业人员经援助实现再就业,其中“4050”人员179人,单亲人员13人,零就业21人。</P>
<P >二、宣传落实再就业优惠政策。社区是落实再就业优惠政策第一站。我们认真审核办理《再就业优惠证》,积极推荐小额贷款的项目,成为了再就业政策的宣传站、接待站和监督站。为及时解决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后的困难,我们开展了回访本人、回访家庭、回访单位的“三回访”活动,开展跟踪服务。</P>
<P >三、实施再就业培训。本着“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差什么、练什么”的原则,针对本人实际,结合需要,积极推荐下岗失业人员参加普惠制培训班,添加技能,提高就业能力。</P>
<P >另外还开辟了广泛的就业渠道。随着城市功能的不断完善,社区就业的潜力越来越大,我们围绕解决社区居民最关心的实际问题,开始了对社区就业岗位的有组织的开发、利用。充分开发公益岗位数量,进一步畅通了就业渠道,使社区破解了部分就业难的大难题。</P>
<P >结合社区建设的需要,充分开发社区就业岗位。以适应居民多领域、多层次日常生活服务的需要,按照“民思我想,民需我办,民困我帮,民急我应”的思路,以市场化经营的家政服务为切入点,开发保洁、修理维护、托老托幼、道路维修、文化宣传、治安联防等岗位,解决就业101人。</P>
<P >结合共驻共建工作,发动全社会力量共同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一是挖掘整合社区内用人单位的岗位资源。社区一方面把创建“充分就业社区”纳入共驻共建工作,另一方面牢固树立服务意识,千方百计为辖区内单位排忧解难,广泛宣传再就业工作的重要性,赢得辖区内单位对就业工作的理解和支持,与辖区内用人单位达成“人力资源供求服务协议”,将空岗报告和再就业援助行动落到实处。二是聘请再就业援助志愿者。我们聘请共驻单位法律顾问姜永坤,创业带头人许秀菊、苏程程,社区非公经济法人万红、张琦伟、张焕东、刘艳等热心社会公益事业、具备就业指导能力的志愿者组建再就业信息员队伍,帮助援助对象转变就业观念,开展送岗位、送信息、送政策、送法规的“四送亲情行动”,成为社区内就业工作的一扇窗口。 </P>
<P >综上所述,我们在社区劳动保障工作站的工作中体会到,社区就业工作必须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在思想和工作上去实践“贴近群众、细致耐心、信息畅通、宣传到位、主动服务、严格把关”的24字方针,就一定能做好社区就业工作。  </P>
<P  align=right>2007年6月6日</P>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Archiver|五女山家园

GMT+8, 2025-5-23 12:17 , Processed in 0.148846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