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232|回复: 1

[原创]桓仁:正用发展旅游业走自己的富裕之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2-8 17:03: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P  align=center><B >桓仁:正用发展旅游业走自己的富裕之路?</B><B ><o:p></o:p></B></P>
<P  align=center><B ><o:p> </o:p></B></P>
<P ><FONT size=3>虽然在西方国家乃至中国的南方和沿海开放城市中,像定期出外旅游和做与旅游相关的行业已是许多人生活或是家庭收入来源中不可缺的一部分,但在中国大陆北方,外出“旅游”、经营旅游业对大多数人来说仍然是个前卫的概念。长期以来,旅游对生活在温饱线上的人来说,常面临着重重阻力,因为他们担心这会影响到未来一个时期内的基本生活保障。即使参与旅游这个大产业,传统观念也仅限于餐饮和住宿。<o:p></o:p></FONT></P>
<P ><FONT size=3>而现在,在中国大陆北方,在辽宁的东部山区——桓仁县,由当地政府领军,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当地人正在挑战传统,走上一条更富裕之路。去年,桓仁县对外宣称:全县接待游客达到91万人次,比2000年增长193.5%;实现旅游收入5.4亿元,比2000年增长831%。<o:p></o:p></FONT></P>
<P ><FONT size=3>这就是说:桓仁以不占任何地理优势的偏远位置,从2006年辽宁省14个地级市 56个市辖区、17个县级市、19个县、8个自治县旅游业总收入的970.5亿元中,占有了相当的比例。 <o:p></o:p></FONT></P>
<P ><FONT size=3>有资料表明,总面积3547平方公里的桓仁自然地貌为“八山一水一分田”,森林覆盖率高达73.8%,这无疑要使当地人从对原始资源的依赖中转变观念转变很难。不可否认的是:由于森林资源的锐减已成为困扰他们生存的新问题,当地政府对发展旅游业的态度才逐步变得开明起来。</FONT></P>
<P ><FONT size=3>但目前当地民间的“肥水不流外人田”的观念中有很多因素都不利于外地人介入旅游行业。这一点,从一开始当地政府重视发展旅游业就一直存在着。虽然政府出台了很多鼓励“外商”介入政策,可要战胜这种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还需一段时日。<o:p></o:p></FONT></P>
<P ><FONT size=3>不过,旅游业现在已经得到了当地人越来越多的承认。在他们的官方和民间网站上,可以看到介绍当地旅游资源的文章和图片正以惊人的速度发展着。这个不断向外扩张介绍当地旅游资源的讯息,常常让人感觉正在一个巨大的森林花园上缓慢而悠闲地渡步。</FONT></P>
<P ><FONT size=3>还应该注意的一个倾向是,在一个当地较大的民间网站上,能看到一些民间人士已经从那说教的官样文字中解脱出来,他们或者她们,正用一种全新的、热爱的招引性语言在对外地人介绍他们旅游资源的优势,并真切地指导人们该怎样去那里旅行。</FONT></P>
<P ><FONT size=3>作为大陆北方地处偏远的桓仁县,它们现在已坐拥世界历史文化遗产—五女山山城(古高句丽第一都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辽宁屋脊佛顶山,国家级森林公园—浑江库区国家森林公园,东北地区最大的钟乳石溶洞—望天洞,第四纪冰川遗址—冰臼,世界罕见的地质一绝—地温异常带。并且,新近获得由中国政府颁发、北方大陆少见的 “中国17个旅游强县”之一的称谓。<o:p></o:p></FONT></P>
<P ><FONT size=3>这样的丰富旅游资源在大陆北方令人称颂,在那里,方便人们去旅行的道路变化像便魔术一样,不断积聚出新。外地去旅游的人惊异于桓仁道路的发展速度,那是难以用语言形容的变化。如今,很多的乡间土路已被高档柏油路面所取代;夏日经过可见路边绿树成荫、花团锦簇。</FONT></P>
<P ><FONT size=3>然而要让更多的旅游者和投资者认识并独立思考这里的旅游资源强势,使桓仁达到中国政府制定的旅游业各项指标年增长10%左右的速度,桓仁人还将面临很多挑战与困难。</FONT></P>
<P ><FONT size=3>  而改革民间固有的排外观念、创新机制是全面发展旅游产业的关键。</FONT><o:p></o:p></P>
发表于 2007-12-21 11:02:25 | 显示全部楼层
<P>把握机遇,细心规划。</P>
<P>不能盲目跟风,从而破坏了桓仁原本的“绿色”。</P>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Archiver|五女山家园

GMT+8, 2024-6-17 08:18 , Processed in 0.141480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