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543|回复: 0

[原创]长篇小说连载《漫游记》第六章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2-11 22:01: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P >第六章:风雪日走浑江玉皇观拜师<o:p></o:p></P>
<P >李道长传道术功成正果<o:p></o:p></P>
<P >话说在大年初一的早晨,林长生告别了众和尚,踏上了去五女山的冰雪路。由于昨晚救火运动量大,林长生早就饥肠咕噜,行了一段路后,走进路边一个人家打探去五女山的方向并讨点吃的,那家主人以为长生是远道来的上香客,把林长生让进屋,过年的现成饭菜让他好吃好喝了一顿,然后又给包了几个馒头,告诉他再往前走几十里,便可看到五女山了,并说山上有个李道长,行医看病挺有两下子。长生又向前行走了好一阵子,天将过午时分,又向路人打听方向,那路人说道:“你到五女山干什么?那上面只住着几个老道,大过年的有什么急事非上山不成?”林长生迟疑了一下说:“啊……,我去找亲戚。”那路人便抬手指了指远处的一座高山说:“那就是五女山,山上有座玉皇观,住着一个李道长,行医相面看风水挺有两下子,但是现在五女山雪大不好上,当你跨过五女山下的浑江冰道后,可先到五女山下的长岗子,玉皇观在那里还有一些房子,里面住着几个老道,是和玉皇观一起的,你可以先到那里打听亲戚的消息。”林长生顺着路人手指的目标放眼望去,心中赞叹:“真是一座奇山!”只见:<o:p></o:p></P>
<P >云里雾里一座山,一道石峰座山巅。<o:p></o:p></P>
<P >长约十里高百丈,石峰上面有人烟。<o:p></o:p></P>
<P >林长生看的高兴,忘记了疲劳,不仅加快脚步,直奔五女山方向走去。走了一阵,眼前出现一条数百米宽的封冰江面,江面上除了过往的行人外,还有一些孩子在冰上玩爬犁。此时,北风阵阵夹杂着雪花扫向行人和那些玩耍的孩子,而孩子们非但怕冷,反却玩耍的愈加高兴,只有那些行人为了躲避风雪在急匆匆的赶路。长生迎着风雪踏上江面,江面的冰很滑,不得不小心翼翼在冰面上行走。迎面赶路的一位约五十六、七岁上下年纪的妇女,忽然脚下一滑摔了一跤,长生赶忙上前将其扶起,但妇女说腿痛的厉害,不敢走路了,长生问她家在哪里,她说家住二十里外的弯弯川大队,她一面痛苦的呻吟,一面十分犯愁的对长生说:“我是到女儿家看望坐月子的女儿,否则才不会顶风冒雪在这大年初一里走这么远的路,这下八层是腿骨折了,离家还这么远,这可如何是好?”长生也十分为难,遇到人家有难不能不管,但自己还急着赶路,现在天已过午,这可如何是好?恰在此时一个农夫赶着牛拉爬犁路过,长生将其拦住,要求农夫将妇女给送回家,农夫听说是弯弯川大队,说:“那得多走很远的路,你这当儿子的怎么不给母亲送回去?”长生脸一红,说:“我和这位婶婶也是刚认识,都是过路人,这样吧,我这里有两元钱,就算是给牛添点草料钱,拜托这位叔叔用你的爬犁把这位婶婶给送回家。农夫听长生说也是急着赶路的路人,有所感动,答应将妇女给送回家,长生将两元钱塞给农夫,农夫也未太推辞,二人将妇女抬上雪爬犁,妇女回头致谢,然后各奔东西。<o:p></o:p></P>
<P >太阳快要落山的时候,长生按照行人的指点,终于来到五女山下的长岗子。<o:p></o:p></P>
<P >长岗子是五女山玉皇观的粮食蔬菜生产基地,这里环境和周边的生产队相差无几。长生说明了来意,一位被小道士们叫做道缘掌院的中年道士接待了林长生。在这玉皇观,总负责人叫方丈,下一级管事的人叫掌院,掌院再对普通道士负责,道缘便是一个掌院。长生向道缘掌院报上姓名,讲明来意,道缘掌院哈哈一笑,说道:“善安方丈早有吩咐,说近日有位弟子来投,想必是你啦?!可你怎么正赶上大过年来?也好,也是我五女山玉皇观大年初一开门见喜,你今天就住在这里,明天派人带你到山上拜见方丈。”道缘掌院安排长生吃了晚饭后找个房间住下。长生昨晚就未休息好,今日又走了许多路,感到十分乏累,躺下后很快就呼呼大睡。<o:p></o:p></P>
