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067|回复: 0

解读桓仁的神奇 作者:松韵 《第四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4-1 19:23: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FONT size=4>  桓仁山岭纵横,连绵起伏。山林茂密,花草繁盛。江河清澈,碧波荡漾。春天百花吐艳,夏日翠绿欲滴,秋季红枫似火,冬时白雪如玉。居住在桓仁享受不尽日月的光华,四时的美景。来桓仁游览,领略不尽雨雪的滋润,山川的灵气。正是山青水秀,人杰地灵。人们都说桓仁不但是美丽的,而且是神奇的。桓仁的神奇正是孕育在山奇水妙,人杰地灵之中。那么桓仁神奇在哪里呢?现在笔者试与读者诸君解读一番。<br>      桓仁的神奇,神奇在:人物神奇,景物神奇,历史神奇,文化神奇。<br>      一、桓仁人物神奇<br>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桓仁铜锌矿出了一位奇人张宝胜。张宝胜,男性,1956年生人。张宝胜独有奇异的功夫,这种奇异的功夫使他超出了常人,超出了人们的想象。他能够隔封读信。密封的信件,他能读出信中的内容,使得密信无密可言,可以说他有一双神眼。他能够隔瓶取物。密封的瓶子中装着药片,他能够从瓶子中取出药片,而瓶盖瓶身丝毫未动,丝毫未损,可以说他有一双神手。他能够身手不触及物品而使物品悄悄的不知去向,结果你四处找寻会在另一处不近的地方找到,这是一种奇异的搬运之功,可以说他有一种神力。你的衣物经他用手一抓就能抓着了火,可以说他有一把神火,……等等。对他的猜信、取物、搬运、点火等奇异之功,众家猜解纷纷,有一说是在说张宝胜的奇功不是常人的力量,而是靠他的意念的力量起作用。张宝胜的奇异的功能是个谜,至今未解。但无论如何解释,他的确是个神奇的人物。<br>      笔者曾有诗云:稀世奇人张宝胜,功能略比济颠同。隔封阅尽函中句,名片嚼完还旧工。搓帽生烟反常态,凭心动物杳无踪。几多学者费思绪,奥妙幽深难解通。<br>      二、桓仁景物神奇<br>      站在五女山上向县城方向望去,浑江和哈达河形成了太极图形,县城就座落在这个图形中。1877年建县时知县章樾和东边道守备陈本植根据这个太极图形把县城建成了八卦城。自然的景观和《易》经学说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又依此产生了全国独一无二的八卦县城,而且县城又处在山环水绕之中,不能不说是一大奇事。<br>      笔者曾有诗云:江河巧画太极形,据此初书八卦城。水绕山环笼紫气,风调雨顺沐康宁。先贤哲理昭然显,古《易》精华暗蕴灵。寻遍茫茫天下境,精华独占宇寰惊。<br>      桓仁沙尖子镇沙尖子村浑江岸畔山坡上有一条宽几十米长不知两端的一条地温异常带。说他异常是说他一反大自然冬寒夏热的常态。冬天,白雪皑皑,寒风刺骨,万木凋零,百兽匿影。而地温异常带上却温暖如春,地皮裸露,土壤蓬松,百草绽放,地温异常带边缘绿草和白雪成了紧邻,各展其态,互不干扰,相安无事,相互映衬,而且界限分明。到了夏天,地温异常带上,寒气森森滴水成冰,百草不生,百花无踪。曾有农人在此搭成地窖子储藏食物,以保其鲜美;存水结冰,以解炎夏之火热。