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601|回复: 2

迈上腾飞路 昂首新征程——写在我县“两高一铁”即将全面竣工通车之际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9-18 10:23: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桓仁县报记者 张宁 盛开
  “两高一铁”,指“鹤大”高速公路(桓仁段),即“丹通”高速公路;永陵至桓仁高速公路,即“桓永”高速公路。东北东部铁路(桓仁段),即“通灌”铁路。
  “丹通”高速公路在桓仁境内,起点为古城镇新开岭,途经黑沟乡、参茸场、桓仁镇、雅河乡,从向阳乡和平村出县界奔宽甸青山沟,在桓仁境内长56.4公里。
  “桓永”高速公路为东西走向,起点在新宾县永陵镇,与沈阳至永陵高速公路相连。该路在桓仁境内长42公里,途经华来镇、桓仁镇,终点在“鹤大”高速公路交汇的六河村。
  东北东部铁路通道是从北至南,沿中俄、中朝边界走向的一条铁路,北起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的绥芬河,途经吉林省的图们市、通化市、辽宁省的本溪市、丹东市、庄河市,南抵大连市,全长约1380公里。在桓仁县境内为新建“通灌”线铁路中的一段。通灌铁路在桓仁境内长77公里,起点为古城镇新开岭,途经黑沟乡、参茸场、桓仁镇、雅河乡,从普乐堡镇夹道子村出县界奔丹东市宽甸县灌水镇。桓仁境内设7个站,其中3个中间站、4个会让站。3个中间站分别为古城子站、五女山站、大雅河站;4个会让站分别为黑沟乡的桓龙湖站、六道沟站、雅河乡的望天洞站、普乐堡镇的花博山站。
  隧道穿越巍峨的群山,桥梁跨过清澈的溪流,行驶在即将通车的“两高一铁”上,一幅秀美的满乡山水画卷徐徐展开:头顶蓝天白云,脚踩青山碧水,时而穿行在广袤森林通幽地,时而飞驰在碧波荡漾上,时而纵横在阡陌稻田间……放眼这片多情的黑土地,我们怎能不慨叹“高路入云端,天堑变通途”的壮举?怎能不感怀几代人的梦想成为了现实?
科学谋划终圆梦
  我县位于辽宁东部边陲,一直以来,交通不便成为制约我县经济发展的瓶颈,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悠久的历史文化一直尘封在久远的深山之中无人识。修建高速公路、铁路是桓仁几代人的梦想。上世纪90年代末,有关完善和新修东边道铁路路段的消息一经传出,敏锐的桓仁人立即闻风而动,成立了铁路项目办,多次开展涉关本县路段论证的调研等前期工作。期间,县委、县政府还不断地和周边地市沟通,与上级部门密切衔接,跑项目,为修建桓仁铁路抢占先机。随后,我县又适时从各职能部门抽调一批相关技术人员加强了铁路筹建办的工作,成立了铁路建设前期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县长担任,办公室设在铁路筹建处,在铁路路段沿途乡镇成立了相应的组织。2005年9月,东北东部铁路通道新建“通灌”铁路终于立项。与此同时,承担桓仁段铁路设计任务的铁三院吉林分院于2005年10月8日进驻桓仁,开始了干预可研和初步设计工作。桓仁铁路筹建办公室给予密切配合。历经一年多的时间,预可研和初步设计工作得以顺利完成。2008年8月,国家发改委对项目予以批复。2008年11月,铁路部完成了对项目的审查;2008年12月,完成了工程的招标。
  就在我县紧抓铁路项目建设同时,又相继传来了要修建“丹通”、“桓永”两条高速公路的好消息。好事成双,福如双至。桓仁人马上决定双管齐下,同步争取。经过多方积极努力,高速项目也终于在2005年有了结果。2005年12月,两条高速公路前期测量工作结束以后,县里组建了高速公路建设办公室,在涉关乡镇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对高速公路沿线地面附着物及各类土地,进行认真细致地现场拍照,登记造册,顺利完成了两条高速公路建设前期的摸底、普查和建档工作,并顺利进入到工程可研阶段。至此,桓仁“两高一铁”建设被推上了快车道。
高效服务路先行
  随着“两高一铁”工程项目进入实质性阶段,征地拆迁工作在桓仁全面展开。
