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133|回复: 7

善导大师净土思想的特色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8-17 18:52: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善导大师净土思想的特色 (转载)

作者:净宗法师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125 更新时间:2009-12-17 19:09:45  



善导大师净土思想的特色,慧净法师总结为四句话、十六个字。我们这些天来的讲学,也是在说明这一点。所谓四句话:



一、本愿称名。

二、凡夫入报。

三、平生业成。

四、现生不退。



一、本愿称名



「本愿称名」,是以善导大师的《观经疏》解释〈流通分〉的:

望佛本愿,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



这就是善导大师思想的宗旨,也是修行的方法,「称名」就是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名号。之所以称名,因为这是阿弥陀佛本愿所选择的修持的方法。



念佛有多种,依善导大师的思想,就是持名念佛。「持名念佛」,这里用「称」字,是显示口称阿弥陀佛名号。口称阿弥陀佛名号是来自于《观经》,如同我们学的《观经》下下品,以下下品意业失念、苦逼失念,没有办法,失去忆念佛名的能力,以这样的众生能够做得到的,所谓「易行之致极」,善友转教口称南无阿弥陀佛名号,所以,口称是显示本愿至极之易行,最容易的,即使心中再怎样慌乱、恐怖,苦逼失念也能做得到。阿弥陀佛本愿以此易行,而摄受一切众生的根机。



既然如此,我们就知道:我们声声相续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名号,顺佛本愿,决定往生!所以,不在我们心中觉得说「有妄念哪、无妄念哪,清净啊、不清净啊,业障深、业障浅哪……」,不在我们自心里边去找解脱之缘、找出离之缘。我们自身不管怎么样,净染不论──是净是染一切不论,只要口称南无阿弥陀佛名号。



二、凡夫入报



「凡夫入报」是指:但以口称南无阿弥陀佛、顺佛本愿所得到的利益。

若论其根机,是九品凡夫,虽然有大乘善的凡夫、小乘善的凡夫、世间善的凡夫,但是也有恶业凡夫、纯恶无善的凡夫,总之,这九品人都是凡夫的体性。



凡夫之人如何能到弥陀报土呢?也正是因为称念阿弥陀佛名号是乘阿弥陀佛大愿业力的缘故!

所以,善导大师这两句话,都是净土法门的根本!这也是善导大师楷定古今的地方,对《观经》的行法(修持方法)楷定为:口称南无阿弥陀佛名号,才是《观经》一部归根结底的结论,这是因为顺符弥陀本愿的缘故。



第二点,楷定《观经》的九品根机,并不是圣人,也不是上根利智。总之,九品都是凡夫。

但以遇缘不同,致令九品差别。

因为所遇的因缘不一样,才有九品的差别。



这样的凡夫,以阿弥陀佛的弘誓大愿做强缘,齐入弥陀报土,往生的地方是究竟、无生无灭、涅槃的境界,这就是「凡夫入报」。



报土的境界是善导大师所判。阿弥陀佛极乐世界就是报土,往生的地方就是报土,没有化土。只是在报土当中,有的是在莲花胎之内要呆多长时间,这是《观经》也讲到的,这也是善导大师净土思想的一个特色。



其它所主张的,认为凡夫不可以直入报土,要能往生的话,是比较低的地方,凡圣同居土啦,比较低劣。

善导大师楷定古今:以凡夫乘佛愿力,得以往生弥陀报土。

  

三、平生业成



    第三,「平生业成」。「平生业成」就是指不等待临终的时候。当然,如果临终之机,那就是「临终业成」。



    「业」是指往生净土这件事,「业事」,往生净土之业成就了,决定往生。



    称念弥陀名号,

    念念不舍者,

    是名正定之业。



    我们平时念佛,一念信心发起,念念称名相续,誓毕此生,永不改转,在我们平生活着的时候,往生大事已经定下来了。



    既然如此的话,临终不论什么缘,无论在什么因缘情况下命终,都决定往生西方净土,这样才叫做「正定之业」,不然的话,就还有不确定的因素。



    一般所讲的净土理念,就是说:我们平时修行,或者念佛,或者积功累德,平时都不能确定,直到临终的时候才确定,怀着一颗恐惧不安的心,这和善导大师的思想有所不同。

  

