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107|回复: 0

一、明廷设卫 争夺女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9-7 10:06: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元末明初,东北地区十分混乱,原在东北地区的蒙古各部残余势力,互争雄长。明朝为夺取东北地区的统治权力,同蒙古残余势力进行了激烈的战争。洪武中期居住在黑龙江、松花江流域的女真人,受战争影响纷纷向南迁移。原居松花江下游的女真胡里改部的斡朵里部,向东南迁移至图们江流域,胡里改部中的一部分人则迁移至绥芬河流域。还有一些女真人,仍留居在黑龙江中下游和乌苏里江流域。迁移至图们江流域和绥芬河的女真人,在明廷为之设置建州卫后,通称建州女真,从松花江迁移至开原铁岭一带的女真人则被称为海西女真;留居黑龙江中下游及乌苏里江流域的女真人,被称为东海女真和野人女真。
胡里改部的大部,由阿哈出率领,南迁到图们江中游西岸,今吉林省延边地区的延吉附近;另一小部由把儿逊等率领迁移图们江下游。斡朵里部则迁移至今朝鲜境内的会宁一带。明初,朝鲜仍是高丽朝代。《李朝实录》中记有:高丽恭让王三年(明洪武二十四年)十二月,胡里改部兀良哈和斡朵里部一同去朝见高丽国王。
次年,李氏朝鲜的太祖李成桂废除了高丽王朝,建立李氏朝鲜,开始了派官员招安朝鲜境内、外附近的女真人。胡里改、斡朵里等各部都依附朝鲜。朝鲜视被招安的女真为其属民,对其大小首领一一封官给赏,视其居住地“皆入版籍”,都成了他的国土。李氏朝鲜向其北扩张势力,笼络女真的举动,引起了明廷的关注。明朝朱棣即位,北方局势渐趋和缓以后,开始着手招抚北方女真。
永乐元年(1403),就有四批女真接受招抚去北京朝贡。其中,胡里改部女真首领阿哈出等,于永乐元年十一月去北京朝贡时,明廷为他设置了建州卫。
封阿哈出为建州卫指挥使,统领建州卫。还封了他手下头目分别为千户、百户、镇抚等官。还另给建州卫设立了经历司,配备了一名经历,协助阿哈出开展日常工作。以后又授阿哈出为参政之职,令他配合明廷开展招抚各部女真。

明成祖朱棣在当燕王时,曾征调阿哈出率众随同他一齐出征。那时,即收纳阿哈出之女为妃。朱棣即位皇帝以后,因阿哈出随征有功,赐其姓名为李诚善,并为他设立了建州卫,封他为建州卫指挥使。其女在后宫的地位也随之提高,被称为“三后”,即第三位皇后。阿哈出的长子释加奴,永乐八年(1416)八月,也因从征有功,由建州卫指挥使提升为建州卫都指挥佥事,并赐其名为李显忠。因为父子都被皇帝赐姓李,李显忠的独子出生后即名为李满住,没有女真名字,只有汉名。其后代也多以李为姓。李满住之子古纳哈·都喜,《李朝实录》中被写作李古纳哈·李豆里。李满住的孙子完者秃,则被写作李达罕,完者秃之孙童子则被写成李铜儿,李童子。
建州卫设置后,不负明廷所望,切实担负了招抚女真的重担。永乐元年(1403)六月,建州卫即将成立时,朝鲜当局已获悉明廷将招抚女真去北京朝贡的消息。朝鲜认为居住在其北部的“女真本属于我”,不甘心女真被明廷招抚,抢先召开了国家高层会议,研究了对策。同年十一月,建州卫设立后,居住在朝鲜北部境内的斡朵里部首领猛哥帖木儿,在永乐二年三月去朝鲜京城朝见时,朝鲜利用这个机会,加封猛哥帖木儿为“上护军”的官职。还封了其属下头目“大护军”、“护军”等官,以先发制人笼络斡朵里部上下,猛哥帖木儿在朝鲜北部则率部替朝鲜守护北大门。猛哥帖木儿就是后来的清太祖努尔哈赤的六世祖。朝鲜在封官之外,


