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001|回复: 10

棒槌营子的由来(民间传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0-13 14:32: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燕东浩歌子 于 2010-1-19 08:50 编辑

                           棒
    在东北的版图上,有很多地方有“棒槌营子”、“棒槌砬子”和“棒槌沟”的地名。可你知道沙尖子镇的“棒槌营子”是怎么得名的吗?别说,它还真与棒槌(人参)有关呢!
    清朝初期,怀仁建县前,地处柳条边外,时称东边外。这里属于龙兴之地,无论满汉人口都不得在此居住,长年有军队巡查,见人就抓、见房就烧。到了道光年间,清政府对东边外管理开始有些松懈,逐渐有人越边来这里垦荒、采参、居住。
不知哪一年,从山东来了一对干兄弟,哥哥名叫王敢,弟弟名叫李虎。他俩结伴来东边外挖参。因为山东十年九旱,老百姓日子过得可苦了,听说边外山里有人参,关东人认为它有灵气,不直呼其名,叫棒槌。要是能挖着几棵,那两家老小的日子就有着落了。
兄弟俩乘船渡海,一路跋涉,趟过一河又一河,翻过一山又一山,终于来到现今桓仁地界。那时候这里人烟稀少、山高林密,到处是狼虫虎豹,夜里还要遭蚊虫叮咬,别提多遭罪了。
    俗话说:哪路人敬哪路神。放山人最尊崇的是山神爷老把头。那时候山参金贵,加上官府禁参,不准随便乱采,所以留下很多规矩。哥俩到地方没随上大帮,关东风俗忌两人放山,李虎有些犹豫,王敢安慰他说:“弟弟啊,那规矩是说两人放山恐怕其中一人见财忘义,咱哥俩生死与共,身系全家老小的存活,老把头会原谅咱们的!”李虎这才安下心来,哥俩备齐放山的工具,带足粮食进山了。
    附近的山都被别人放过了,所以他俩来到东南边深山里(现在沙尖子境内),这里沟谷纵横、树大林密,不仅人迹罕至,还经常有野兽出没。李虎愣头愣脑,巡山也不注意脚下,脚脖子被长虫咬了一口,不一会儿肿起老高。王敢急忙把李虎的腿肚子用绳子扎起来,然后用嘴对准伤口往外吸毒液,吸一口往地下吐一口,渐渐得发紫的伤口流出了鲜红的血液,王敢虽然累得筋疲力尽,总算为兄弟捡回了一条命。李虎又担心起来:“哥呀!那山规里说被蛇咬了就得下山,否则会受到山神爷惩罚的,咱们怎么办啊?”王敢铁了心非挖到棒槌不可:“你不用担心,老把头也是穷苦出身,定会体谅咱穷人的难处,咱千里迢迢来一趟,空手回去怎么见一家老小啊?不管有什么困难,都要坚持下去,等咱抬到了棒槌,再向老把头谢罪!”
    山里没有人烟,缺医少药,王敢只能采些草药煮给李虎喝。李虎在窝棚里养了半个月,伤基本好了,可王敢不让他上山,王敢自己一边采点蘑菇、野果煮着吃,一边风雨无阻放山。因为带的粮食已经不多了,王敢每天吃的很少 ,他想尽快挖到参好和兄弟回山东老家
    祸不单行,王敢由于照顾李虎,加上吃不饱饭,一不小心从砬子上跐溜下来,昏死在坡下。等李虎找到王敢,他已经奄奄一息,口鼻都往外淌血。李虎号啕大哭,王敢知道自己不行了,紧紧抓住李虎的手不放,眼泪流了出来,断断续续地说:“兄弟啊,你多保重吧,我、我快不行了,你一定要坚持下去,山东家的老小等着咱们拿钱回去过好日子呢!”李虎一把攥住王敢的手说:“哥哥,你待我比亲哥哥还好,我都没有报答的机会,你的老人不就是我的老人么?只要我有一口气在,我一定照顾到底!”
    王敢不情愿地咽下了最后一口气,李虎哭得背过了气,缓醒过来后一边哭一边挖坑,依依不舍地把干哥埋葬了。
李虎再也不顾什么山规风俗,也不怕走麻达山。每天拎着索拔棍漫山没岭地找棒槌,他不时拔拉着附近的草棵,寻眸有没有山参,到了晚上找个背风的地方猫一宿。不知过了多少天,李虎带的粮食吃光了,衣服刮破了,身体渐渐消瘦下来,他在大山里转悠得分不清了东南西北,仍旧挖不到棒槌。白天还好熬,一到夜晚,潮热难耐、蚊虫叮咬,大山里树摇兽吼,异常恐怖。但是一想到妻儿老小,一想到死不瞑目的干哥王敢,李虎孤单绝望的心里又充满了希望。
    这一天,他饿急了,强撑着身子来到河边,趴在河边喝了一肚子水,浑身无力,眼前直冒金星儿。突然,他发现河里倒映着几簇红艳艳的花,李虎揉揉眼睛仔细一看,那不是人参的红榔头么!他欣喜若狂,急忙抬头寻找。原来在河对岸半山腰上有个石砬子,上边长的正是他苦苦寻找的棒槌。李虎顿时来了精神,胡乱喝了几口水,抓一把野果边吃边向山上爬去。老天不负苦心人,还没到石砬子,半山坡竟然长了一片山参。李虎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天哪!这片棒槌像种的一样。”
    李虎趴在地上磕了几个响头,感谢山神爷的保佑。接着为山神爷修了老爷府,燃草棍为香,虔诚地念叨了一番。李虎挑几棵大货拴上棒槌锁,然后用快当斧子把周围的小树砍倒,再用快当刀子将蒿草割净,将土破开,找出鹿骨签子小心翼翼地拔拉土,把草根一根一根挑出去,露出人参的根须,最后用快当铲子把人参轻轻抬出来,六棵六品叶,李虎用了整整两天功夫,因为日头落了就看不清楚,挖断了须根就卖不上好价钱了。
    李虎扒了不少椴树皮,揭了一些青苔,抓些人参的原土,把人参的根须包在里头,参秸子露在外面。打完参包,李虎在附近找棵红松树,在离地半人多高的地方,用斧子削下一块树皮,然后在上面砍了六个道,留下记号。又砍了一些棵子,把这片山参圈上,防备山牲口祸害。李虎背上参包,来到埋葬王敢的地方,把参包摆在哥哥的坟前,念叨了一阵,擦干眼泪下山去了。
李虎绕过边卡下营口去卖货。那时山参金贵,崇祯年间,参银等价;乾隆三十六年,每斤山参值八百两银子。李虎这一出手可卖了不少银子,他留了点碎银在外面,其余的全兑换成金子,包在破布包里,还穿那套衣服,破衣烂衫往家赶。
    村里人见李虎这幅模样,都以为他没挖到山参,李虎也不多言语,回到家,马上打发家里人把王敢一家老小接过来,杀鸡沽酒,忙忙火火,十分热闹。王敢媳妇一个劲儿追问王敢的下落,李虎强忍悲痛,笑着说王敢留在边外看着那片山参。王敢媳妇挂念丈夫,叨叨咕咕。李虎一核计,这边人多地少,十年九旱,干脆搬到边外去住得了,那里荒地有的是,山高皇帝远的,不受拘管,何况那些参也够两家几辈子花销了。他把想法跟两家人一说,大伙儿都同意搬家。
   说搬就搬,穷家伙业,也没什么东西好带的。十几口人逢水坐船、上道租车,一路风尘仆仆,终于来到了边外。李虎买通边卒进了柳条边。等大伙儿来到李虎挖棒槌的地方,全都惊呆了,李虎爷爷捻着胡须说:“我活了这么大岁数,头一回看见这么多棒槌,简直赶就像有人侍弄的棒槌营子!”李虎一听乐了:“爷爷,现在咱就是这疙瘩的占山户,你老就说了算,从今往后,这地方就叫棒槌营子了。”
    李虎率家里的男人来到上次修的老爷府前,将准备好的供品摆上,虔诚地拜祭了一番。王敢媳妇又问起丈夫的下落,李虎一声未吭,挥手领大伙儿来到王敢的坟前。他跪在已被青草覆盖的坟包前,哽咽着说:“王敢哥,你这下可以安息啦,我把全家都带过来了,眼瞅着过上了好日子,你却没想受着,叫我怎么不难过呢呐!”王敢媳妇心里早就犯核计,一听眼前这个坟包就是的坟墓,哭得死去活来,大伙儿都哭成了一片。
    几个长辈把王敢媳妇搀起来,一路哭哭啼啼回到棒槌营子,劝慰了一番。李虎领壮实劳力搭了几个窝棚,暂时住下。一面准备木材石料,一面到边外买应用的东西。等房子苫上了草,一家人吃住有了着落。李虎领着家里人忙着采集山参籽,转过年又播种在林下,成为桓仁较早种植林下参的家族。
    后来呢,就不用说了,两家人像一家人一样,过上了好日子。