  “专职服务再加上多部门联动,才能确保建设稳步高效。”这是县领导多次在县“两高一铁”工程建设前期准备工作调度会上强调的一句话。为了让“两高一铁”在我县顺利建设,如期完工,我县进一步加强组织机制建设,成立了由县长任组长的“两高一铁”征地动迁工作领导小组,同时抽调全县各涉关部门骨干人员近20人,按照工作分工成立工作组,具体开展核量拆迁工作。县领导多次带领相关部门深入征迁工作一线,实地察看工作进展情况,现场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难题。“两高一铁”项目办的同志日夜忙在应建的路段上,阳光和谐搬迁、安置地落实保障、现场矛盾调处……一桩桩一件件,繁琐而枯燥,工作人员不惜牺牲一个个双休日,全力服务“两高一铁”建设,让“两高一铁”的通车指日可待。
  与此同时,全县各涉关乡镇及职能部门也以为工程项目提供优质服务为己任,纷纷采取有效措施,开辟“绿色服务”通道。通过主动与上级对口部门沟通,简化工作程序,为项目建设手续报批大开绿灯等项措施,保证项目建设“无障碍”施工。
  为做好落户于雅河乡的“一高一铁”建设项目征地拆迁等前期工作,该乡成立了高铁建设工作小组,并抽调村镇办、交通办、林业站及农业站等8名工作人员为小组成员,全面负责高铁雅河段建设前期拟建线路占地的封地及取证、征占土地、房屋及林木的核量及补偿等。由于线路设计多次更改问题,工作组曾先后4次顶风冒雪对所更改的线路进行沿线取证及封地等工作。在工作组的不懈努力下,在项目征地工作中,没有发生一起抢栽抢种的事件。
  县公安局以服务企业活动为载体,采取“内外”双管齐下的方式,为工程建设创造了安全和谐的施工环境。对于企业内部,切实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全面提高施工人员法制观念和守法自觉性。对于企业周边的治安秩序,采取“三个到位、三个主动、三个快速”的硬性措施,取得了国家部委、各级党委政府、工程施工企业和当地群众“四满意”的良好效果。
  自2008年11月,部分高速、铁路工程标段施工单位陆续进场后,承担了大量的工程供电和线路改造任务的县电力公司,秉承“工程建设,电力先行”的工作原则,组织人员克服雪天等不利气候条件,开始着手设计工程供电线路。为不耽误工程建设,该公司采取了边设计、边组织材料、边施工的方法,及时为各标段建设供电,满足了各工程项目段的用电需求。
  县安监局深入施工现场开展安全工作调研,做好“两高一铁”工程建设单位的安全生产监管工作。他们针对在调研中发现部分施工单位从业人员无证上岗的现象,专门组织施工单位的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400余人,进行了安全知识培训和考核,为工程建设的安全生产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
  桓仁高效的服务,保障了“两高一铁”建设的“高速度”。高效率的背后,折射出当地政府及老百姓对这一工程的重视。
共筑民心致富路
  自2009年“两高一铁”项目实施以来,施工方与地方群众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相互扶持,一路走来,谱写出了一曲曲感人的赞歌。
  项目开工之初,县委、县政府为加深施工方和地方群众感情,在工程建设期间经常与各参建单位沟通联系。每到年节,县领导便深入到建设工地慰问节日期间坚守岗位的工程人员,为他们带去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2009年“十一”期间,正赶上国庆、中秋双节同至,也是各承建单位在我县度过的第一个节日。为了让承建单位的广大干部职工过上一个快乐的节日,9月30日,由县委书记、县长带队的国庆节走访慰问组带着猪肉、鱼、水果和月饼等节日慰问品,深入到“两高一铁”施工工地,与工程人员聊家常、解难题、送温暖……让这些外乡人感受到桓仁人的热情和真诚。
  2010年“五一”前夕,县总工会在致参加“两高一铁”建设工程广大干部、职工的慰问信中写道:“桓仁将铭记,你们为桓仁走近沈阳大经济圈的现代化轨道,做出的突出贡献。你们战天斗地的英雄业绩将永远铭记在桓仁人民的心中!辽宁东部山区没有铁路和高速公路的历史将在你们的手中改写。“从这热情洋溢的字里行间,我们不难看出,桓仁人民与交通建设者们之间结成的深厚情谊。