<P >第二天醒来时已是两尺高的太阳。道缘掌院安排长生吃了早饭,然后叫来一个小道士对他说:“山雀,你今天上山把这位道兄送到方丈那里,正好山上也该送粮了,你们就和驴子同行吧。”长生心里疑惑:“驴子是谁?难道在这宫观里还有叫做驴子的?”小道士却爽快的答应着:“知道了,师父。”小道士回身对长生说:“施主稍等片刻,我去去就来,”然后朝着一处厢房的后院走去。不一会儿,只见小道士赶着一头驮着两个袋子的毛驴走了出来,长生心中更是大惑不解,心想这道观里怎么还养着牲口,但又不便多问。二人走出院子,随着毛驴上了山路。毛驴驮着袋子在前面自行走着,就象识路似的,根本就不用驱赶。二人一路上边走边谈。小道士姓张名山雀,和长生年龄相同,只是生日小了点。一路上,张山雀的嘴就向那小鸟山雀一样嘁嘁喳喳讲个不停,见长生对驴子感兴趣,说道:“嗨,奇怪了吧,这毛驴是专门用来给山上送粮食的,要是没有这毛驴,那不把我们这些小道士累坏了。不过,刚开始是没有毛驴的,山上吃的用的只有我们这些道士往山上背。有一次善安方丈云游归来,走到山下,见一农夫正准备杀驴,出家人哪里看的下去,走到近前询问缘由,那农夫说这驴不知得了什么怪病,已经三天不吃不喝,看着它逐渐消瘦掉膘,还不如趁早给它一刀。方丈师父说:它也是生灵,给你干了那么多活,现在有病你应当给它医治才是,怎么想到要杀死它呢?农夫不耐烦的说:你们老道讲究善良,那你就拿二百元钱把驴卖给你了,你愿意放生我也不管。这时那毛驴用眼睛望着方丈师父,像是乞求着救它一命,方丈师父狠了狠心,掏出全部云游化缘所得,买下了这头驴,牵回山上一检查,原来这是一头母驴,在它的胃里长了驴黄,比牛黄要贵多少倍,方丈师父给它手术取出驴黄,这驴没过多久病就好了。它看到我们往山上背东西,就用头来拱我们,我们把东西放在它背上,它竟乖乖的自动往山上走,后来这驴就成了我们的运输工具。这大驴生小驴,没几年,我们竟繁殖成好几头驴来。这些驴很通人性,平时也不用我们驱赶,只要把袋子往它身上一驮,我们往山上一指,它们就会自己把东西送到山上去,我们也因此轻松了许多。今天是送你上山,否则才不用我们和它同行呢。师父用卖驴黄所得,为道观添置了好几间房子。”山雀讲述完毕,兴致的问长生:“怎么样,故事满意吧!哈哈哈!”小道士的天真爽快,很快就取得长生的好感,同时,长生也对张山雀故事里的方丈师父的善举感到敬佩。二人相互介绍着对方的情况,边走边聊,嘻嘻哈哈,很快就成了熟人。走着走着,山雀伸手往上一指说道:“你瞧,这五女山美不美?松、桦、柞、柏,古树参天。你看那上面就是石城,石城的周边是由二百多米高的立陡石崖处成天然屏障,城内方圆有几十里,听师父说这叫卫城,曾是高句丽古国的第一都城。从下往上看,白云飘浮在半山腰,衬托出半空中的宫观飘飘渺渺,恰似仙境一般,善安方丈就住在上面。如果从上往下看,自西北天际流出一股江水,几经弯绕,在山下的南面巧夺天工的划出一幅道家的太极图形,把山上的宫观烘托成极至的道家圣地。”然后山雀回手一指:“看,那就是浑江,夏日是川流的江水,冬季封冰之后好似洁净无暇的玉带,把太极图绘制的惟妙惟肖。”山雀回头手指山下的浑江,兴致勃勃的向长生介绍着。长生听的入神,看的高兴,二人边登山边聊天,近中午时分从五女山南门登上山城。<o:p></o:p></P>
<P >长生虽然生长在山区,确从未攀登过这样的高山,站在石城上极目瞭望,好一派北国高山。远望:<o:p></o:p></P>
<P >脚下群山一片白,风吹林吼浪排排,<o:p></o:p></P>
<P >石城恰似一叶舟,浪尖尖上玩风采。<o:p></o:p></P>
<P >近看:<o:p></o:p></P>
<P >十里山城雾迷迷,忽见仙阁半空里,<o:p></o:p></P>
<P >莫是玉帝常光临,怎称玉皇宫观兮。<o:p></o:p></P>
