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308|回复: 0

二、南迁婆猪 瓮村肇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9-7 10:07: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建州卫协助明廷招抚女真,使黑龙江流域、乌苏里江流域的女真纷纷去北京朝贡,接受明廷封赏,把遥远的女真各部纳入中央政权的统御之下,阻碍了朝鲜向北推进的计划。李氏朝鲜为报复建州卫和居住在其北境的女真,一度中断了在其边境图们江南岸,庆源设立的与北方女真人交易的牛马盐铁市场,影响了女真的日常生活需求,深化了两者之间的矛盾,引起了女真的反抗。
永乐四年(1406),女真人结队去庆源对朝鲜居民进行了掳掠。朝鲜当局,把这个账记在建州卫头上,认为女真人的过激行动,是建州卫所激起。朝鲜当局与建州卫之间,矛盾日益显露。建州卫身处朝鲜邻境,安全受到威协。
永乐四年(1406),建州卫在阿哈出统领下,向西南迁移到回波江(今辉发河)上的凤州古城。阿哈出于永乐七年(1409)七月,曾去北京朝贡,以后其名不见于史。
永乐九年(1411)九月,李显忠向明廷举荐其弟猛哥不花,由建州卫指挥佥事转升为毛怜卫指挥使,掌管毛怜卫。此时,其父阿哈出当已故去,建州卫由李显忠执掌。
永乐十一年(1413)十月,建州卫都指挥佥事李显忠与建州卫指挥使猛哥帖木儿一起,代表建州卫的两个部去北京进贡方物和马匹,受到明廷的厚赏。建州卫迁到辉发河以后,同明朝辽东的距离拉近,接受到先进的中原文化熏陶,始有耕稼。男壮主事外出放牧、狩猎、打仗;妇弱在家耕种土地。
永乐十五年(1417)正月,明廷为建州卫设立了僧纲司,命令中原和尚塔儿马斑为僧纲,开始在女真人居住区传播佛教。明廷既为建州卫设立了经历司,又为建州卫设立僧纲司,这在明代的民族史上并不多见,足见明廷对建州卫的重视,远非其它民族卫所能比。从而,建州卫在辉发河上得到很大发展。
永乐二十一年(1423)二月,辉发河流域受到了鞑靼(蒙古)军马的侵扰。建州卫首领李显忠的独子李满住,在他还未接替其父官职的情况下,以建州卫指挥的身份率领建州卫指挥沈时里哈,沈者罗老、盛舍歹、童所老、盛者罗大等到达婆猪江一带居住。同年,得到明廷批准“许于婆猪江多回坪等处居住。”随迁人户已达一千户。
婆猪江,即今浑江;多回坪,即指浑江中游,今桓仁县城就近的浑江岸上的小平原。这一带依山傍水、山高林密、江河纵横、水草丰美、田沃土肥、气候宜人。山多,宜于采集;林密,宜于狩猎。水丰,宜于捕鱼;土沃,宜于农耕。李满住之家即在建州卫的卫址瓮村。瓮村即国内外史学界公认的“兀剌山城南麓瓮村”。兀剌山城在《李朝实录》中,最早被写作五老山城。《中国历史地图集》明代地图中,也标明今五女山城为五老山城。在《李朝实录》中,更多的年代,除将其写成兀剌山城之外,又写成郁灵山城、于罗山城、于朗山城、郁罗山城、兀剌山城等,这些写法,在朝鲜语中,皆属同音,读起来都一样。山城,即今桓仁县五女山山城。山城南麓,指今五女山下南麓的金银库沟。沟顶接近五女山城南门,沟身总长约1.5公里,从上向西又转向南,沟口直冲浑江右岸。沟口平坦,沿江呈一长带,土地肥沃,东与原长岗村江岸平地相接,向西是牛哨,现已筑成桓仁发电厂大坝。金银库沟门江岸上的一片沃土,桓仁土地改革前是五女山上玉皇观的庙产。为经营这片良田,建有一处十多间的房舍,住有道士带领多名雇工,常年在此耕种土地。浑江水库蓄水后,这片良田,连同房址已被淹没。李满住所居瓮村,当是包括金银库沟的沟门一片肥沃土地在内的金银库沟。李满住所属卫址瓮村当在沟口那片被水淹没的土地中。1996年,桓仁县文物部门在五女山的东南山坡上发现了一处明代建州女真部落遗址。有房址数十座,其中一座较大房址的院落近100平方米。余者均在十几平方米。村落座北向阳,遗有一个大碾盘和碾砣,还有一个祭神的石砌小庙。还出土了一个有“合仁”二字的瓷碗。有人认为,此遗址即瓮村。但瓮村应在山城南麓。此处不是山麓而是山半腰,而且不是南坡是东南坡。瓮村在山城南麓,不仅为中外学者所公认,在《李朝实录》中也有明确的记载。《实录》世祖十九年(正统二年公元1437)六月已巳条中,记载了朝鲜准备对建州卫李满住第二次攻袭,而摸不准李满住是迁移了还是仍然住在南麓瓮村?李氏朝鲜的平安道都节制使李蒇,对其国王上书中称:“臣料定此贼定在山城与南麓、北隅”这三个地方。由此可知瓮村的位置在兀剌山城的南麓的论断是有依据的。瓮村不会位于五女山东南坡的山半腰中,这个东南坡上部落遗址不是瓮村,却是当时建州卫李满住部众的一个部落。据《李朝实录》记载,宣德三年(1428)二月,李满住所居瓮村,有76户,“家舍产业富实”。这个情报是建州卫的一个镇抚,被朝鲜收买当密探向朝鲜提供的,并说李满住接待他们时,周围有“军士二百余人环立”。建州卫南迁时李满住所率一千户中,除住在瓮村的有76户外,在浑江中游多回坪周围还住有400户,成为瓮村的外围,这个部落遗址当是400户中的一个部落。
建州卫居住的这个范围,从永乐末年到正德末年无大改变,近100年间,几乎全是建州女真各卫的活动中心。建州卫的南迁招引了建州左卫的西迁,建州女真在今辽宁的这块土地成长、壮大。婆猪江中游的今桓仁县境成了建州女真进入今辽宁省境的奠基地,进而成为清王朝的肇兴之地。(王从安撰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Archiver|五女山家园

GMT+8, 2024-6-18 16:32 , Processed in 0.177776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