四、现生不退



    第四点,「现生不退」。



    「现生不退」是相对于「往生净土之后得不退转」来说的。往生净土得不退转,是大家共同认可的;善导大师的思想:你今生专修念佛,就能够得不退转。他解释「光明遍照」、「摄取不舍」说:



    蒙光触者心不退。



    蒙受阿弥陀佛光明的摄取,我们一心念佛,就不退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决定往生西方净土,这叫做「现生不退」。



    「平生业成」是指平生,相对于临终而言;「现生不退」是指我们今生,相对于命终之后往生净土而言。



    「平生业成」是指往生之业已经完成;「现生不退」是指我们现在就能够得不退转,那么,往生净土就快速证果,有这种种利益。



    龙树菩萨解释「不退」有两种:一种就是自力难行道,「修诸难行,久乃可得,或堕声闻、辟支佛地」;第二就是以阿弥陀佛本愿力故:



    阿弥陀佛本愿如是:

    若人念我,称名自归,

    即入必定。



    「必定」就是不退转。



    这个不退转的位子非常高:



    人能念是佛,

    无量力功德,

    实时入必定,

    是故我常念。



    现生进入不退转地。



    当然,我们的身份还是凡夫众生。印光大师也赞叹:如果专修念佛的人,虽然在此界没有往生西方,但是:



    譬如太子堕地,

    贵压群臣,

    种性已超二乘之上。



    就好像太子生下地来了,太子堕地之后,虽然对国家还没有贡献,种种治国安邦的方略还没有学会,但是他将来必定要做国王。所以,一切群臣都向太子敬拜。



    专修念佛之人,就好像太子堕地,就是说:他本身没有什么德能,没有什么行持,可是位子很高,所谓「不退转地」,就是「凡夫菩萨格」,虽然是凡夫,却具有菩萨的功德,乃至具有阿弥陀佛果地上一切的正觉功德,这个就是佛力所惠赐。这是来形容阿弥陀佛的他力救度。
发表于 2010-8-17 23:12:37 | 显示全部楼层
(Qiang
发表于 2010-8-18 08:01:2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网涯若比邻 于 2010-8-18 08:26 编辑

善导大师的净土思想主要反映在《观经四贴疏 》里,也是一部对《观经》楷定古今的注解。善导念佛,口出光明。大师说:一切善恶凡夫得生者,莫不皆乘阿弥陀佛大愿业力为增上缘。
发表于 2010-8-18 08:14:49 | 显示全部楼层
说实话,文章太长,古文较多,需要仔细琢磨,有没有白话文版本的。这么读起来太费劲。
发表于 2010-8-18 09:22:32 | 显示全部楼层
老祖宗留下来的文言文才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所在。
发表于 2010-8-19 09:03:21 | 显示全部楼层
老祖宗留下来的文言文才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所在。
lhsongxy7012 发表于 2010-8-18 09:22



    对文言文是我们中国人独有的,就像京剧。但是家园里面,能完全读懂文言的有几个? 如果想布道,你想让大家知道说的是什么,那就得考虑大家的理解程度。怎么说大家理解,爱听。要不自己说了半天,等于白说!我对佛教不了解。对新鲜的事物有点兴趣,所以才来回复这个帖子。
发表于 2010-8-19 11:26:4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lhsongxy7012 于 2010-8-19 11:31 编辑

我只是希望大家了解这一点,而不是倡导什么。您真是多心了,您发现我在本论坛用文言文发帖子了吗?为什么四大文明古国只有中国还存在?您思考过吗?"东北风五六级",我也留心过您的帖子,有很多是抵触别人的语言,这样下去对本论坛的发展不利。都是天南海北的桓仁人(也可能"东北风五六级"本人不是),因为家乡的亲情才使大家聚集到一起,更多的应该是关爱、鼓励、支持.....而不是挖苦、讽刺、打击!有不当之处,见谅!
发表于 2010-8-20 21:15: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阿弥陀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Archiver|五女山家园

GMT+8, 2024-6-18 06:41 , Processed in 0.176069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