由于此处地温反常,有一些外地人到此疗养,据说有明显的疗效。地温异常带为什么冬暖夏寒,至今还是个未解之谜。笔者曾有诗地温异常带云:山阴江岸半坡中,奇景不与四季同。盛夏寒冰凝气冷,严冬绿叶护花红。临观水映山崖秀,疗养灵通地气功。为令人间惊造化,天公故遣反常踪。<br>      沙尖子镇双水洞村浑江中及两岸上千平方米地表面岩石上有上百个如缸如盆之石坑,俗名地缸子,学名冰臼。地缸子大小深浅不一,欹正各异,连绵错落,立斜坐卧各具形态。以圆形、椭圆形为主兼有各种形状,且相邻相连相通相环,千姿百态,而又圆润光滑。夏季涨水和雨后,缸内水温适宜,可以露天沐浴。地缸子为第四纪冰川溶化活动中沙粒旋磨而成。笔者曾有诗云:冰臼民间称地缸,水中岸畔恋浑江。精巧圆润形千种,错落连绵态万方。沙粒旋磨工且细,村人沐浴野含香。传说不用离奇意,胜景名高自远扬。<br>      雅河乡湾湾川村望天洞,长万余米,除钟乳石、洞形、岩形构成的诸多景致外,中有迷宫叠成数层,有人说是三层。可以这样形容迷宫:迷宫中洞中洞,洞连洞,洞洞相通;门中门,门连门,门门可行。你想要寻找洞府,他有千个孔道,万个洞穴,互相交错连接,都可以行得通。你想要进入其中,他有千个门首,万个洞口,大门套小门,门还连着门,哪个门都可以进入。正是千门尽敞开凭君任意进入迷宫内,万洞如梦幻若无明灯引导难出来。迷宫也可称作:万孔洞。迷宫是如何形成的,至今洞穴专家还没有形成定论。笔者有诗云:望天洞里有迷宫,似那楼房分数层。万洞连环皆可入,<br>千门婉转错杂行。游人到此莫胡闯,仙子初临也暗惊。神府为防闲客访,故留此陈做迷屏。<br>      桓仁有众多的奇树,构成了规模可观的奇树群。业主沟乡的夫妻树、三联树、哥们树、寿星树、姊妹松,大凹岭的人头树、玲珑宝塔树、树猴抱石树,五女山上好汉松、五女松、双腊抱柞、母子树、万乐岛上的合家欢,小桂林的情侣树等等,现已发现的有数十个。这些神奇的树不但树形奇特,超乎常态,而且有一些在民间还有超凡入圣、出神入化的动人传说。从中我们即可观赏她的自然之奇,又可品味她的精神之美。<br>      桓仁的地形物貌每有令人称奇的地方。于桓龙湖中西望五女山北部岩峰酷似列宁仰卧头像,称列宁峰,也叫伟人峰。巧的是在列宁峰西侧关门山一带有几处巨人头像在仰望着列宁峰,好象在看伟人的眼色行事。县城东炮台山白色岩石形状酷似猛虎登山长啸,虎谷峡、小桂林崖特松奇…… <br>      1991年夏,一阵龙卷风过后,县城西关林种站院内百余斤晾晒的种子被移到几十米外原样未变,办公室白灰墙上出现工整清晰的地图,地图上有城镇山水林田路,甲骨文字、边界线等标志,而且惟妙惟肖,至今无人能解此谜。笔者有诗云:晴天忽降卷龙风,晾种飘移未变形。怪力悠忽窗扇敞,白墙眨眼地图成。山河陆岛诸般备,边界奇文技法精。鉴定并非理化态,何方妙手显神灵?<br>      三、桓仁历史神奇<br>      高句丽是我国古代北方的一个少数民族,高句丽民族在我国古代的北方建立了少数民族地方政权高句丽。高句丽政权在历史的长河中存在了705年,这在中国的少数民族政权中是罕见的。当时,高句丽是世界上最富有朝气最富有开拓精神的民族之一。公元前37年北扶余王子朱蒙为避扶余王庭内部的纷争来到了桓仁,在桓仁建立了高句丽政权。从此,高句丽民族和政权巍然崛起于中国的北方,开始了高句丽那光辉的历程。高句丽民族富有蓬蓬勃勃的朝气,富有纵横驰骋的开拓进取精神,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是我们现代人应当很好学习的。