发表于 2009-10-13 14:57:21 | 显示全部楼层
凄美的传说 ......拜读!
发表于 2009-10-13 16:39:25 | 显示全部楼层
金兰相伴边外行,可叹路难兄失命。
千辛万苦终成果,信守承诺留美名。
发表于 2009-10-13 19:17:07 | 显示全部楼层
(Qiang LS说的好~~

棒槌营子还有这么段来历~
 楼主| 发表于 2009-10-16 16:34:39 | 显示全部楼层
凄美的传说 ......拜读!
忧伤角落 发表于 2009-10-13 14:57
也体现了兄弟间的情义,祝好!
 楼主| 发表于 2009-10-18 19:28:23 | 显示全部楼层
金兰相伴边外行,可叹路难兄失命。
千辛万苦终成果,信守承诺留美名。
静夜看月 发表于 2009-10-13 16:39
静夜兄的诗是本故事的最好诠释!
发表于 2009-10-18 20:45:21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情有义的故事~!兄弟对挖人参挺内行的,描写的很详尽啊!看来放过山啊!哈哈!
 楼主| 发表于 2009-10-29 10:07:11 | 显示全部楼层
(Qiang LS说的好~~

棒槌营子还有这么段来历~
下雨看世界 发表于 2009-10-13 19:17
嗯哪!棒槌营子听这名就可见不一般!
 楼主| 发表于 2009-10-29 10:09:31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情有义的故事~!兄弟对挖人参挺内行的,描写的很详尽啊!看来放过山啊!哈哈!
孙吉春 发表于 2009-10-18 20:45
有情有义才是真兄弟,至于故事里的挖蔘习俗嘛,嘿嘿,那资料可多得很嘞!:lol
发表于 2009-10-29 19:30:52 | 显示全部楼层
兄弟的深情感动上天
上天用人参褒奖他们的德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Archiver|五女山家园

GMT+8, 2024-6-17 05:21 , Processed in 0.165406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