<P >长生心中感叹,好一处人间仙境。山雀带着长生七拐八拐,没过多久,将长生领进一处寂静的院落。山雀站在院中,双掌合实于胸前,轻声禀报:“方丈师父,我是张山雀,有弟子林长生上山拜见师父。”稍许,屋内传出两下咳嗽声,然后是一个老者的声音:“是长生啊,带他进来吧。”长生心中纳闷,怎么他好像知道我来?但来不及多想,便随山雀进了屋,见一老者在炕上打座,老人家的头发和胡子一片花白,就连眉毛也是白的,白色的头发扎成发鬏盘于头上,银白色的胡子飘洒于胸前,一把木柄拂尘搭在肩上,两眼似闭非闭。长生见此,心想这便是为自己治病起名的道长师父了!自己长途跋涉历尽艰难,终于找到了师父!诚至之心使他一下跪于方丈面前:“道长师父,我就是十七年前您在夹皮沟给治病起名的林长生,我步行五百里前来向您拜师,您就收下我做徒弟吧!”老道长微微一笑:“是小长生,知道!知道!山高天冷,快烤烤火吧。”老道长手指地中间的火盆,示意山雀拿凳子让长生围火盆坐下。山雀用手拉了两下长生让他起来,但长生跪下不动,说道:“师父答应收下我后我才能起来。”善安方丈问道:“你为何要拜我为师,说说缘由?”长生见问,泪如雨下:“师父……,我冤屈呀!”接着,长生便一五一十把自己在学校考试中突发特异功能而取得考试高分,教育局和学校领导说自己利用封建迷信手段冒充特异功能而考试作弊,并将自己开除学籍,及为此离家出走,安寿山除豹救狍,青云寺天灾人祸的经过讲了一遍。然后说道:“我即被学校开除,无颜回去面对父母,无颜面对同学老师,也无颜面对父老乡亲,我身无分文步行五百里,辗转数月上得五女山,就是投奔师父您来了,您如果不收我,师父……,我无处可去呀!”一席话说的善安方丈甚是感动,问长生:“你投奔为师想学点什么?”长生答道:“弟子虽在学业上无成,但却爱好文学,通读了大量的历史故事,深受其英雄业绩的熏陶。弟子一生向往正义,疾恶如仇,愿意跟师父学点本事,帮贫济困,惩治恶人。”善安方丈思索片刻后说道:“此言差亦,现在国家安定团结,人民安居乐业,宗教信仰自由,正是国泰民安之时,你小小年纪,谈什么正义仇恨。你虽有先天功能,又有武功基础,并有除豹救狍的功德,但你身材弱小,体态不佳,在武术上未必有大的造就,还是学点治病救人,与人行善的医术吧。中华医学有着几千年的历史,近几百年来由我道家不断发扬光大,具有能起死回生的独到之处。自明天起,你就跟随在我身边,学学治病救人,也好为将来圆就一个技术饭碗。你既然爱好武术,同时也可兼学些护身功法及道家的其它功法,只是不要放在主业罢了。”长生听罢,见师父答应收下自己,首先一喜,虽然安排的学习方向与自己的想法不同,但也却是为自己着想,当即磕头拜师,表示服从师父安排。当下,山雀向长生祝贺了一番,善安方丈安排斋饭边吃边聊,共叙师徒缘分。<o:p></o:p></P>
<P >自此,善安方丈把长生留在身边,首先将珍藏的道家医学经交付长生学习,并言传身教,把自己几十年来的实践经验灌输出来,见长生学习刻苦,认真好学,对读过的文章过目不忘,对望、闻、切、诊要点背诵如流,第二年便又把相术经、风水经等珍贵书籍尽数交付长生咏读,长生也是废寝忘食的刻苦学习。第三年,善安方丈见长生聪明好学,人也格外仁义,是自己理想的接班人,便顾不得前言,将自己毕升所学的十八般道术尽数抖搂出来教与长生。通过对道家的轻气功、硬气功、各套内家拳法的习练,一下子把长生的先天性特异功能诱发了出来,使得长生把道家的各项工夫、道术发展的十分精通,达到炉火纯青、出神入化的境界。有诗赞叹:<o:p></o:p></P>
<P >长白名岳五女山,宫观道术通上天,<o:p></o:p></P>
<P >治病绝技回生术,异诊奇疗百姓欢。<o:p></o:p></P>
<P >相面拆字又一绝,路人回首知祥安。<o:p></o:p></P>
<P >侠肝义胆仁慈者,方圆百里受赞叹。<o:p></o:p></P>
<P >功能特异先天就,活人见到活神仙。<o:p></o:p></P>
<P >云里雾里哪一个,玉皇宫观长生焉。<o:p></o:p></P>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Archiver|五女山家园

GMT+8, 2024-6-17 05:00 , Processed in 0.153459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