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散文 y' L3 Y7 u( W; [' Z% s
& \: B/ T7 _ J2 D
<p>
+ [, Z8 W! j- p! x. Q0 y 在老家的山坡上,有一座很高很大的坟,那是七婶的坟,是村里人一起帮她修的。
0 ]6 O& g; C- `) e/ s 七婶嫁到村子里四十多年了,人们几乎淡忘了她的姓氏,直到给她修坟的时候,人们才记起七婶那个很清脆的名字:苏铃。四十几年里,人们把她从七嫂叫成了七婶。
( @6 w' h, `# }& J5 X 七婶嫁给七叔的时候,刚刚二十岁,那时的七婶,手脚麻利,嗓音脆亮,人长得也清秀,村里人都说,白白坑了一个好闺女。这样说的原因,是因为七叔。七叔人还算精明,就是不务正业,地里的活,他一样也不能干,又爱喝酒,在我印象里的七叔,总是一幅红着眼睛、口齿不清的醉鬼模样。七叔有个妹妹,嫁给了七婶的哥哥,条件是七婶要嫁给七叔。为了苏家的香火,七婶委委屈屈地嫁给了大她十二岁的七叔。9 e2 D7 \. T2 H: ^6 H
七婶嫁过来后,靠着自己的一双手顶起了七叔家的日子。春天采山菜,秋天摘山果,配着自己地里收下的一点粮食,在困难的日子里,也没有饿着。有时她还会到河里摸一点鱼虾,给七叔炖了来下酒。于是,七叔的生活,因七婶而逍遥起来。& |# H+ ^5 x$ w
七婶嫁过来的第三年,生了一个女孩,婆家不高兴,但因为七叔的妹妹嫁到苏家一直也没有生下个一子半女,婆家也就不好过份挑剔七婶什么了。女娃子长到五岁,精气神儿和七婶一模一样,村里人都爱逗着她玩,她的名字我不记得了,村里人都随着她妈妈的名字叫她小铃子。$ i0 f- D3 O) b* ~+ {2 X
小铃子没活过五岁。那天,七叔带小铃子去玩,半路上又和人喝了酒,喝得眼睛血红,脚步踉跄,领着小铃子回家路过一个水塘,一步没走稳,掉了进去,小铃子哭着喊爹,并试图用自己的小手去抓住七叔的手。村里人赶来捞起这父女俩时,小铃子的手紧紧地攥着七叔的小手指。" c; \7 q4 L G+ O
七婶哭得肝肠寸断,眼泪不住地滴在她隆起得高高的肚子上。这天晚上,七婶生下了一个不足月的男娃。只有七个月大的男娃因为七婶没有奶水整天哭,七婶就用高梁和玉米磨成细细的粉,喂大了这个没见过爹的孩子。
# i5 g6 q6 g9 z& U5 U9 E# Z 儿子长到了二十五,为了给儿子成家,七婶花光了这些年省吃俭用攒下来的所有积蓄。儿子没有什么大本事,媳妇精明有心眼,一家人日子过得倒也顺心。看着孙子、孙女相继出生,七婶的脸上开始恢复了些笑容。8 N( x. m0 M( M' e& s9 W
我在心里一直希望,七婶的故事,就在这里结束,她可以守着儿孙到老到死,也算是晚景幸福吧。可是,两年前我回家的时候,一进村就看见了七婶隆得高高的坟。娘说,七婶走了,自己喝了农药走的。+ G- e8 h: ]# V$ C. N: B/ [* a R
那天,七婶的儿媳妇在集上买衣服,和卖家发生争执,七婶儿子闻讯赶到,争吵中将对方打成轻伤,对方不依不饶起来,一定要七婶家拿出一万元,否则就要追究七婶儿子的刑事责任。七婶的嗓子一下子哑了,在对方一个礼拜的限期内,七婶卖了牛,卖了儿子结婚时买下的彩电,又走遍村子借了五千元,一共凑了八千元,带着儿子到对方家,说尽了好话,对方才放口把事情了结。
. t, O& d ^ E" d7 w* O 回到家里,七婶就病倒了,她知道在村里,五千元的债和一个一贫如洗的家,足以让孙子孙女失去母亲,让儿子没有家。朦胧中,七婶就喊着夭折的小铃子的名字。后来,七婶可以支撑着下床了,那晚,她给自己梳洗了一番,找出了儿子结婚时自己做的那件蓝布上衣穿好,悄悄地喝下了农药。到快支撑不住的时候,她喊来了儿子,“娘走了,什么也没给你留下。我估摸着大伙儿的礼钱也会有个四五千,你把欠人的钱还了,好好过日子,记着啊。”" R) m6 Y. K! b( ^3 J' @1 Q& L
七婶下葬的时候,全村的人都来了。男人们在通向村口的山坡上给她和七叔重砌了一座高高的坟,好让七婶一眼就能看到回娘家的路。女人们在一旁抹着眼泪,说着二十岁、三十岁、和六十岁的七婶。
. o1 j& h5 C! K 后来村里人生了娃,总要在七婶坟前栽上一棵树,我带儿子回村种上了第六十棵树。儿子还听不懂七婶的故事,我只能告诉他这土里躺着一个母亲,但愿所有的孩子都不要辜负了这片母亲的绿荫。# G* I. t; g$ Z7 L
<p>
6 o6 x, m( e9 u3 h) q责任编辑:江崇生. c7 W" o& v: m8 ]! z$ k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