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外地,做梦的时候都想着什么时候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家.不用很大,哪怕只能容得下一张床的空间也就够了.不然总有一种飘在半空的感觉.
刚毕业那时候,大连的房价还不太贵。星海广场附近的新希望花园,星海人家房价还都只有三千多。泡崖,百合山庄的房子只有一千块钱左右。只可惜,那时候身上的荷包也瘪得很,买上属于自己的房子就象是天方夜谭。那份失落的感觉啊,只有身为异乡人的我们,才会了解。
我那时住在葵英街的女生公寓。一百块钱一个月,包括水电费。一个屋住四个人,上下铺。一个楼层十多个房间,有一个公用的水房和卫生间。走廊里有刷卡电话。一楼的阿姨比学校里的宿舍管理员还要严厉,外人一概不许进入这栋三层小楼,要找人的话不管刮风下雨都在门口等着。九点之前必须回来。
那个时候,走在马路上,就会仰望路旁的高楼在想,什么时候,自己能在这里拥有一扇窗户呢。
后来,我搬到了金家街公园附近.那一片小区是大化厂的家属楼,全是建于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的老楼,统一的外走廊,一层楼,左边六户人家,右边六户人家.每一户面积都在三十平方左右.布局是长方形,进门一间小厨房,再往里就是卧室.有的人家已经在这里住了几十年.因为是公用的外走廊,出入的人员混杂,凉晒衣服什么的不是很安全.有一次,我晾了件衣服,被人连衣带衣架全拿走了.过了两天,有可能是良心发现,又把衣架给我送回来了.真是让我哭也不是,笑也不是.那里唯一的优点是环境好,因为紧邻公园,空气清新,早上还能听到鸟叫.我从零二年的十一月份一直住到零五年的八月份.每月租金四百.后来房主要求增加租金,便搬走了.
然后是搬到了椒房街的部队大院里.这一次是三家合厨.我们住的房间能有十多平方,但是背阴面.价格便宜.两百六十元一个月.房东在北京,我们住的房间是从二房东手里转租的.二房东花了七百元租下了这三房一厅的屋子,自己住一间.另两个房间出租.可以把衣服,被子拿到院子里阳光充足的地方晾晒.早上还有勤务兵打扫院子,因为大院里住着很多沈阳军区退休的老干部.这一次治安是绝对没有问题.虽然三家合厨不太方便,但价钱合理,也就将就了.我从零五年八月住到了零六年的十月.
想想看,那几年,光是花掉的租金,按当时房子的市价,付个首付款也差不多够了.只是人有的时候不得不受到很多条件的制约,不是事事都能如我所愿.
住在大连,每一个外地人都有一段自己的故事.
有人安慰我,说成长需要一个过程.你每经历过的一件事,都将成为人生中的一笔财富.我想,我就要成富翁了.
|