还赏给他们以缎衣、银带等贵重物品,让他们继续忠于朝鲜,抵制明廷即将开始的招抚。朝鲜还对居住在其北部的兀良哈女真头人把儿逊等也同样加以笼络,给以赏赐。把儿逊,《李朝实录》中常写作波乙所等,此人即永乐三年(1405),明廷为之设立毛怜卫的第一任掌印指挥。朝鲜当局对女真首领们的封官、给赏,其用意是让女真首领暗中与明廷对抗。同时,朝鲜当局还对北部女真积极控制,派官员分赴北部对女真加强“宣谕”,劝诱女真首领猛哥帖木儿、把儿逊等拒绝招抚。朝鲜又公开对其官员指示,如果不听劝谕可以“威之以法”,可以用“军马把直”,用军队把守“使不得生变”。
永乐三年(1405)正月,明廷招抚使臣到达斡朵里部,猛哥帖木儿内心很想接受招抚,但为了蒙蔽朝鲜,却故作姿态,把招抚的使臣顶撞了回去,让朝鲜以为他拒绝招抚。不久,朝鲜又派大员去猛哥帖木儿驻地会宁,代表国王赐给猛哥帖木儿“缎衣一领”,还专门开谕猛哥帖木儿应怎样应付明廷的招抚,也同样赏赐了把儿逊。
永乐三年二月,朝鲜国王又派管印信的官员,赐给猛哥帖木儿一枚“庆源等处管军万户”的官印,格外还赏给了清心丸等药物。也同时赏赐了把儿逊等首领衣物。
三月,明廷又一次派使臣到朝鲜京城送去了皇帝对朝鲜国王的敕谕,说猛哥帖木儿已经听从命令,归附朝廷,使臣路经你的国家,你可派人陪伴,同去他们的驻地宣谕朝廷的旨意。皇帝给猛哥帖木儿的敕谕中说,阿哈出来京朝见时,说你聪明,能认清形势;去的使臣回来也说你能听朝廷的话,归附朝廷,朝廷对你印象很好。你可以亲自来北京相见,可以封你官职,给你赏赐,令你安抚军民,安心围猎、放牧。朝鲜当局此时还被蒙在鼓里,以为猛哥帖木儿不愿听从明廷招抚。其实,上次明廷使臣来招抚时猛哥帖木儿已经心应,加上阿哈出的沟通,猛哥帖木儿在背地里已对明廷使臣许诺接受招抚,只是在朝鲜官员面前,故作愤怒,拒不接受招抚的姿态以掩朝鲜人的耳目。朝鲜当局接到明廷敕谕后,虽不愿让猛哥帖木儿接受招抚,又不敢公开抵制,只能阳奉阴违,在背地里顽固阻挠明廷的招抚,又派官员到东北部劝谕猛哥帖木儿“勿从朝廷使臣之命”,不要接受招抚。朝鲜国王亲自嘱咐派去陪伴明廷使臣的官员,明廷“使臣之来,专以招安猛哥帖木儿也,此人东北面之藩篱也,卿等其图之。”称猛哥帖木儿是维护其国家东北部的藩篱,让他的官员想方设法阻止猛哥帖木儿接受明廷招抚。
明廷使臣一行到达猛哥帖木儿驻地后,猛哥帖木儿在陪同的朝鲜官员在场时,仍故作姿态地对明廷使臣说,他们斡朵里部已“顺事朝鲜二十余年,朝鲜与大明亲如兄弟,我等何必另事大明。”表面上仍不接受明朝使臣的招抚。把儿逊等也惧怕朝鲜阻拦,在公开场合表示不接受招抚。
同年四月,明廷又派专使招谕把儿逊部,也可以对其部“各立卫分,给印信,授以名分、赏赐” 。
到五月,猛哥帖木儿、把儿逊等因朝鲜不再施压,才公开接受了明廷使臣带来的赏赐。朝鲜当局无奈地感叹,猛哥帖木儿等是受了明廷使臣的“诱之也”。直到这时,朝鲜当局还不死心,认为猛哥帖木儿等还没有决定是否去北京朝见,仍不甘心他们归附明朝,又罗织理由上奏明廷说,猛哥帖木儿长期居住在朝鲜境内,应是属于朝鲜国人,请求明廷准予他们“仍旧安业”于原地。又派一名大护军去会宁,转告猛哥帖木儿等,也再不奏明廷,留他们不离开朝鲜。
直到八月,朝鲜才弄清了猛哥帖木儿等对明廷招抚的真实态度。无奈,于永乐三年九月,派官员去东北部面谕猛哥帖木儿,可以随明廷使臣去北京朝见。朝鲜国王在听到他派去北京的使者的回报后,才知道永乐皇帝对招抚猛哥帖木儿一事,持强硬态度的原因。永乐皇帝对朝鲜使臣宣谕说:“猛哥帖木儿皇后之亲也,遣人招来者,皇后之愿欲也,骨肉相见人之大伦也,朕奈汝土地,请之可也,皇亲帖木儿何关于汝乎。”朝鲜国王听到这话后,对其近臣说:“今闻皇帝之谕,不胜惶愧,往者不可追,来者犹可图,帖木儿理宜督送(去北京),不可缓也。”猛哥帖木儿是永乐皇帝的什么近亲,有史料说皇帝的“三后”,阿哈出之女,原是阿哈出收养的义女,其生父是猛哥帖木儿。猛哥帖木儿终于在九月十三日与明廷使臣一同从朝鲜东北部起程去北京。
同年末,明廷将猛哥帖木儿所率斡朵里部纳入建州卫,授猛哥帖木儿为建州卫指挥使,率部仍驻朝鲜东北部。
永乐三年末,把儿逊等也入朝北京,明廷为之单设毛怜卫,以把儿逊等为指挥、千、百户等官,也仍驻朝鲜北部庆源以北一带。
永乐四年(1406),明廷在阿哈出协力下,将木楞古女真头领锁鲁阿等招抚,纳入建州卫,授以指挥、千、百户之职。
永乐六年,又将忽的河(今嘎哈尔河支流活儿河)、法胡河(今布尔哈通河支流付尔哈火罗河)、海剌河(今海兰江)等地女真各部并入建州卫。
永乐十年六月,元末女真三万户之一的塔温部,也附属于建州卫,成为建州女真。东北各地女真在此种形势的影响下,也纷纷入朝北京接受封赏。朝鲜同明廷争夺女真向北推进的图谋,得到抑制。招抚女真,为明朝经略绥芬河和乌苏里江流域打开了通道,稳定了东北部边疆的局势,阿哈出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建州卫在明朝同朝鲜争夺女真的过程中得到发展壮大。建州左卫、毛怜卫原本出自建州卫,连同后期从建州左卫中分出的建州右卫,形成了明代女真民族中的一个大部,建州女真。(王从安撰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Archiver|五女山家园

GMT+8, 2024-6-18 10:20 , Processed in 0.180367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