  “两高一铁”项目建设最难的是征地动迁工作。在项目建设过程中,有许许多多百姓为了大家舍小家,忍痛搬离了生活多年的家,放弃了口粮田,砍掉成片果树……面对国家修路的大事,他们没有怨言,以自己的品行深深感动着筑路工人的心。用那不计得失、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抒写出了地方百姓支持交通建设、着眼大局的朴素情怀。
  2009年盛夏,在桓仁镇平原城村“两高一铁”建设项目征地和房屋拆迁过程中,平原城村第七居民组72户村民、316口人全力支持工程建设,积极配合政府和施工单位,创造了零上访纪录。人们在赞叹七组村民的觉悟时,都夸奖七组组长任衍坤的思想工作做得好。谈到怎样在“两高一铁”建设中做群众工作时,少言寡语的任衍坤打开了话匣子:“我只是村民的代言人,七组百姓善良无私的本性,使他们在集体和个人利益面前做出了不计得失、无私奉献的高尚举动,我作为他们中的一员而骄傲。”
  平原城村距桓仁县城很近,是“通灌”铁路和“丹通”高速公路的必经之地,交通枢纽位置尤为重要,在此进行的“两高一铁”项目建设前期准备工作更是绝对不允许出现任何差头儿。当地居民因为高速公路建设用地,一些村民致富的打算不得不改变计划,口粮田被占了,只好另寻出路……群众从无怨言。“修路占地,我们无条件支持;服务道路建设,我们随时待命。”任衍坤说:“现在这点利益损失不算什么,老百姓都想得通,更算明白了一笔账:现在租金几百元一亩的土地,目前看来还可以,其实都是眼前利益。铁路有了,高速公路通了,那才是我们真正的致富路。到时候,我们这可就寸土寸金了。”
  和平村是向阳乡最偏僻村之一。当听说“两高一铁”工程建设要修到村里来的消息,村民刘佰明高兴得几宿睡不着觉,他知道和平村的好日子就要来了,为了高速路能早日通车,他甘愿吃亏充当带头人。2008年11月,“丹通”高速公路征地拆迁时,第一片征占的土地是刘佰明家的耕地和自留山场。刘佰明二话没说,第一个签了征地协议书,第一个搬出了拆迁线。因为搬得急,他和妻子就临时搬到姐姐家已经废弃8年的土坯房里将就住下。刚刚上仓的苞米没地方储藏了,只好忍痛低价处理,1万多斤的粮食损失了3000多元。2008年12月,工程项目办的人敲开了他家的门,请求临时借住几日。刘佰明夫妻啥都没想,马上就答应了。整整5天5宿,夫妻俩都把炕烧得热热的,屋里暖暖的,还免费供应开水,生怕冻坏了这些来自南方的施工人员。家里过冬柴禾用去了一大堆,可他们一点也不介意。一来二去,刘佰明夫妻与这帮外乡人成了朋友。到了杀年猪时,他们还把工地的朋友请到家里作客,让他们感受到家的温暖。冬去春来,工地上的人没事就到他家坐坐,吃饭、喝酒、聊天、看电视……地里的时令小菜随便摘,随便吃。时间长了,工程队再遇到征地等问题,就直接找刘佰明帮助协调,妥善解决。高速路建设期间,刘佰明家被征占耕地5亩、自留山5亩。正值盛果期的60多棵果树、300多棵落叶松和100多棵板栗树都被砍掉,靠山过活的刘佰明从没有计较过损失。他说:“只要国家需要,我个人利益就会无条件服从。等这条路通了,这大山就是个聚宝盆,比给什么补偿都强。”有了这方热情的土地,淳朴好客的百姓,“两高一铁”建设项目顺利开工建设。
  真诚换得真心归。“两高一铁”项目建设三年多来,各参建单位也十分注重加强与地方政府和人民群众的沟通,尊重当地的民风民俗,并通过大力宣传有关政策、力所能及地解决当地群众实际问题等途径,融洽了与地方群众关系,有力地推动了项目顺利建设。
踏平坎坷成坦途
  大路是一座广阔的舞台,演绎着建设者们克难攻坚、奋勇拼搏的故事,展示着承建单位无私奉献、坚毅顽强的形象。他们沐晨曦、浴残阳、顶严寒、冒酷暑,把自己融入到公路的建设中,把青春和热血撒播在这条承载了无数人梦想的大道上,凝结在桓仁30万人民的心窝里。
  由于桓仁地势险峻,给“两高一铁”的施工带来了一定的困难。高质量、高标准建设、如期竣工,是“两高一铁”建设者的最大愿望。在施工中,“两高一铁”各项目标段的施工单位,克服开工时间晚、气候条件恶劣、地貌地质条件复杂多变等因素,在认真抓好工程质量、安全生产、环境保护和文明施工的前提下,全面提高工作效率,确保了工程的快速推进。“丹通”、“桓永”高速公路项目指挥部于每年年初就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和总工期的要求,制定两个项目的整体年度计划和各标段的分解计划,提出了“狠抓管理创新,强化安全生产”的管理方针,全力确保工程建设稳步推进。“通灌”铁路建设者克服沿线地质条件复杂、工程技术难度大等困难,在加快工程推进速度的同时,严把施工安全和质量关。