<br>      桓仁是满族的发祥地之一。桓仁是女真栋鄂部的所在地。栋鄂部的首领何和礼著称于世。努尔哈赤统一建州女真首先是收服了栋鄂部,何和礼归服努尔哈赤并协助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落,立有赫赫战功,成为清初五大臣之一。历史再向前追溯,李满柱的先人是胡里改部。李满柱在婆猪江(今浑江)居住为建州卫首领,后迁入新宾县弗阿拉城(今新宾县永陵镇附近),是建州女真进入新宾地区的开始。建州卫,建州左卫,建州右卫三卫合一,其势力范围和活动区域在婆猪江(今浑江)一带,其卫址翁城在兀剌山(今五女山)一带。李满柱之女嫁与建州左卫首领童山,生失保。李满柱的氏族曰按春,女真人读音为阿伊西恩,译成汉语就是金,童山的氏族曰夹谷,女真人读音为喀奥固,汉译日同(童、佟),故而失保的姓就读成阿伊西恩喀奥固,曰金童失保。金童失保是努尔哈赤的五代直系先祖,努尔哈赤是金童失保的五代嫡孙。努尔哈赤建国后,为了标明天授其命,称得姓于天,曰爱新觉罗,而遮隐其真实的血缘关系。但历史真相是不可抹煞的。可见,桓仁是孕育满清皇帝先祖的地方。后金政权首都赫图阿拉一带是居住于桓仁一带的女真人最先开拓的。建州女真成为后来满族人的主体。应当说桓仁是满清政权的重要发祥地,是龙兴之地的核心区域。满族是在桓仁兴起的。<br>      四、文化神奇<br>      高句丽政权建立于桓仁。高句丽有着美丽的建国传说。据《隋书》等记载:夫余王娶河伯女,河伯女为太阳光照射而怀孕,生下一个大卵,有一男子破壳而出,名叫朱蒙。夫余王的臣属认为朱蒙不是人所生,又因他长大后精于骑射,请求杀他。朱蒙的母亲嘱朱蒙逃走。朱蒙来到婆猪江(今浑江)水深不可渡。朱蒙说:“我是河伯的外孙,太阳的儿子,现在有难,追兵马上要追上来了,怎么能渡过去呀!”水中的鱼鳖浮到水面成为一座桥,于是朱蒙顺利渡过,追兵来到时,鱼鳖都不见了。朱蒙于是在桓仁创建了高句丽政权。这一段神话传说是很美丽的,充满了神奇色彩。<br>      桓仁有高句丽时的积石墓遗存。有雅河乡米仓沟村将军墓。桓仁学者认为将军墓应是朱蒙墓的所在,墓中壁画堪称稀世珍宝,现位于集安的著名的好太王碑及将军墓等原属桓仁境内,是桓仁人发现了好太王碑。<br>      桓仁在古代是满族人生活栖息之地,也是满清王朝的重要发祥地。这一带至今还流传着满族祖源函普和三仙女的传说。桓仁五女的神话传说流传也很久远,据史料记载:传古有五女山屯兵其上(五女山)故而得名。传说中五女武艺高强,行侠仗义,除暴安良。桓仁具有独特的满乡风情和民俗文化。<br>      桓仁,富有奥秘的山川,不乏功能奇异的人物,有独具特色的景物,有充满性情的花草树木,有厚重又充满传奇色彩的历史和文化。是天地赋予桓仁神奇的大自然,神奇的大自然又承载着神奇的历史和文化。<br>桓仁之神奇,当之无愧。    </FONT>
: ~1 U/ u2 a/ E8 E3 r, y: \% m
+ \) o5 [: m/ I0 F9 f% x/ j; \" Y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Archiver|五女山家园

GMT+8, 2024-6-18 16:21 , Processed in 0.153414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