  承建“通灌”铁路的中铁十二局在花脖山二号隧道的施工中,碰到了罕见的岩堆难题。按照正常的掘进方式施工,上面岩石就会坍塌下来。专家经多方论证,先是采取往岩堆里注射水泥的方法,对岩堆固结封闭,在施行传统超前支护方法的基础上,给予了加强。同时,又采取短进尺、早支护、勤测量、临时仰拱等方法,终于克服了这一地质难题,使花脖山二号隧道的掘进工程得以顺利进行。
  辽东山区的冬季气候异常干冷,为了加快工程进度,2009年正月初七,位于六河地区的“丹通”高速公路三合同段施工人员们就返回工地,投入到紧张的桩孔作业中去。由于桩孔作业的空穴里积满了冰水混合物,施工中,工人们除了要进行正常的挖掘作业外,还要对混合物进行抽排作业,施工量大增。同时,由于我县地质结构复杂,泥土层较薄,岩石层距地面较近,这也给路桥施工增加了难度。为了不延误工期,该标段工程人员运用土木工程学原理认真研究解决方案。此外,施工建设“早”字为先,组织工人们轮流施工,加班加点作业,抢抓施工进度,为下一个施工阶段打好基础。
  据统计,“两高一铁”在我县的线路总长达到175.4公里。工程计划总投资73.5亿元。工程占地943公顷,动迁707户,需要挖隧道26个,约24000米,建设大小桥梁130多座。其中,“丹通”高速公路是辽宁省第一条设计为绿色环保的高速公路,也是辽宁省“十一五”期间高速公路项目中地形最复杂、桥梁隧道比例最高、建设里程最大、工程投资最大的一条高速公路。
  站在即将通车的六河站立交桥上,极目远眺,眼前那天际相接的高速公路和铁路纵横交错,宛如蛟龙穿越在重峦叠嶂中,又好似飘向天际的黛色绸缎,延伸在满乡丰饶的大地上,定格在桓仁经济腾飞的蓝图里。
  目前,我县境内“两高一铁”在建工程都已进入竣工倒计时。“丹通”和“桓永”两条高速公路工程建设已基本完成,正在进行绿化工程的草坪播种等收尾工作。“通灌”铁路桓仁段路基铺轨工程已经结束,目前正在进行火车站室内装修、火车站广场路面硬化等收尾工作。预计9月下旬,“两高一铁”将全线贯通。
  道路通,百业兴。在“两高一铁”项目建设过程中,对沿线经济社会发展的拉动作用十分突出。据统计,在建设高峰时期,“两高一铁”建设项目施工现场全部集中在农村。工程施工人员总数在万人以上,这些施工人员不仅需要大批的民房作为办公地点和宿舍,还需要本地区提供大量的食物。我县瞄准这一商机,盘活了大批的闲置资产,大力发展农村餐饮业,为我县加速农村服务业发展带来勃勃商机,从而助推了农村经济快速发展。“丹通”高速公路与“通灌”铁路两条线路贯穿我县南北,成为东北三省最便捷的出海大通道。它的建成,带动了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对外贸易,对推动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全面振兴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桓永”高速公路是“十一五”国家公路网规划的重点建设项目,为东西走向,该条高速也是我省东部山区连接沈阳等大中城市的快速通道,将桓仁纳入到以省城为中心的两小时经济圈范围内,使桓仁融入到全省、全国交通路网中。
  “两高一铁”就像一个强大的经济引擎,架起了我县与外界经济文化交流与合作的桥梁,对加快桓仁对外开放步伐、促进桓仁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两高一铁”是一条名副其实的“民心路”、“致富路”和“发展路”。
发表于 2012-9-20 10:07:53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为此默默奉献的人们,桓仁人民会永远记得!
发表于 2012-9-25 13:55:21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几代人的努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Archiver|五女山家园

GMT+8, 2024-6-18 16:37 , Processed in 0.173858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